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蛋白赖氨酸甲基4A(KDM4A)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构建高(KDM4A)、低表达(ShKDM4A#1,ShKDM4A#2)KDM4A的结直肠癌细胞株(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公司),同时设立对照组(NC,ShNC)。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法(MTT)检测KDM4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侵袭小室法(Transwell)检测KDM4A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高、低表达KDM4A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表达。两组间统计学差异通过双尾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KDM4A高表达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率明显提高[(50.233±3.430)%和(35.417±4.501)%,t=3.900、2.942,P<0.05]。低表达KDM4A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抑制[(58.056±2.750)%和(57.386±8.228)%,t=4.558、4.419,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高表达KDM4A后穿孔细胞数[(304.000±62.466)个]比对照组[(64.000±20.833)个]增多(t=5.154,P<0.01);低表达KDM4A后穿孔细胞数[(47.333±13.573)个]较对照组[(93.667±18.874)个]减少(t=2.819,P<0.05)。KDM4A可以正向调节Cyclin D1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论KDM4A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Cyclin D1和MMP-9的表达。

  • 标签: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A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迁移/侵袭 细胞周期蛋白D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蛋白甲基JMJD2D在人胃癌细胞系AGS中表达下调后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发夹状RNA(small hairoin RNA,shRNA)技术干扰AGS细胞中JMJD2D表达,通过反转录-聚合链反应(RT-PCR)检测JMJD2D沉默效果,同时设置对照组;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JMJD2D对AGS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JMJD2D对AGS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JMJD2D对AGS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通过shRNA技术成功下调AGS细胞中JMJD2D表达,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在培养24、48、72 h后,JMJD2D shRNA组细胞的增殖水平(0.311±0.012、0.475±0.038、0.813±0.043)明显低于对照组(0.385±0.013、0.558±0.042、0.917±0.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60、5.370、7.830,P<0.01);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划痕24 h后,JMJD2D shRNA组细胞的相对倍数(0.53±0.09)明显低于对照组(0.99±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0,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JMJD2D shRNA组迁移到膜下的细胞数[(155.0±10.6)个]明显低于对照组[(312.0±18.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0,P<0.01);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JMJD2D shRNA组细胞阻滞于G1期(t=4.290,P<0.05);细胞凋亡试验显示,抑制JMJD2D表达可明显增加AGS细胞凋亡(JMJD2D shRNA组细胞凋亡率18.5%,对照组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70,P<0.01)。结论下调JMJD2D表达可明显抑制AGS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提示JMJD2D在胃癌细胞中起着癌基因作用。

  • 标签: 胃癌 增殖 迁移 细胞周期 凋亡
  • 简介:目的:针对不同胚源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表现出的衰老差异,探讨组蛋白甲基Jmjd3对衰老的调控作用。方法:取大鼠下颌骨(M)和胫骨(T)后提取BMSCs原代培养并进行传代,通过β-半乳糖苷(SA-β-gal)衰老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特征,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成骨特征。通过实时定量RT-PCR、Westernblot检测Jmjd3及衰老因子在两种BMSCs中的表达。构建shJmjd3病毒敲减Jmjd3,转染T-BMSCs检测衰老指标。在大鼠颌骨区域建立骨缺损模型,移植shJmjd3修饰的T-BMSCs,通过Micro-CT、Masson染色检测Jmjd3被抑制的T-BMSCs对骨缺损区的修复作用。结果:经SA-β-gal衰老染色,T-BMSCs中衰老细胞数量明显多于M-BMSCs。Jmjd3及衰老因子在M-BMSCs低表达,在T-BMSCs高表达。转染shJmjd3病毒导致T-BMSCs中Jmjd3及衰老因子低表达。移植敲减Jmjd3的T-BMSCs,Micro-CT显示其骨平均密度,骨体积分数明显升高,Masson染色显示其骨小梁结构增多。结论:不同胚源大鼠BMSCs的衰老特征具有差异性,将T-BMSCs中Jmjd3抑制以后,可以增强细胞的抗衰老能力,有利于体内的骨修复的治疗。

  • 标签: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衰老 胚源 细胞移植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以及新型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揭示调控MSCs的定向分化及组织再生效能的分子机制有助于促进MSCs介导的牙颌组织再生。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甲基1(LSD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组蛋白甲基,其在调控细胞转录激活、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组蛋白甲基状态均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其在调控干细胞分化方面做一综述,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LSD1调控干细胞分化,为临床干细胞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组织再生
  • 简介:目的探讨组蛋白赖氨酸甲基KDM5A在人牙髓细胞(hDPC)中的表达模式及成牙本质分化诱导对其表达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DPC,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第1代至第8代(P1-P8代)hDPC中KDM5A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KDM5A在hDPC中的分布;对P3代细胞进行成牙本质分化诱导,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检测KDM5A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外传代培养hDPC中可检测到KDM5A的表达,KDM5AmRNA和蛋白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hDPC细胞质及细胞核中均表达KDM5A;成牙本质向分化诱导7和14d,KDM5AmRNA和蛋白量高于未诱导组细胞,诱导14d表达量高于诱导7d(P〈0.05)。结论hDPC表达KDM5A,矿诱导可提高KDM5A的表达。

  • 标签: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KDM5A 牙髓细胞 成牙本质分化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细胞中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LSD1)表达增高,并且LSD1与其发生、发展、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LSD1是一种甲基,其功能依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能特异性催化组蛋白赖氨酸的甲基反应,通过使赖氨酸H3第4位和第9位发生甲基、二甲基反应(H3K4me、H3K4me2、H3K9me、H3K9me2),进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靶向抑制LSD1已被证实能够发挥显著的抗肿瘤效应,但由于肿瘤涉及多个中心和因素,后期的研究发现单一抑制LSD1并不能完全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并且LSD1催化底物的特异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其结合的协同因子并形成复合体。基于LSD1的双靶点抑制剂在抑制肿瘤方面呈现出更加显著的效果,所以寻找LSD1结合的协同因子可能会为多靶点抑制剂的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组蛋白类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协同因子 复合体
  • 简介: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JMJD3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体外多潜能性及成骨分化的生物学调控作用。方法:用离心和贴壁培养相结合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四肢骨BMSCs,分别用含JMJD3-shRNA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慢病毒干扰载体(实验组)及含无关序列的GFP慢病毒载体(对照组)转染BMSCs,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组BMSCs中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上三甲基(H3K27me3)及干细胞多潜能转录因子Oct4、Nanog、Sox2的表达,并比较两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实时定量RT-PCR、Westernblot、茜素红染色检测两组细胞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MSCs的H3K27me3表达水平升高,具有更强的克隆形成能力,且表达更强的Oct4、Nanog、Sox2等多潜能因子;体外成骨诱导7d后,实验组BMSCs中RUNX2等成骨分化基因表达下降,诱导14d后,钙结节形成较对照组少。结论:抑制JMJD3表达可增强BMSCs的干性特征,抑制其成骨分化。

  • 标签: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JMJD3 表观遗传修饰 干性 成骨诱导 JMJD3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含有Jumonji结构域的蛋白质2D(JMJD2D)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133例胃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3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JMJD2D的表达,应用SPSS-22统计软件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JMJD2D蛋白表达及其他病理参数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组织中JMJD2D的高表达率为75.9%(101/1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高表达率2.3%,3/133,χ2=64.8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中JMJD2D高表达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χ2=22.163,P<0.01)、肿瘤分化程度(χ2=7.022,P<0.05)、浸润深度(χ2=5.061,P<0.05)、淋巴结转移状态(χ2=14.123,P<0.01)、临床TNM分期(χ2=23.194,P<0.01)显著相关,而与患者性别、肿瘤诊断时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相关(χ2=0.072、1.451、2.562、1.383,P值均>0.05)。普兰-迈耶(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JMJD2D高表达的胃癌患者与正常/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4个月和65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JMJD2D高表达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危险比(HR)=2.38,P<0.01]。结论JMJD2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胃癌进展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 标签: 胃癌 进展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焦炉工外周血中DNA甲基转移1(DNMT1)、组蛋白乙酰化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焦炉工人肺癌筛查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152名男性焦炉工人为接触组,以141名男性水处理工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员晨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内暴露指标1-羟基芘(1-OH-Py)的水平。同时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与焦炉工人工龄、工种、吸烟、饮酒等的关系。结果接触组尿1-OH-Py水平[(0.043±0.011)μg/mmolCr]和血清中DNMT1[(28.4±7.2)μg/L]、HDAC1蛋白[(382±64)μg/L]的表达高于对照组[(0.017±0.004)μg/mmolCr、(17.6±3.0)μg/L、(246±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触组中不同工种间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焦炉作业工龄的增加,接触组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都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可作为焦炉工人肺癌早期筛查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DNA甲基化 肺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基转移蛋白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和甲基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在H7N9病毒感染中发挥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Western blot(WB)检测H7N9病毒感染A549细胞后METTL3和FTO的表达。敲低和过表达METTL3和FTO,H7N9病毒感染后用WB和TCID50检测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测序方法对METTL3或FTO敲低及野生型对照细胞进行了转录组水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对发挥作用的潜在靶标进行初步分析。结果H7N9病毒感染A549细胞24 h后METTL3的表达上调,FTO无明显变化。敲低METTL3和FTO后,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 NP)表达水平和病毒滴度显著下降,过表达METTL3和FTO后,病毒滴度显著增加。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在METTL3或FTO敲低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别发现314和555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宿主免疫应答相关。结论METTL3和FTO可能通过调节宿主-病毒相互作用在H7N9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

  • 标签: METTL3 FTO H7N9 转录组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细胞癌中组蛋白甲基含十字形结构域蛋白-3(JMJD3)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链反应(RT-qPCR)法检测25例新鲜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JMJD3和NF-κB信使RNA(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肝细胞癌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JMJD3和NF-κB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上述蛋白的相关性,采用生存分析法(Kaplan-Meier)法来评估JMJD3和NF-κB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JMJD3和NF-κB蛋白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参数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结果JMJD3和NF-κB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t=-15.130、-15.0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癌组织中JMJD3阳性率[87.25%(89/102)]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57.84%(59/102),χ2=22.1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癌组织中NF-κB阳性率[83.33%(85/102)]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29.41%(30/102),χ2=55.6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MJD3和NF-κB表达与甲胎蛋白水平、分化程度、有无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NF-κB与结节数目明显相关(χ2=5.1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MJD3蛋白高表达者的生存期高于低表达者(χ2=40.5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F-κB蛋白高表达者的生存期低于低表达者(χ2=48.8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JMJD3与NF-κB呈正相关(r=0.627,P<0.05)。结论JMJD3和NF-κB在肝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

  • 标签: 肝细胞癌 核因子-κB
  • 简介:摘要虽然目前的表观遗传学药物开发仍然局限于靶向DNA甲基,但新的证据表明组蛋白甲基是另一种主要的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决定因素,并且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经常失调。最近,组蛋白甲基靶向治疗AML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有效治疗白血病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文将综述组蛋白甲基修饰靶向治疗AML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组蛋白甲基化,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病症,其发生、发展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临床治疗效果欠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参与了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组蛋白甲基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其在慢性疼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旨在总结组蛋白甲基与慢性疼痛的关系,阐述组蛋白甲基的生物学效应。进一步探讨组蛋白甲基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为研发更有效的慢性疼痛靶向药物奠定基础。

  • 标签: 组蛋白甲基化 表观遗传 慢性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大连2所医院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中介导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16SrRNA甲基基因armA、rmtB的流行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阿米卡星的革兰阴性杆菌134株。PCR法筛选2种甲基基因armA及rmtB;PCR产物进行测序。质粒提取、接合试验及转化试验确定armA及rmtB基因定位。琼脂稀释法测定阳性菌株、结合子和转化产物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3种氨基糖苷抗生素的MIC值。结果134株耐药菌株中,2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armA基因,5株大肠埃希菌和5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rmtB基因。质粒抽提试验及接合试验rmtB阳性菌获得成功。接合子及转化产物DH5a(pMDarmA)均获得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性。结论大连2所医院检测到16SrRNA甲基基因armA和rmtB阳性菌株。armA基因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rmtB基因位于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上。armA和rmtB可以导致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高水平耐药。

  • 标签: 革兰阴性菌 氨基糖苷类 16S rRNA甲基化酶 ARMA rmtB
  • 简介:摘 要:骨骼肌是参与人体活动的重要组织,骨骼肌的生长发育是人类健康成长与生活的重要保障。组蛋白(histones)有多种修饰形式,其中, 组蛋白H3亚基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 (histone H3 lysine27 tri-methylation, H3K27me3) 是抑制性组蛋白修饰, 在骨骼肌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对组蛋白H3K27me3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进行讨论。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食源性变形杆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情况。方法收集2011—2014年石家庄市售各类食品中分离到的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至少有一种耐药的变形杆菌124株,用PCR、测序和基因库在线比对方法分析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与3种16SrRNA甲基基因。结果124株变形杆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耐药基因aacC2、aacA4、aadA1和aphA6的检出率分别为95.2%(118/124)、80.6%(100/124)、73.4%(91/124)和5.6%(7/124);16SrRNA甲基耐药基因rmtB检出率为87.1%(108/124)。aacC1、aadB、armA和rmtC基因均未检出。结论aacC2型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与rmtB型16SrRNA甲基基因流行是食源性变形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变形杆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
  • 简介:据2012年9月30日RothbartSB(NatStructMolBiol,2012Sep30.doi.10.1038/nsmb.2390)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建立起人类两个最为基本性的表观遗传标记——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之间存在的首个关联。在过去20年,科学家们已经理解到DNA内拥有的遗传密码只代表生命蓝图的一部分。

  • 标签: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遗传标记 研究人员 遗传密码 SEP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发生于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预后,需要进一步阐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表观遗传能够直接影响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转移,而组蛋白甲基是一种重要的组蛋白修饰手段,能够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过程。大量研究结果证实组蛋白甲基对结直肠癌的进展产生影响,相关组蛋白甲基甲基的抑制剂可作为潜在的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发挥作用。对结直肠癌及其相关甲基调控进行综述,总结组蛋白甲基修饰的类型及其调控,论证组蛋白甲基转移甲基参与结直肠癌进展调控方式,并总结组蛋白甲基抑制剂对于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意义,探究相关抑制剂作为结直肠癌治疗药物的可能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表观遗传 组蛋白甲基化 甲基转移酶 去甲基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