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高密度沉淀池药剂消耗高、运行不稳定等问题,进行了PAM投加系统的改造,将PAM污泥、混合池两点投加改为提升池一点投加,并且PAM投加量由0.1mg/l提高至0.15mg/l。试验结果表明,改造有利于提高沉淀池的污泥浓度,从而稳定混合絮凝池的污泥浓度,利于絮体积聚沉淀,提高沉后水的浊度;PAM投加量的提高,增强沉淀池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高密度沉淀池的进水流量调节幅度由200m3/h上升到500m3/h,并能降低PAC30%的投加量。

  • 标签: 高密度沉淀池 PAM 污泥浓度 浊度
  • 简介:湖南某矿山采选综合废水中含有Zn^2+、Mn2等重金属离子,其中Mn^2+含量达15.34mg/L、Zn2含量达5.24mg/L、COD含量181mg/L,废水经“絮凝沉淀-电氧化-电气浮”联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新工艺具有除锰效果好、含锰渣不反溶、操作简便、易控制等优点,在矿山废水治理与回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含锰采选废水 絮凝沉淀 电氧化 电气浮
  • 简介:在一次哲学课上,教授拿出一杯浑浊不堪的水,放在讲台正中,问台下的学生:"不借助任何化学物质,大家有什么办法,能让它变得清澈起来?"台下的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说,用滤网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出来;有人说,将这杯水煮开,用蒸馏的方法将水和杂质分离出来……对于学生们给出的这些答案,教授摇了摇头:"大家有没有更简单、便捷的方法?"学生们想了一会,都纷纷摇头表示没有。

  • 标签: 沉淀 化学物质 学生 哲学课 教授 杂质
  • 简介:《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甫一面世.该书就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

  • 标签: 沉淀 文化 散文
  • 简介:时间的沉淀作用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而这些沉淀在与摄影相关的文字与影像中的成果则更多出自于有丰富生活及工作经验的人之手。通过拜读这些作品,能让后来者在行走的道路上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少走不少弯路。读书汇《观看之路》作者:[美]丹·温特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定价:298元美国摄影师丹·温特斯是商业广告界的大师级工匠,他在艺术领域涉猎甚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他的明星名人肖像摄影系列,他曾拍摄包括安吉丽

  • 标签: 沉淀作用 商业广告 肖像摄影 温特 安吉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站2006年至2012年冷沉淀制备与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工作计划,保障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新鲜冰冻血浆置于2℃-6℃恒温水浴融化至少许冰渣后分离、离心、冰冻制备成冷沉淀,容量为25ml±5ml/袋。以4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制备的冷沉淀,每袋含有凝血因子Ⅷ≥80IU、纤维蛋白原≥150mg;以3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制备的冷沉淀,每袋含有凝血因子Ⅷ≥60IU、纤维蛋白原≥113mg。结果2006年-2012年我站冷沉淀制备与供应逐年上升,同比增长幅度逐年攀升.结论为确保临床需求,应多方争取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性能,提高制备能力和库存量。

  • 标签: 冷沉淀 制备 供血
  • 简介:以养牛企业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沉淀法对其进行处理,以解决企业废水生化处理出水总磷超标问题。为了考察不同絮凝剂投加量对混凝除磷交易的影响,进行了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PFS)混凝除磷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3种絮凝剂中氯化铁的除磷效果最佳,总磷去除率可达91.5%,最终出水总磷可达0.6mg/L,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总磷〈1mg/L)

  • 标签: 絮凝 除磷 化学沉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站2006年至2012年冷沉淀制备与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工作计划,保障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新鲜冰冻血浆置于2℃-6℃恒温水浴融化至少许冰渣后分离、离心、冰冻制备成冷沉淀,容量为25ml±5ml/袋。以4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制备的冷沉淀,每袋含有凝血因子Ⅷ≥80IU、纤维蛋白原≥150mg;以3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制备的冷沉淀,每袋含有凝血因子Ⅷ≥60IU、纤维蛋白原≥113mg。结果2006年-2012年我站冷沉淀制备与供应逐年上升,同比增长幅度逐年攀升.结论为确保临床需求,应多方争取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性能,提高制备能力和库存量。

  • 标签: 冷沉淀 制备 供血
  • 简介:刘选让的这件作品,之所以让人感到振奋,能让人感到一种深层的思考,也能让人沉默,就在于他把人生许多的经历、思考都融入在历史的情境当中,而在这个历史的情境当中,他又运用了一种亘古或者说永恒的表达方式——造型与色彩。但他实际上更多注入的,我觉得是一个画家对历史、对社会、对民族、对一个人或者对一群人的一段辉煌史、沧桑史的诉说。

  • 标签: 一幅画 石涛 十二木卡姆 民间艺人 以神写形 创造自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冷沉淀在抢救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例严重损伤大量输血后出现凝血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输冷沉淀前、输冷枕垫后12-24小时以及术后3-5天的凝血象和血浆的水平测验结果。结果患者在输注冷沉淀之后的12-24个小时和输注冷沉淀之前相比,血浆PT和TT以及APTT都明显呈现缩短的趋势,Fbg含量显著增加,Fn含量明显升高,对于差异显著;另外,其中有2例患者的D-二聚体和正常范围比较接近。在输冷沉淀之后的3-5天和输前相比,其中PT和TT以及APTT都明显缩短,P<0.05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发生大量输血之后并发凝血异常的患者需要及时输注冷沉陷,有效提高患者在血循环当中的凝血因素以及纤维蛋白等相关的凝血物质的含量,有效缩短凝血的时间,及时纠正凝血异常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冷沉淀 凝血异常 大量输血
  • 简介:摘要简述絮凝剂及助凝剂的基本概念,同时说明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原理,通过试验确定两种药剂的最佳投加量及配比浓度,实现污水场处理过程的稳定运行。

  • 标签: 配比浓度 污水场 稳定运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2014年我市医疗机构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及临床输注现状,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输血,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缓解血液紧张,减少输血传播疾病,降低输血风险。方法对2012年—2014年我市十一县(区)医机构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2014年,我市的血小板使用量从97.0u(袋)增长到319.0u,年增长率为42.27%—131.16%;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由2736.5u增长到4402.5u。年增长率为3.53%—55.40%。截止2014年,19.57%的医疗机构输注血小板,36.96%的医疗机构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结论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虽然大幅增长,仍是少数医疗机构使用,大多数医疗机构输注的血液成分品种单一,只会常规使用悬浮红细胞和冰冻血浆,从未使用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一定程度上存在浪费血液的现象;血站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成分输血宣传指导,纠正不合理用血,降低输血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 使用量及使用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输注冷沉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给予患者输注冷沉淀,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90%的治愈,10%的患者死亡。治疗后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 标签: 冷沉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产科
  • 简介: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对淀粉进行改性,合成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AM),即改性淀粉絮凝剂。将合成的SAM絮凝剂用于造纸废水絮凝处理,讨论了SAM絮凝剂用量、废水的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显示,在丙烯酰胺与淀粉质量比为2∶1、引发剂浓度2.0mmol/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h、反应体系pH值4.0的条件下,SAM絮凝剂合成反应的接枝率达到68.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丙烯酰胺成功接枝在玉米淀粉基质中。将SAM絮凝剂用于处理混合造纸废水,当SAM絮凝剂用量为12mg/L、废水pH值7-9、温度30℃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88.4%,浊度去除率为91.2%,BOD5去除率为85.5%,处理后废水透光率为93.3%。

  • 标签: 改性淀粉 絮凝剂 造纸废水 接枝共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注在急性大出血的治疗上的意义。方法急性大出血患者69例随机分成2组A组联合输注冷沉淀和血小板(共37例),B组单独输注血小板(共32例)。A组先输注血小板1-2个治疗量,然后输注冷沉淀10-30U;B组输注血小板1-2个治疗量。输注前后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输注前各指标无差别(P=0.05),输注后PT、TT、APTT缩短(P<0.05),Fbg、PLT增加(P<0.05)。输注后A组和B组间PT、TT、APTT、Fbg、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输注后2h止血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急性大出血患者治疗中,联合输注冷沉淀和血小板可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全面纠正患者凝血障碍,能显著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促进凝血功能的改善,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数量,改善止血功能。

  • 标签: 急性大出血 冷沉淀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治疗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从宜宾市两家三甲医院(宜宾市一医院及宜宾市二医院)2010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大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即对照组给予单采血小板治疗,研究组给予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治疗大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冷沉淀 大出血
  • 简介:专利申请号:CN201310355258.9公开号:CN103436697A申请日:2013.08.15公开日:2013.12.11申请人:南昌大学;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南包钢晶环稀土有限公司一种处理含铝稀土料液的碳酸稀土结晶沉淀方法是通过反应和陈化温度的控制来减小杂质对碳酸稀土结晶的影响,获得稀土总量高、结晶速度快、过滤洗涤方便的稀土碳酸盐。

  • 标签: 碳酸稀土 申请日 专利申请 陈化时间 全南 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