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发热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面对微生物感染和大面积创伤时,机体所作出的一种生理反馈。其机制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平的抬高,使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但是发热时体温上升并不是无限制的,因为在体温升高时,会启动限制发热的机制。发热时免疫系统功能会显著增强,促进病原体的清除和疾病的痊愈。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产生与释放,通过与相对应的受体结合调整细胞效应、免疫应答。有些促炎细胞因子如IL-1、TNF、AVP、MSH等在发热中起重要作用,各自扮演着致热和解热的作用。

  • 标签: 细胞因子 发热 白介素 体温调节中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Genistein 对哮喘小鼠 BALF 中 IL-4 、 IL-5的影响。方法: 32只 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 哮喘模型组( A 组)、 Genistein 干预组 (B 组 ) 和 对照组( C 组 ) 。采用卵蛋白(OVA)、氢氧化铝联合雾化吸人的方法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 。 B 组并于激发前腹腔 Genistein 。检测 BALF中

  • 标签:
  • 简介:糖尿病肾病病因极其复杂,机制未明,目前也无特效治疗方法,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因其后期的肾小球硬化,往往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关于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显示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极其密切。该文就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以及白细胞介素-6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近20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出现,银屑病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调节细胞因子平衡的白细胞介素10及白细胞介素11,抑制T细胞活化的阿法西普及依法利珠单抗在银屑病治疗中均取得一定疗效,但阿法西普与依法利珠单抗因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均已退出市场。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1 阿法西普 依法利珠单抗 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喉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痰液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喉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在随机选取6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痰液炎症因子以及红细胞免疫的水平进行有效的观察,并对比不同程度的小儿喉炎患者的以上指标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CD4+以及CD3+均比对照组低,而只有CD8+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免疫中的DTER、FEER、ATER以及ETER均比对照组低,但在FEIR方面则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观察组在痰液炎症因子水平方面要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上述指标的水平方面,小儿喉炎不同程度患者均表现出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小儿喉炎患者在综合免疫方面表现较差,并且痰液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较高,在临床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小儿喉炎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 痰液相关炎症细胞因子 红细胞免疫
  • 简介:背景:肠道动力障碍是急性胰腺炎(AP)病情进展的重要环节,兴奋性与抑制性胃肠激素失衡可能是重度AP(SAP)患者出现肠道动力障碍的关键原因之一。目的:探讨AP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与空腹胃肠激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A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轻度AP(MAP)60例,SAP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空腹5-羟色胺(5-HT)、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分析促炎细胞因子与胃肠激素之间以及两者与AP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AP组和SAP组血清TNF-α、IL-6、IL-8和5-HT水平高于对照组,MTL、CCK水平低于对照组,SAP组改变更为显著,与M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促炎细胞因子与各胃肠激素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且两者均与AP严重程度相关(P<0.05)。结论:胃肠激素5-HT、MTL、CCK与AP严重程度和血清促炎细胞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为AP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子类 胃肠激素类 Logistic模型
  • 简介: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涉及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其中免疫因素起有重要作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产生的大量细胞因子对肿瘤发生、发展起有决定性作用。而肿瘤细胞通过自身适应性变化可改变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作用。本文就细胞因子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细胞因子类 结直肠肿瘤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针对口腔种植体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该院口腔科行种植体修复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种植体数目128颗,根据种植体周围是否有炎症分为健康种植体组(81颗)和炎症种植体组(47颗),把对侧同名天然健康牙作为对照组(62颗)。收集并称量龈沟液重量,进行牙周学检测,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浓度,分析PLI、SBI、PD值与龈沟液中IL-6、IL-1β、TNF-α、MMP-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炎症种植体组PLI、SBI、PD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对照组(P<0.05);健康种植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SBI、PLI、PD与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

  • 标签: 种植体周围炎 菌斑指数 牙龈出血指数 探诊深度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脾氨肽联合激光对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因子水平的影响者淋巴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皮肤性病门诊收治的98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9例,联合组采用脾氨肽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激光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值、白介素细胞(IL)-2、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IL-2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的CD8~+值、IL-10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IL-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CD8~+、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联合组的痊愈率89.80%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联合组的远期复发率6.12%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结论脾氨肽联合激光对尖锐湿疣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作用机制与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有关。

  • 标签: 脾氨肽 激光 尖锐湿疣 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细胞因子及其相应核受体应用于肿瘤临床检验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68例肿瘤患者,将其纳入试验组,同时选择本院同期68例健康体检者,归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联合细胞因子及其相应核受体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IL2、IL27、IL29、以及IFN-?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细胞因子检测能够为肿瘤检测提供一定的辅助参考。

  • 标签: 联合细胞因子 肿瘤 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变化,探讨避免慢阻肺反复发作的方法。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7例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IL-2、TNF-α的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结果①治疗后IL-2明显升高,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FEV1%、FVC%、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能使AECOPD患者IL-2明显升高,TNF-α明显降低,改善肺的通气功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IL-2 TNF-&alpha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分析外周血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20例KDSS患儿建立KDSS组,同期选取40例川崎病(KD)患儿建立KD组。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症状表现并检测患儿的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KDSS组患儿的发热时间相比KD组显著延长,差异显著(P<0.01);KDSS组患儿的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以及TNF-ɑ与IFN-γ表达水平对比KD组均有显著升高,存在统计意义(P<0.05);KDSS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外周血WBC、CR、ESR、IgG、IgM、IgA相比于KD组均有显著提升,而血钾、血钠以及Hb水平相比KD组均有显著下降,存在统计意义(P<0.05);KDSS组患儿的白蛋白相比于KD组有显著下降,而血尿素氮、肌酐浓度以及D-二聚体相比于KD组均有显著提升,存在统计意义(P<0.05);KDSS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相比KD组有明显延长,且IVIG抵抗、CALs、ICU住院以及发生脏器损伤的几率相比KD组均有显著提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KDSS患儿的发热时间相比KD患儿有显著延长,但其他的症状表现上未见显著差异,临床通过症状区分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在外周血细胞因子中IL-2、IL-4、IL-6、IL-10以及TNF-ɑ与IFN-γ的表达水平与KDSS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川崎病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 临床特征 外周血细胞因子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养血解毒汤对老年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调节。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银屑病患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卡泊三醇软膏外涂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养血解毒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IFN-γ、IL-8以及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FN-γ、IL-8以及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银屑病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养血解毒汤 老年 银屑病 卡泊三醇 临床疗效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膀胱癌患者,分为对照组(行开腹膀胱癌根治术)与观察组(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出血量优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干扰素-γ水平高于对照组,前列腺素E2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为34.3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术中出血量少,对血清干扰素-γ、前列腺素E2水平影响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因子影响方面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方法查询与分析有关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归纳与总结相关问题。结果在中医药治疗思路指导下,可通过应用辨证治疗、单味药及其提取物等方式调节细胞因子,起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细胞因子网络存在密切关联性,细胞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推动促进或阻碍抑制之功效,中医药对本病有确切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中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