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单肺通气的麻醉处理.方法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时分别行左肺、右肺两次单肺通气,观察不同时段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双侧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过程中,左侧(首次)单肺通气条件下,患者SPO2下降轻微,与术前双肺通气相应时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q=3.026,P>0.05);右侧(二次)单肺通气条件下SPO2下降显著,与术前双肺通气、中左肺通气、术后双肺通气、术后拔管各时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63.76,P=0.000),11例须行双肺通气才能纠正.结论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以双腔支气管导管分别行左、右肺单肺通气时,应加强呼吸管理,及时纠正低氧血症.

  • 标签: 胸腔镜 交感神经链 麻醉 手汗症
  • 简介:目的采用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SSS)区硬脑膜,观察颈上交感神经节(SCG)摘除术前后在延髓和上颈段三叉神经脊束核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以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涉及的伤害觉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以雄性SD大鼠(体重为220-250g)为实验对象,行颈上交感神经节摘除术后再手术暴露其SSS,然后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延髓和上颈段三叉神经脊束核NOS表达的变化。结果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三又神经脊束核和上颈段脊髓的第Ⅰ、Ⅱ板层,双侧对称。假手术对照组、SCG摘除组每张切片的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150.2±10.3、223.0±11.6,SCG摘除组N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加(氏0.05)。结论颈交感神经系统参与了头部血管源性疼痛(如偏头痛)中伤害性感觉信息导致的疼痛的产生、传导及调节过程。

  • 标签: 交感神经 上矢状窦 一氧化氮 三叉神经脊束核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察C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nlowbackpain)的疗效。方法择盘源性下腰痛患者40例,患者在CT引导下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记录术前、术后VAS评分。结果肢术后VAS评分显著下降。结论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盘源性下腰痛的症状。

  • 标签: 腰交感神经阻滞 治疗 盘源性下腰痛 效果观察
  • 简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lowbackpain)这个概念目前正被大多数临床医师所接受,具体可描述为以化学介导为主的椎间盘源性痛。临床表现为难以定位的弥散性腰部钝痛,很少有固定压痛点,类似于内脏痛,可同时伴有腹股沟区,大腿前侧的酸胀、麻木、疼痛感。影像学上没有腰椎不稳、脊髓受压等表现。目前的临床研究已明确腰椎间盘退变同时可导致纤维环裂隙,通过此裂隙长入血管和神经;退变椎间盘细胞和浸润的炎性细胞分泌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和介质;在应力的作用下,这些化学因子刺激腰椎间盘内的神经纤维,引起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但令人困惑的是其传导的解剖通路不沿任何已知的周围神经神经根的支配区域分布。

  • 标签: 交感神经系统 腰椎 椎间盘 腰痛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nlowbackpain)的疗效。方法选择盘源性下腰痛患者32例,患者在CT引导下行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结果患肢术后疼痛、发凉异常感觉有效率93.7%,治愈率75%。结论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盘源性下腰痛的症状。

  • 标签: 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 治疗 盘源性下腰痛 效果观察
  • 简介:导管射频消融主要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是指心率在休息时超过正常范围(60~100次,min),通常在150次/min以上,常伴心悸、气短、出冷汗、头昏、眼发黑或昏倒等症状,大多突发突止。小儿若患了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率可达200~300次/min,如持续发作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造成生命危险。射频消融是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热能导管消蚀,

  • 标签: 儿童 射频消融术 护理技术 病情观察 心动过速
  • 简介: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1987年应用于临床,我国1991年引进RFCA。十多年来这一技术在国内快速发展,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发生了根本变化,被推选为某些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2001年10月~2002年8月,我院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用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RFCA 快速性心律失常 射频导管消融术 心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 简介: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应用RFA治疗小肝癌(≤5cm)181例,其中RFA治疗128例,瘤内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usethanolinjection,PEI)-RFA治疗53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46月(中位时间17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74.42%,49.88%.单发病灶直径<3.0cm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63%,83.69%,70.47%;单发直径3.0~5.0cm组为89.01%,69.39%,50.11%;多发病灶直径之和≤5.0cm组为78.28%,62.82%,0(P=0.0419).RFA,PEI-RF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3%,73.58%,45.97%和92.73%,76.83%,76.83%(P=0.3168).结论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其结果受病灶大小和肿瘤数目的影响,与PEI联合应用或许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注射治疗 RFA 小肝癌 经皮 病灶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射频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宫颈糜烂60例,其中二度16例,重度44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min(2.4±5.5min),所有患者症状均消失,一次性治愈率为100%。结论治疗宫颈糜烂首选射频消融,它具有治愈率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特点。

  • 标签: 射频消融 宫颈糜烂
  • 简介:穿刺颈椎间盘髓核成形(PerecutaneousCervicalDiscNucleoplasty.PCDN)是继化学溶核、椎间盘切吸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后的又一微创技术.本院于2003年7月~2005年4月应用该技术在CT引导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颈椎 脊神经根 X线体层摄影术 导管消融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射频消融因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而迅速被临床电生理学界接受和推广[1],目前已成为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1999年~2001年12月我院共施行射频消融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或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价值.方法2001年9月~2004年9月,采用射频消融(percutaneousradiofrequencyablation,PRFA)方法治疗原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5cm)11例和复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3cm)13例,其中4例原发性肝癌和8例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及门静脉栓塞化疗.结果在11例原发性小肝癌中,6例肿瘤直径≤3cm者,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5例肿瘤直径3~5cm者,MRI或CT提示4例肿瘤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5.71%、68.57%.在13例复发性小肝癌中,单发组(7例)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多发组(6例)共15个瘤灶,MRI或CT提示12个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89%、77.78%、64.81%.结论PRFA为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对肿瘤直径超过3cm以及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有助于提高肿瘤坏死率,减少复发率,有效提高生存率.

  • 标签: 肝肿瘤 治疗 射频 微创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夹闭治疗头面部多汗的可行性.方法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先左侧卧位,左侧单肺通气,腋中线第2~3肋间、腋后线4~5肋间置入7mm与4.5mmtrocar,放置手术器械与胸腔镜光学视管,找到交感神经链,小号钛夹夹闭第2肋骨下缘处交感神经干.膨肺,缝合切口.将体位改为右侧卧位,改变体位行对侧手术.结果手术时间55~130min,平均110min.术后头面部出汗全部消失,术后胸部、腹部、背部或腿脚部轻度代偿性多汗7例,10例对手术效果感到满意,术后第2~3天出院.术后无霍纳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10d后均能恢复正常学习工作和体育锻炼.10例术后随访1~9个月,平均6.3月,均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钛夹夹闭第2肋下缘胸交感神经干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头面部多汗.

  • 标签: 胸腔镜 交感神经 头面部多汗 钛夹
  • 简介:目的:探讨在鼻腔手术中联合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大及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91例伴下鼻甲肥大及变应性鼻炎的鼻中隔偏曲或鼻息肉患者,行鼻中隔成形或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加筛窦开放术后,其中62例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消融组),29例未行等离子射频消融(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价鼻塞的主观感觉。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疗效评定标准判断变应性鼻炎的疗效。结果:消融组术前鼻塞VAS评分左、右侧分别为(89.5±8.7)%和(90.3±10.5)%,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等离子 手术中 联合 鼻腔 疗效评定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在盘内及神经根注射臭氧。结果术后随访3-12月,优88例,良2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3.3%。结论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帕金森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神经节移植后对帕金森病症状的影响。方法:用恒河猴6只颈内动脉注射MPTP诱发帕金森病,取自体颈上交感神经节移植后观察17个月,肌电图及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标本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用MPTP诱发帕金森病其表现与病人相似,移植神经节后动物症状呈好转-恶化-恢复正常的变化规律.17个月后脑内可见存活的神经节细胞。结论:用MPTP颈内动脉注射是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较好办法,自体颈上交感神经节移植后帕金森病症状改善并长期稳定,移植后17个月仍可见存活的神经节细胞。

  • 标签: 帕金森病 自体颈上交感神经节移植 动态观察 动物模型
  • 简介:采用细胞外微电扳技术,记录离体灌流的蟾蜍椎旁交感神经节细胞膜电位.观察川芎嗪对嘌呤受体介导反应的调制作用。三磷酸腺苷(300μmol/L)可引起神经节细胞膜去极化(n=62)、超极化反应(n=27)以及去极化之后伴随超极化过程的双相反应(n=9)。P2受体拮抗剂台盼蓝(500μmol/L)可抑制三磷酸腺苷的去极化反应(n=8);P1受体拮抗剂氨茶碱(200μmol/L)可抑制三磷酸腺苷的超极化反应(n=7)。滴加川芎嗪(1~5mmol/L),神经节细胞膜未出现明显的电位变化。外源性环一磷酸腺苷(250μmol/L)可模拟三磷酸腺苷的超极化反应(n=9)。川芎嗪(3mmol/L)可抑制三磷酸腺苷的去极化反应,使其幅值减少53.9±9.5%(n=14,P<0.01).并能加强三磷酸腺苷所致超极化反应,使其幅值增大105.4±24.5%(n=12,P<0.01)。在同一标本上,川芎嗪使环一磷酸腺苷的超极化反应加强(n=4)。此外,川芎嗪可抑制三磷酸腺苷引起的双相反应中的去扳相,面增大其后的超极相(n=3)。

  • 标签: 川芎嗪 三磷酸腺苷 反应 超极化 交感神经节 受体拮抗剂
  • 简介:偏头痛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过去偏重于药物治疗,近年来不少医院麻醉科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取得显着疗效。鉴于星状神经节位于颈7横突前至第一肋骨,部位较深,阻滞操作稍有不慎,有可能刺破胸膜造成气胸、阻滞喉返神经造成发声嘶哑、局部血肿和椎管内误注局麻药等严重并发

  • 标签: 偏头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SGB 临床疗效 并发症 颈椎交感神经阻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