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巨细胞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对感染细胞的儿童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回顾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感染细胞病毒的儿童进行诊断与治疗,并观察患儿感染情况,提高治愈率。结果巨细胞感染所引发的症状种类主要有发热、皮肤黄染、肝脏肿大、咳嗽、肝功能异常。结论巨细胞感染会导致患儿肝脏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受损,因而必须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性依据与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 巨细胞感染 临床分析
  • 作者: 曾湛 程澄 李明慧 谢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地坛医院教学医院肝病二科 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一科 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一科 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二科 100015,北京大学地坛医院教学医院肝病二科 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二科 100015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的发生,一方面与病毒的复制和多种病毒蛋白的表达有关,同时另一方面更在于宿主体内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慢性HBV感染的自然过程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各种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与HBV的相互作用,对HBV感染后的转归及CHB的发病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免疫活跃的时期,也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本文就HBV及其相关蛋白产物与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的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识别治疗时机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研究了一类具有治愈率和时滞的HIV-1(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病毒动力学模型的性质,在模型中同时考虑了病毒感染细胞细胞感染细胞感染机制.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基本再生数的显式表达式,并且得到当基本再生数小于1时,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当基本再生数大于1时,病毒在宿主体内是持续生存的.

  • 标签: HIV模型 治愈率 时滞 病毒感染细胞 细胞感染细胞 持久性
  • 简介:摘要细胞外囊泡(EV)是包含蛋白质、脂质、核酸的膜结构囊泡。病毒感染细胞产生的EV,参与感染细胞和未感染细胞之间的通讯。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细胞产生的EV通过胞间传递,既可促进HCMV的传播和感染、逃避宿主免疫应答,又可激活机体免疫应答抗HCMV感染。深入研究HCMV感染细胞产生EV的机制及其成分变化,将为HCMV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新思路。目前相关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还不够深入。未来EV分离和鉴定技术的进步及经济成本的降低将有助于研究的广泛开展和应用。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细胞外囊泡 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embryoniclungfibroblast,HELF)后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HCMV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用HCMV感染同步化的HELF作为感染组,同时设模拟感染组为对照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形态学变化至感染后7d。于感染后12h、24h、48h、72h和96h收获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组细胞核内HCMVIE172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模拟感染组未见细胞形态学改变,亦未出现HCMVIE172蛋白阳性产物。感染感染后72h时即可见局部细胞变圆,膨胀,胞体及胞核巨大化,7d时可见所有细胞均发生病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其各时间点的细胞均在核内出现呈棕黄色颗粒的HCMVIE172蛋白。模拟感染组在感染后12h时有65.7%的细胞处于G1期,24h时有43.8%的细胞处于G1期;感染组在感染后12h时有70.4%的细胞处于G1期,24h时有69.9%的细胞处于G1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HCMV感染HELF后在细胞核内进行复制、增殖,其影响了HELF周期,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期。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IE172蛋白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巨细胞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对感染细胞的儿童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回顾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感染细胞病毒的儿童进行诊断与治疗,并观察患儿感染情况,提高治愈率。结果巨细胞感染所引发的症状种类主要有发热、皮肤黄染、肝脏肿大、咳嗽、肝功能异常。结论巨细胞感染会导致患儿肝脏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受损,因而必须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性依据与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 巨细胞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感染急性期(acute HIV infection, AHI)和慢性期(chronic HIV infection, CHI)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circulating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cTfh)的动力学变化及对B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北京佑安医院男男性行为高危筛查队列中筛选HIV感染者和HIV阴性的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ler, HC)。采用流式分析方法,分别检测AHI、CHI和HC组cTfh细胞和B细胞亚群的比例和数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HC相比,cTfh细胞比例在AHI显著升高并持续至CHI,但AHI和CHI无显著差异(AHI vs HC:2.09±1.48 vs 0.26±0.38,t=5.25,P<0.001;CHI vs HC:2.26±1.35 vs 0.26±0.38,t=6.25,P<0.001;AHI vs CHI:2.09±1.48 vs 2.26±1.35,t=0.40,P=0.449)。B细胞各亚群中,活化记忆B细胞(activated memory,AM)、组织样记忆B细胞(tissue-like memory, TLM)和浆母细胞(plasmablast,PB)的比例在AHI和CHI均显著升高[AM(AHI vs HC:3.59±1.77 vs 0.83±0.44,t=6.65,P<0.001;CHI vs HC:3.99±2.49 vs 0.83±0.44,t=5.46,P <0.001);TLM(AHI vs HC:11.05±4.96 vs 1.30±0.93,t=8.45,P<0.001;CHI vs HC:13.91±6.59 vs 1.30±0.93,t=8.28,P<0.001);PB(AHI vs HC:3.01±2.50 vs 0.43±0.26,t=4.47,P<0.001;CHI vs HC:1.88±1.57 vs 0.43±0.26,t=3.97,P<0.001)],静息记忆B细胞(resting memory, RM)和初始成熟B细胞(naïve mature, NM)在AHI和CHI较HC显著下降[RM(AHI vs HC:20.06±9.74 vs 25.43±10.91,t=1.70,P=0.040;CHI vs HC:15.70±8.47 vs 25.43±10.91, t=3.29,P=0.003);NM(AHI vs HC:55.71±13.88 vs 66.26±11.71,t=2.90,P=0.004;CHI vs HC:58.33±14.47 vs 66.26±11.71,t=1.94,P=0.006)]。相关性分析发现,cTfh细胞比例在AHI与AM(r=0.67,P<0.001)、经典记忆B细胞(classical memory, CM)(r=0.59,P=0.001)、RM(r=0.47,P=0.010)和PB(r=0.65,P<0.001)正相关性,与NM负相关(r=-0.55,P=0.003)。CHI除与PB正相关外(r=0.56,P=0.003),未发现cTfh细胞比例与其他B细胞亚群有相关性。结论AHI引起cTfh细胞扩增,由此可能导致B细胞异常分化,从而影响抗体的产生。

  • 标签: 滤泡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HIV感染
  • 简介:患者女,53岁。2006年10月确诊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2007年3月19日进行同胞间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于细胞移植,造血于细胞移植预处理过程中使用司莫司汀、阿糖胞苷和环磷酰胺等治疗,3月29日、30日分别回输外周血于细胞和骨髓于细胞,过程顺利。4月2日加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4月18日患者连续3d在未输注血液制品的情况下,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异基因 人巨细胞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异型淋巴细胞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随机从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中抽取27例纳入到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到我院体检健康者27例纳入对照组,均接受异型淋巴细胞检查,分析比较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异型淋巴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滴度巨细胞病毒异型淋巴细胞比低滴度巨细胞病毒异型淋巴细胞,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患儿发病后,异型淋巴细胞指标增高,但与巨细胞病毒滴度无关系。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异型 淋巴细胞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足口病发病与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变化的关系,研究EV71病毒诱导细胞天然免疫的发生机制。方法将Jurkat细胞接种到24孔板中,设EV71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并用Realtime-PCR法检测感染不同时间段的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IFN-γ的mRNA表达含量。用乙酰肉豆蔻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预作用Jurkat细胞不同时间后,接种EV71病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病毒载量变化。结果EV71病毒感染Jurkat细胞后,IL1-β的mRNA在6 h后达峰,IL-6的mRNA在24 h后达峰,TNF-α和IFN-γ的mRNA分别在48 h和72 h达峰;PMA预作用Jurkat细胞后,IL1-β、IL6、TNF-α、IFN-γ的mRNA表达均上调,病毒载量下降。结论随着EV71病毒作用时间的延长,IL1-β、IL6、TNF-α、IFN-γ的mRNA表达均达峰值,Jurkat细胞内EV71病毒载量呈递减趋势。EV71可引起IL1-β、IL6、TNF-α、IFN-γ细胞因子反应。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细胞因子 乙酰肉豆蔻佛波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76例疑为颅内细菌感染患者,入选患者均行C反应蛋白(CRP)与NLR检查,以实验室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RP与NLR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76例患者实验室培养阳性33例,阴性43例;NLR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于CRP,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NLR在颅内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高于CRP,可推广使用。

  • 标签: NLR 颅内细菌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血液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此类患儿应先进行危险分层及耐药菌感染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尽快启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续根据病原学结果及患儿治疗反应进行抗菌药物治疗调整。以期快速控制感染,降低重症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HCMv感染是否引起大鼠和家兔的睾丸、卵巢组织的损伤。方法将人巨细胞病毒ADl69毒株经静脉接种50只人鼠平和130只新四兰兔,30d后以原他杂交和免疫组化力方法检验病毒感染动物组织的证据,以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查动物睾丸、卵巢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接种病毒之动物睾丸、卵巢组织内町查到痫毒抗原或基因,睾丸组织多见牛精细胞变性、坏死,精细胞减少甚至消失。结论HCMV感染可以导致动物睾丸组织生精细胞损伤和牛精功能下降。

  • 标签: HCMV感染 卵巢组织 睾丸组织 损伤 经静脉 人巨细胞病毒
  • 简介:真菌感染病例逐年增加,除了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肿瘤、艾滋病等致人免疫力低下是发生真菌感染的重要发病因素外,现在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真菌感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资料已将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作为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血液病患者、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粒细胞的变化,避免因此造成的真菌感染。为了解住院患者在粒细胞减少的情况下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及其真菌种类,本研究对2002~2004年3年间发生的真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粒细胞减少 真菌感染 基础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定量检测疑似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婴儿血液、尿液及对应母亲乳汁中的HCMV-DNA,评估三者在不同年龄组内辅助诊断HCMV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疑似HCMV感染婴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新生儿组(<28d,n=49)和28d-5个月组(n=131),分别收集血液、尿液及母乳,分别检测HCMV-DNA。结果新生儿组血液、尿液及母乳HCM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8%、20.4%和83.7%,28d-5个月组三者检出率分别为64.9%、87.8%和74.0%,28d-5个月组尿液检出率显著高于新生儿组(P<0.01),而母乳检出率却显著低于新生儿组(P<0.01)。结论不同年龄组尿液及母乳中HCMV-DNA检出率不同,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送检标本对提高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 血液 尿液 乳汁
  • 简介:摘要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allo-HSCT后CMV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胃、肠道炎症,脑炎,肝炎,视网膜炎及无症状CMV血症等。CMV感染还可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细菌、真菌等病原菌感染风险,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骨髓衰竭的发生风险。近年来,由于对allo-HSCT后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其CMV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然而,多药耐药的出现及复发/难治性CMV感染,仍然严重影响allo-HSCT患者预后。笔者拟就allo-HSCT后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检测与诊断方法、预防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allo-HSCT后CMV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同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抗病毒药
  • 简介:近年来随着输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去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去白细胞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为进一步观察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对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及伤口愈合的影响,笔者于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各大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108例肿瘤患者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血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