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研究中药复合对血脂的影响。结果显示,给予模型组高脂饲料2周后,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C、TG、LDL-C显著升高(P<0.05),表明模型建立成功。给予受试前各剂量组TC、TG、LDL-C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受试31d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TC、TG、LDL-C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组H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9个规定中辅助降血脂动物功能实验评价标准,可判定当归、三七、川芎提取配伍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

  • 标签: 当归 三七 川芎 血脂
  • 简介:        【摘 要】氧化锌纳米晶体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同时,它比含镉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有着更好的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将金和氧化锌量子点结合以得到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的材料已被研究,这种掺杂纳米结构由于其新颖而且增强的表现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报道,生物相容性的氧化锌掺金纳米化合已被用来做 DNA 检测 [1],蛋白质检测 [2]和生物结合 [3]。氧化锌掺金可以使电磁增强,得到强的共振拉曼响应,可以用来超灵敏 DNA 检测和蛋白质检测。通过微波水热法合成独特的中空环状结构的金掺杂氧化锌纳米复合,研究了反应条件以确定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原因,并对这种纳米化合的生物相容性做了评估。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微波水热         1.前言         氧化锌纳米晶体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同时,它比含镉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有着更好的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将金和氧化锌量子点结合以得到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的材料已被研究,这种掺杂纳米结构由于其新颖而且增强的表现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报道,生物相容性的氧化锌掺金纳米化合已被用来做 DNA 检测 [1],蛋白质检测 [2]和生物结合 [3]。氧化锌掺金可以使电磁增强,得到强的共振拉曼响应,可以用来超灵敏 DNA 检测和蛋白质检测。         虽然有很多氧化锌掺金纳米化合合成方面的报导,但其最终产物的形貌研究却局限于氧化锌纳米颗粒掺杂金纳米颗粒和氧化锌纳米棒掺杂纳米颗粒。而且很难对掺杂纳米晶体的尺寸和形貌进行控制。我们通过微波水热法特别的中空环形结构的氧化锌掺金纳米化合。我们对这种纳米化合的生物适应性也通过实验做了评估。         2.实验方案         将 Zn(NO3)2·6H2O (0.0025mol)溶于 25mL 水中,然后加入 HMT(0.0025mol)不断搅拌获得澄清溶液 A。再将 1 mL HAuCl4 加入 15mL 的 TSC 溶液,获得溶液 B。将 A与 B混合后倒入 80mL 的微波水热反应釜中,在 100 °C 下微波辐射 (260W)反应 30min,得到紫色沉淀产物。         3.结果与讨论         上述方法制备的产物的 XRD 图。在掺杂结构的 XRD 图上可以观察到六角相的 ZnO 结构 (空间群 P63mc)和立方相的 Au(空间群 Fm3m)共存。所有 XRD 图上的衍射峰都很好地与 JCPDS 的 No.36-1451 和 No.04-0784 报导的 ZnO 和 Au 分别对应。我们用 LOVO 细胞系 (人结肠癌细胞 )来通过 MTT 实验测量合成的 ZnO/Au 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合成的 ZnO/Au 在 50 μg/mL 浓度时仍表现为低毒性,而且 ZnO/Au 的毒性基本来自于 ZnO。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在于观察沙棘籽油番茄红素复合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进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 沙棘籽油番茄红素复合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的最大耐受剂量(MTD) 均大于20.0g/kg·bw,属实际无毒级。在2.5~10.0g/kg·BW试验剂量范围内未发现沙棘籽油番茄红素复合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也未发现对小鼠精子的损伤作用。在剂量1.58、3.17g和6.33g/kg·BW 的30天喂养试验中,各个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沙棘籽油番茄红素复合属实际无毒级,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沙棘籽油 番茄红素油树脂 安全 微核 30天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羊胎盘粉枸杞子复合安全性及对小鼠免疫的影响。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 30d喂养试验及小鼠免疫力试验。分别以羊胎盘粉枸杞子复合对雌雄小鼠进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分别以羊胎盘粉枸杞子复合 0.58g/kg·kw、 1.17g/kg·kw、 2.33g/kg·kw和 0g/kg·kw进行 30d喂养试验; 分别以羊胎盘粉枸杞子复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2糖蛋白I/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β2 glycoprotein I/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β2GPI/oxLDL)复合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患者分为无脑梗死T2DM组(82例) 、T2DM合并脑梗死组(79例)、脑梗死组(8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者作为对照组(7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β2GPI/oxLDL复合的含量。Spearman分析各组中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与β2GPI/oxLDL复合水平是否相关。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所选变量的相对危险度。结果T2DM合并脑梗死组血清β2GPI/oxLDL复合水平[(1.09±0.16)U/mL]与无脑梗死T2DM组[(0.95±0.13)U/mL]和对照组[(0.81±0.12)U/mL]相比,其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在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中,β2GPI/oxLDL水平与TG呈正相关(r= 0.39,P=0.04)。单因素分析显示,升高的β2GPI/oxLDL明显与T2DM合并脑梗死组[OR=2.48,95%CI:(1.72~3.03),P=0.001]或是无脑梗死T2DM组[OR=1.61,95%CI:(1.11~3.77),P=0.004]存在关联。在多变量分析中,在校正了年龄、性别、血脂水平后,β2GPI/oxLDL与T2DM合并脑梗死的存在呈现独立相关[OR=3.11,95%CI:(2.01~5.32),P=0.033]。结论β2GPI/oxLDL水平在T2DM患者中增加,以T2DM合并脑梗死的患者中增加显著。β2GPI/oxLDL的升高与T2DM合并脑梗死的发生呈独立相关。

  • 标签: β2糖蛋白I/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肾脏是富含线粒体的器官之一,其正常运行依赖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为细胞供能。线粒体复合体(mitochondrial complex,MC)构成了线粒体呼吸链(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MRC),具有电子传递和质子转移的功能,参与OXPHOS的过程。近年的研究表明,MC参与了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MC在不同的肾脏疾病中作用不尽相同。本文旨在系统综述MC的功能,总结其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以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为主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脏肿瘤、线粒体DNA(mtDNA)疾病等不同肾脏病领域中的作用,分析探讨MC作为新的靶点在肾脏疾病诊治中的潜在价值。

  • 标签: 线粒体 电子转运 线粒体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沉默中介体复合亚基19(Med19)基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体内增殖、生长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针对Med19的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PC3细胞,3 d后,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ed19-siRNA转染组(siRNA)与对照组(scRNA)Med19基因和蛋白表达,噻唑蓝(MTT)实验评估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中p27、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的表达。构建经慢病毒转染的PC3裸鼠模型,测量移植瘤的大小和增殖、凋亡指数。结果Med19-siRNA慢病毒感染PC3细胞后,转染组Med19 mRNA[表达率为(16.88±3.40)%]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89,P<0.01);MTT实验表明转染组细胞增殖较对照组缓慢(t=10.492,P<0.01);在PC3-Med19-si细胞中,p-Akt和p-PI3K的表达降低,而p27的表达升高;转染组裸鼠移植瘤的重量和增殖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7±0.08) g比(0.39±0.19) g,t=2.488,P<0.05;(18.30±6.55)%比(33.22±4.36)%,t=3.792,P<0.01)。两组中的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4,P>0.05)。结论沉默Med19基因后,通过调节p27、p-Akt、p-PI3K的表达来抑制前列腺癌PC3的生长,导致前列腺癌在增殖、生长能力均受到显著抑制。

  • 标签: 中介体复合物亚基19 前列腺癌 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呼吸心跳骤停为首发表现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基因分析。方法对2017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就诊的1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缺乏症"、"PDHA1"等为关键词,查阅PubMed数据库、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3月相关文献,对国内报道的病例进行总结。结果先证者男,2个月10 d,感染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伴高乳酸血症,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头颅MRI检查提示:(1)双侧大脑基底节区异常信号,符合Leigh病影像学改变;(2)左侧室管膜下少许出血。脑电图提示异常放电。线粒体病相关基因检测提示PDHA1基因存在c.1132C>T,p.H378C半合突变。患儿于1岁时死亡。结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缺乏症多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以心跳呼吸骤停为突发表现的报道罕见,及时心肺复苏、呼吸机支持能暂时挽救生命,为原发病治疗争取时间,但最终预后差,病死率高。PDHA1基因c.1132C>T,p.H378C变异是其致病原因。

  • 标签: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 基因 Leigh病 心跳呼吸骤停
  • 简介:摘要泛素-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核心蛋白2(UQCRC2)作为线粒体复合体Ⅲ的关键亚基,在线粒体氧化呼吸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表明UQCRC2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UQCRC2在恶性肿瘤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泛素-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核心蛋白2 线粒体 恶性肿瘤 机制
  • 简介:摘要交配型转换/蔗糖不发酵(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成员基因在近20%的人类肿瘤中发生突变,大多作为抑癌基因发生失活突变,无法直接成为靶向药物治疗的靶点。针对这些突变基因,利用合成致死效应原理,找到并抑制缺陷基因的合成致死靶标,可实现以突变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的精准治疗。本文对基于SWI/SNF复合成员失活突变的合成致死效应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开综述。目前针对AT丰富结合域1A(ARID1A)、多溴蛋白1(PBRM1)、Brahma相关基因1/Brahma(BRG1/BRM)、蔗糖不发酵蛋白5(SNF5)等亚基失活突变开展了一系列基于合成致死理论的临床前研究,并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果,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交配型转换/蔗糖不发酵 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合成致死 表观遗传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沉默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复合3B(APOBEC3B)基因对胰腺癌细胞PATU8988(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细胞周期、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重组靶向干扰APOBEC3B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表达质粒PGC-shRNA-APOBEC3B沉默APOBEC3B基因。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转染组。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POBEC3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APOBEC3B基因和蛋白表达空白对照组为2.28±0.27和3.51±0.32,阴性对照组为2.32±0.21和3.33±0.29,转染组(0.26±0.09和0.31±0.12)明显低于上述两组(t=6.230、5.640,P<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G0/G1期与S期细胞空白对照组为(55.16±4.19)%、(31.21±1.92)%,阴性对照组为(52.35±3.53)%、(32.17±4.21)%,转染组为(75.12±5.34)%、(13.55±2.01)%,细胞周期阻止于G0/G1期(t=5.230,P<0.01),S期细胞数减少(t=5.830,P<0.01);平板克隆实验显示转染组细胞克隆形成数[(135.77±12.14)个]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254.00±12.31)、(247.00±14.51)个,t=11.210,P<0.01];穿膜细胞数转染组[(92.41±18.42)个]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215.00±23.83)、(227.00±21.25)个,t=6.480,P<0.01]。结论APOBEC3B基因沉默显著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减少S期细胞,降低细胞侵袭能力。

  • 标签: 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复合物3B 胰腺癌 细胞周期 脱噬作用 侵袭
  • 作者: 孙彬 蔡谦谦 成思 许国莹 陈永新 解鸿翔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检验中心 310014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实验诊断科,上海 200003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淮安 22330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检验科,济南 250000 ,浙江省人民医院 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检验中心 31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检验科,济南 2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4)在抗β2GP1/β2GP1复合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抗β2GP1/β2GP1复合(100 μg/ml)共孵育一定时间,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AD4表达;进一步采用PAD4抑制剂Cl-amidine(10 μmol/L)预处理中性粒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H3)蛋白质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DNA相对含量。下腔静脉狭窄法建立APS小鼠血栓模型,并通过腹腔注射Cl-amidine(50 mg/kg)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检测血浆中CitH3蛋白质表达,荧光染色法检测血浆中循环游离DNA(cf-DNA)浓度,取下腔静脉血栓称其重量,观察Cl-amidine能否抑制APS-IgG诱导的NETs和血栓形成。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抗β2GP1/β2GP1复合能够显著下调细胞质中PAD4蛋白质表达水平[(3.67±0.32) vs (1.47±0.19),t=10.22,P<0.05],并使细胞核内PAD4蛋白质含量升高[(0.57±0.19) vs (2.97±0.31),t=11.49,P<0.05];Cl-amidine能显著抑制抗β2GP1/β2GP1复合诱导的中性粒细胞CitH3蛋白质表达[(2.46±0.47) vs (0.46±0.13),t=12.24,P<0.01],明显减少培养上清中MPO-DNA含量[(4.09±0.94) vs (2.80±0.57),t=4.23,P<0.05]。在体内试验中,Cl-amidine能显著抑制APS小鼠血浆中CitH3蛋白质表达[(3.97±0.56) vs (1.09±0.45),t=11.83,P<0.01],明显降低APS小鼠血浆中cf-DNA浓度[(2 685.0±735.8) vs (1 784.0±577.0),t=3.93,P<0.05];与对照组EAPS小鼠相比,经Cl-amidine预处理的APS小鼠血栓形成明显减小[(8.22±3.06) vs (4.89±1.90),t=2.27,P<0.05]。结论PAD4参与了抗β2GP1/β2GP1复合诱导的NETs形成,其可能在APS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抗β2GP1/β2GP1复合物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核酸酶9系统(CRISPR/Cas9)体外实验研究修正威尔森氏症(WD)基因。方法选用来源于DL近交系小鼠的Toxic milk小鼠(购自美国Jackson Laboratory公司)作WD模型,设计3个CRISPR来源的RNA (crRNA)-crRNA001/002/003,应用CRISPR/Cas9核糖核蛋白复合(RNP)方法转染WD肝细胞,48 h后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后测序检测基因编辑效率,筛选出效率最高者crRNA001,并设计相应的单链寡核苷酸(ssODN)修复模板;用crRNA001和ssODN共转染肝细胞,模板特异性引物行PCR,验证ssODN掺入。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结果Sanger测序结果显示,crRNA001的编辑效率为(57.8±5.1)%。用ssODN共转染细胞后,模板特异性引物行PCR,能扩增出修正后的铜离子转运ATP酶β肽(ATP7B)基因条带;二代测序结果显示,ATP7B基因修复效率为(7.45±2.54)%。结论CRISPR/Cas9 RNP转染能达到较高编辑效率,相应的ssODN可以高效修复缺陷ATP7B基因,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 标签: 威尔森氏症 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 基因治疗 铜离子转运ATP酶β肽 核糖核蛋白体
  • 简介:摘要创伤是导致器官和组织损伤最直接的形式,也是世界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创伤伴随的缺血再灌注、酸中毒、低氧血症、外科手术、失血或大量输血等均可引起继发性组织损伤。创伤导致内源性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大量释放,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而导致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近期研究表明,线粒体DNA(mtDNA)等线粒体来源的DAMPs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mtDNA的释放不仅能够诱导免疫应答、加剧炎症反应,甚至导致组织及器官损伤。本文就mtDNA在创伤中的释放机制,发挥作用的信号通路,及其与创伤的治疗策略和预后进行综述。

  • 标签: 线粒体DNA 信号通路 创伤 炎症
  • 简介:摘要: SBS改性沥青以其优异的使用性能和成熟的制备工艺 ,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聚合改性沥青 ,但现有技术却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性能低成本技术的迫切需求。碳纳米管 (CNTs), 作为一种纳米材料 , 以它为添加剂合成的复合材料在很多方面有着优异的性能。而以碳纳米管 (CNTs) 为添加剂合成的 CNTs/SBS 复合改性沥青更是比普通改性沥青的性能提高了很多。为了研究碳纳米管对沥青基本性能的影响 , 制备 SBS 、 Ⅰ 型 CNTs/SBS 、 Ⅱ 型 CNTs/SBS 三种改性沥青,并分别测试各掺量改性沥青的相关性能。

  • 标签: SBS 碳纳米管 复合改性沥青
  • 简介:摘要MOTS-c是线粒体衍生肽家族成员之一,可促进脂肪酸氧化、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提高葡萄糖利用率、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成骨、抑制破骨。它与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性骨病密切相关。尽管MOTS-c在啮齿类动物中有较多研究,但其对人的影响尚不明确。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分析MOTS-c,有望使其成为治疗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

  • 标签: 代谢性疾病 线粒体衍生肽 MOTS-c
  • 简介:摘要1例57日龄患儿主诉"食纳欠佳伴皮肤黄染1个月余",主要临床表现为喂养困难、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胆汁淤积、转氨酶异常等,基因测序示TRMU基因c.96delAG及c.1081C>G变异导致的婴儿线粒体肝病。给予熊去氧胆酸、还原性谷胱甘肽和L-半胱氨酸等药物治疗,2个月后肝功能改善,患儿1岁时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复合性血管内皮瘤(composite hemangioendothelioma, CHE)是一种少见的中间型血管肿瘤。形态学上,CHE有复杂的结构,由网状、巢状的网状血管内皮瘤样区域和实性片状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样区域组成,部分还出现梭形细胞血管瘤样、Dabska瘤样及高级别血管肉瘤样区域。免疫表达上,瘤细胞表达CD31、ERG、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2-40灶状阳性,而CD34、嗜铬素粒A、CD56、TFE3、CAMTA1阴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WWTR1-CAMTA1未见融合信号。随访时间49个月,复发1次,再次手术后辅以放疗,现无症状生存。伴神经内分泌标志表达的CHE更易发生于深部软组织,形态学上需与其他中间型血管内皮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鉴别,生物学行为更具有侵袭性。

  • 标签:
  • 作者: 郭志海 ­
  • 学科: 天文地球 > 工程地质学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工程管理前沿》 2020年第11期
  • 机构: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加。目前,由于高层建筑承建商质量意识、水平 ,以及所处环 ­境影响等原固,造成混凝土冻融、钢筋腐蚀等物理或者化学反应,影响了结构安全的事情一定程度的存在,影响了楼房使 ­用寿命,甚至影响住户的人身安全,要想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结构强度,对其进行必要的修补和有效的防护势在必 ­行。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聚合物改性水泥复合材料在高层建筑材料应用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