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略论粤方言对中山闽语词汇系统的影响陈小枫序中山闽方言岛在粤语的包围圈内,在与当地粤人的长期交际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双言制,即同时可用粤语和中山闽语进行交际。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很自然地导致了双言间的互相渗透。由于语言势力的对比,这种渗透是不平衡的,以粤语...

  • 标签: 中山闽语 粤方言 词汇系统 闽方言 粤语词 基本词汇
  • 简介:《广东粤方言地图集》是广东省第一部试图以地图形式来表现方言特征及差异的著作。文章展示《地图集》的理论价值,介绍该项研究的进度,并讨论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分成四部分:1.粤语地图绘制的简要回顾;2.开展本地图集研究的主要思路;3.项目前期遇及的理论难题;4.试验图“人称代词单复数表现形式特征图”的绘制及其原则。

  • 标签: 方言地图 粤语 理论价值 相关问题
  • 简介:<正>《长沙方言考》、《长沙方言续考》(以下统称《长沙方言考》。见《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四),分别为杨树达先生三十年代初、三十年代中期所著,是目今所见到的专门研究长沙方言词语的最早成果。今法杨先生之法,补考若干条于下(各条中与词头重复之字用“~”号代指):

  • 标签: 长沙方言 考补 玉篇 集韵 毛结 三十年代
  • 简介:<正>杨雄《方言》的语言学价值在于:扬雄用它记录了当时人民大众口里活的语言,并在搜集、核实大量的方言材料的基础上,对方言的语音和词汇进行系统描写,指出其异同,然后又将古语与今语对照,探讨其延续与变革。这是一种极具意义的描写词汇学和历史词汇学的工作。本文拟据《方言》一书的材料,阐发《方言》在这两方面所蕴含的价值。

  • 标签: 《方言》 秦晋 三题 复音词 方言词 二字组
  • 简介:闽东方言韵书《戚林八音》和《加订美全八音》收录闽南通行俗字"■",此字在现代闽南方言经常使用,而字形未见于《康熙字典》,最早的出处待考,明清闽南戏文资料为我们提供文献依据。学界考定"■"的本字意见不一,或作"娶"和"挈",或作"曳"。戏曲文献用字往往只为了记录音读,这里的"■"造字本义是火烧毛,可以用作形容词,表示火烧毛的快速,也可用作拟声词,形容火快速烧毛所发出的声音,而戏曲文献和方言调查的用字借这个字形来记录不同词义的方言词。

  • 标签: 闽南方言 方域俗字 考本字
  • 简介:忻州方言逆序词张光明所谓逆序词,就是构词词素与北京话相同,而排列顺序与北京话相反的词。忻州方言中有比较丰富的逆序词。下面按照忻州方言的声母排列这些词(忻州方言声韵调系统请参看温端政先生著《忻州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85年4月版),每条先写方言逆序词...

  • 标签: 忻州方言 逆序词 北京话 牙人 声韵调系统 用例
  • 简介:敦煌方言的声调曹志耘对于敦煌方言,先后有张盛裕、刘伶二位先生作过调查。①1990年7月,笔者调查了敦煌方言的语音、词汇。现就敦煌方言的声调作些介绍和讨论,并求教于张、刘二位先生。今敦煌市的居民主要是清雍正初年大规模移民的后裔。②由于移民来源不同,敦煌...

  • 标签: 敦煌 方言志 单字调 两字组 《方言》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 简介:本文是作者《交城方言》中的第四章。前面三章,除简要介绍交城县的地理、历史、人文概况和语言概况之外,主要内容是对交城方言的音系和词汇特点进行描写。本章着重于交城话同普通话的语法比较,内容包括词法、词类、句法三个部分。交城县地处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一百多华里的半山区。交城方言属于以太原话为代表的晋中方言的一个次方言

  • 标签: 普通话 交城话 单音节形容词 双音节动词 附加意义 方言
  • 简介:文章从电里方言的文白异读、连读变调和量词“块”三方面对《临汾电里方言研究》一书给予评价,并对作者提出继续深入研究山西方言的期望。

  • 标签: 电里方言 研究
  • 简介:1991年春,正值拙著《临汾方言志》问世之时,我接到北京大学中文系王福堂教授的来信。信中说,他的一位日本学生想到山西调查临汾方言。王先生希望我能指导该生做田野调查,我欣然答应了、这位日本博士生便是本书的作者樋口勇夫君。

  • 标签: 《临汾屯里方言研究》 中原官话 语音
  • 简介:<正>汾阳方言的人称代词比较复杂。有好些还保留近代汉语的特点。这一点是通过学习吕叔湘先生的《近代汉语指代词》明确了的。一、单数人称代饲1.1第一人称代词俺(?)i;(?)i(两读)用于非领格和一般领格

  • 标签: 汾阳方言 第三人称代词 近代汉语 亲属称谓 复数 定语
  • 简介:文章考察了太谷方言“圪”字的使用情况,认为:与其他语素一起构成名词、量词、动词等的“圪”是构词成分,这些“圪”可能不是一个字,而是一群音近的字;在动词、形容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圪”是副词,表示“轻微、短暂、随意”等意义。

  • 标签: 太谷方言 词缀 副词 附加意义 词汇意义
  • 简介:一、关于南城方言及其特殊语汇南城县属江西抚州市,为江西省最早设立的十八县之一,至今已有两千二百余年历史。其中一千五百多年间,南城先后为临川、建武、肇昌、建昌郡治、军治、路治和府治所在地,并于明代设益王府,曾辖今福建光泽。南城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在赣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标签: 南城 语汇 方言 社会特征 生物特征 江西省
  • 简介:方言》“党”之郭注“党朗”,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历来有不同意见。戴震等主张“党朗”是一个叠韵词,但没有文献用例能够证明,与此相关的“爣朗”等词除了表示“敞亮”“朦胧”之义外,也没有表示“清楚”“明白”等“懂得”义的文献用例可征。通检《方言》郭注用例,如以“党朗”为一个联绵词,则与训释格式用语的通例不符。文章认为,语言史料证明,“党”即后世之“懂”,“朗”有解悟之义,“朗”可以训“党”,“党”与“朗”之义都是形容解悟之貌,故郭注“党朗也”当理解作“党,朗也”。

  • 标签: “党朗” 《方言》郭注 词语考释 词汇史 文献语言学
  • 简介:明清以来,山东地区“音韵蜂出”,编纂了大量的韵书,较为著名的有《韵略汇通》、《韵略新抄便览》、《万韵书》、《增补十五音》等。这些韵书为研究明清时期北方语音,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笔者新近访得三种清代山东人编纂的韵书:《温习应用杂字》、《切韵指南》、《渊若韵辨》,现将三种韵书情形记述如下。

  • 标签: 韵书 山东方言 清代 述要 《韵略汇通》 《切韵指南》
  • 简介:汾阳方言的语气词宋秀令汾阳方言中的语气词特别丰富。有单独表示语气的,有两个语气词连在一起表示各种不同语气的,还有三个四个语气词连用在一起的。本文着重讨论单用语气词和两个语气词连用。壹单用语气词一、啦[1a ̄(324)](-)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

  • 标签: 语气词连用 汾阳方言 疑问句 陈述句 动作完成 特指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