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UV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双倒数法,在pH=7.40的缓冲溶液中系统研究小分子荧光素与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摩尔比法确定小分子荧光素与β-环糊精的包合比n_(β-CD):n_(FL)=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0×10~4L/(mol·cm).双倒数法确定结合常数K~Θ18℃=7.21×10~5L/mol.热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得到:(1)Δ_rH_m~Θ=7.93×10~4J/mol,Δ_rH_m~Θ为正值,说明包合作用吸热;(2)Δ_rG_m~Θ291.15K=-3.27×10~4J/mol,推测β-环糊精与荧光素的包合作用有自发进行的可能;(3)Δ_rS_m~Θ291.15K=384.68J/(mol·K),由此可知,β-环糊精与荧光素的相互作用为熵所驱动.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 标签: 荧光素 Β-环糊精 包合物 包合作用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P-环糊精中有关物质(X-环糊精和7-环糊精的离子色谱方法,并用质谱进行验证。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CarPacPA200离子柱,柱温30T:,安培检测器,金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高分辨质谱法采用电喷雾电离模式,离子阱扫描范围为300~1400。结果ct-环糊精和7-环糊精的检出限为0.2和0.5mg*1T1,定量限分别为0.4和1.0mg?L-1。采用离子肼质谱法确认了ct-环糊精和7-环糊精,结果与离子色谱相一致。所有样品均检出7-环糊精,同时探讨了其限量标准,为该品种标准提高和风险监控提供了技术参数。结论该方法快速、有效,可用于P-环糊精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 标签: Β-环糊精 有关物质 ct-环糊精 7_环糊精 离子色谱法
  • 简介:采用季铵盐环糊精(QCD)与蒙脱土(MMT)反应制备环糊精-蒙脱土复合吸附材料(QCD-MMT)对废水中的亮蓝、甲基橙、铜离子污染物进行单独吸附性能研究。通过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MAC)与β-环糊精(β-CD)反应制备QCD,再利用MMT的离子交换特性,在MMT悬浮液中加入QCD,使β-CD固载在MMT表面,合成QCD-MMT。研究表明:QCD反应时间、ETMAC与β-CD投料比,以及QCD与MMT投料比等制备条件对所得QCD-MMT的亮蓝、甲基橙以及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均产生影响。当QCD的反应时间为3h,ETMAC与β-CD的质量比为4︰1、QCD与MMT的质量比为1︰10时,QCD-MMT对亮蓝和甲基橙的吸附性能最好,吸附能力分别为18.31和3.98mg·g^-1,在同等制备条件下,QCD-MMT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为252.53mg·g^-1。

  • 标签: 环糊精 蒙脱土 复合材料 吸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