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反射原理,研究由三块三平面镜组合的直角三面镜的成像特点和规律。通过作图,讨论和研究直角三面镜的成像作图规律。该讨论和研究对理解多平面镜组合成规律及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丰富了教学和实践活动。

  • 标签: 平面镜 三平面镜 实像 虚像
  • 简介:对磁声耦合成进行原理性验证实验研究.从不同的几何模型出发,分别建立了圆线圈、矩形线圈和三角形铜线圈模型作为成像目标,置于稳恒磁场中,同时对其施加正弦脉冲信号,用中心频率为1MHz的声传感器检测铜线圈在磁声耦合作用下产生的声信号,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检测产生的声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超声传感器采集的声信号能对应铜环线圈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以磁声耦合的方式实现进一步的成像研究.

  • 标签: 注入电流式 磁声耦合 实验设计 铜线圈 洛伦兹力 信号检测
  • 简介:摘要: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新体制雷达,具有全天候工作、穿透地表、高分辨率等独有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军民领域。本文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原理,剖析了其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并结合应用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合成孔径雷达 信号处理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全天候全天时的高分辨率微波侧视成像雷达。本文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的主要参数,并概括了波位设计方法及成像算法特征,最后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合成孔径雷达 波位设计 成像处理算法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乳腺癌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我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乳腺X射线摄影是已被证实在众多成像模态中对乳腺癌筛查最为有效的检查方法,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乳腺疾病筛查诊断的首选手段,而数字乳腺三维断层合成摄影减少或消除了传统二维乳腺摄影中由于组织重叠和结构噪声引起的问题,提高了乳腺癌早期筛查、诊断准确率。

  • 标签: X射线 乳腺 体层合成
  • 简介:摘要:关爱生命,尊重科学,是医者的天职。在长久的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效果。结合近一年我院的 1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乳腺导管内癌病灶观察成像的特征,分析具体的数据,其中 12 例患者在病变灰的阶段肿块在声像图中清晰显示;两例患者乳腺结构紊乱、两例 X 线摄影显示为假阴性;对患者血流丰富、血流中等、血流无等病例得出,其病灶范围是否超过 2 cm ( P < 0.05 );在患者中 6 例 BI-RADS4 级、 8 例 BI-RADS5 级,常规超声诊断表明患者病灶的患病性质。在研究探索中发现,常规超声检查乳腺导管内癌可以在观察肿块或局部乳腺结构是否产生紊乱,而弹性成像可以表明病灶,即癌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两者的弹性差异,两者有效结合可以为患者提供准确诊断病情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导管内癌 超声检查 超声弹性成像
  • 简介:乳腺癌作为一种患病率逐年升高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加强对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进行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是主要临床手段之一。如何减少辐射剂量以及提高图像质量成为乳腺X射线成像技术的技术重点和技术难点。针对这一问题,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成像诊断设备中加入自动曝光控制系统,可降低辐射剂量,临床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图像质量也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文章主要介绍了自动曝光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算法。

  • 标签: 乳腺癌 DBT 自动曝光控制 辐射
  • 简介:摘 要: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性能也在逐步的提升。现如今,该雷达系统已经完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仅灵活度越来越高,而且还具备较轻的自重和较低的能耗,因此,其在高分辨率成像与实时性处理方面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宽泛。本文也会对该雷达系统采用的 成像信号处理技术 进行着重的分析,以便为相关人士提供可靠的参考建议。

  • 标签: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信号处理 技术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在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价值及符合率。方法:抽选我科室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检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头颈血管彩超检查,观察组30例,采用CT血管成像检查。对照两组检查灵敏度,检查准确度以及血管显示情况。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对比显示,观察组检查灵敏度,检查准确度以及血管显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分析显示,在头颈部血管疾病检查中,采用CT血管成像检查能够快速地发现病变位置,帮助医师进行疾病判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头颈部血管疾病 CT血管成像 灵敏度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成扩散加权成像(synthetic DWI, sDWI)在高低级别胶质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一周行颅脑MRI(GE Signa Architect 3.0 T)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72例患者病例(低级别胶质瘤30例,高级别胶质瘤42例),两名神经影像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在sDWI上对图像进行评估勾画病灶感兴趣区,对不同b值对应DWI图像信号强度进行分析并与最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析评估高低级别胶质瘤诊断效能。结果在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方面,sDWI b值为500、800、1000、1200、1500、1800、2000、2200、2500 s/mm2对应的信号强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值为2500 s/mm2时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35,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87%。结论sDWI单次扫描可获得0~2500 s/mm2任意b值对应的信号强度值,b值越高对胶质瘤分级的诊断效能越高。

  • 标签: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合成扩散加权成像 分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单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的比较,评价SPECT/CT同机融合在骨转移病灶诊断中的新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组织病理确诊的125例患者263处病灶进行SPECT/CT同机融合成,与同期的单纯SPECT图像进行比较,由2或3名核医学医生独立阅片,比较两者之间的符合率差异。结果单纯SPECT成像,诊断总符合率94.7%(91/96)。良性病变的符合率95.6%(43/45),骨转移符合率94.2%(48/51)。SPECT/CT同机融合成,良性病变的符合率100%(58/58),骨转移符合率98.2%(56/57),总符合率98.3%(113/115)。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成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可同时提供病灶的功能和解剖显像,对骨转移病灶的临床诊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 标签: 骨转移核素显像CT同机图像融合
  • 简介:目的:评价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分子符合探测成像(简称FDG-MCD)及胸部增强CT对肺内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胸部X线平片上疑为周围型肺癌的肺部球形病灶90例,比较胸部FDG-MCD显像、增强CT扫描和经皮肺穿刺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FDG-MCD诊断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83%(61/63)和74.07%(20/27),而增强CT分别为90.48%(57/63)和85.19%(23/27).胸部FDG-MCD和增强CT均阳性时,诊断敏感性为87.30%(55/63),特异性为92.59%(25/27).结论:FDG-MCD联合CT增强扫描对周围性肺部病灶性质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氟化脱氧葡萄糖 分子符合探测成像 胸部增强CT 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效果及应用常规超声检查的效果与符合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实验时间起始于2019.2,终止于2022.2共计纳入72例样本,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金标准为病理检查结果,比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特异性、敏感性及符合率。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2例患者中有42例良性,30例恶性,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符合率(94.44%)、特异性(92.86%)、敏感性(96.67%)均比常规超声检查的要高(P

  • 标签: 常规超声 乳腺癌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中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效能。方法:选2021年6月到2023年12月间疑似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患者60例,均开展核磁共振、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总结核磁共振的诊断效能。结果:60例患者经关节镜检出阳性40例,阴性20例;核磁共振检出阳性42例,阴性18例。核磁共振、关节镜对半月板撕裂诊断的Kappa值为0.85,核磁共振的符合率、敏感度以及特异度依次是93.33%、97.50%、87.50%。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中,核磁共振同关节镜检查的一致性很高。

  • 标签: 膝关节 半月板撕裂 关节镜 核磁共振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生物合成纳泡(GVs)-聚乙烯亚胺(PEI)-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系,探讨其应用于干细胞超声成像示踪的潜能。方法制备GVs-PEI,检测其直径和电势。将GVs-PEI与BMSCs共温育获得GVs-PEI-BMSCs,检测BMSCs对GVs-PEI的摄入、GVs-PEI-BMSCs的细胞增殖活性。设置GVs-PEI-BMSCs组及BMSCs组,在琼脂仿体内分别于0、2、4和6 d进行超声成像,检测体外超声成像效果;于大鼠双侧股四头肌内分别注射BMSCs及GVs-PEI-BMSCs,于注射后0、2、4和6 d进行超声成像,检测其在体成像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处理数据。结果GVs-PEI直径(383.63±11.55) nm,电势(18.48±2.20) mV,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见GVs-PEI-BMSCs内大量GVs-PEI显影。当GVs-PEI吸光度(A)500 nm=0.5和1.0时,24、48和72 h的GVs-PEI-BMSCs细胞相对增殖率无明显变化(F值:7.078~11.982,均P>0.05)。与BMSCs组相比,各时间点GVs-PEI-BMSCs组体外超声成像效果均更佳,温育后6 d的超声信号强度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634.29±10.78与2 864.51±100.86;t=-121.86,P<0.001)。在体超声成像结果显示,各时间点GVs-PEI-BMSCs组超声成像能力均优于BMSCs组,注射后6 d的超声信号强度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2 108.02±217.96与267.71±7.87;t=-121.39,P<0.001)。结论成功构建GVs-PEI-BMSCs,其超声成像能力强、稳定性高且安全,为干细胞在体示踪提供了新方案。

  • 标签: 干细胞 骨髓 纳泡 聚乙烯亚胺 细胞,培养的 超声检查 大鼠
  • 简介:为了深入研究可行的中高轨成像技术,本文从探测能力角度(用最低发射激光功率表示)深入分析和比较3种主动干涉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傅立叶望远镜(又称为相干场成像或条纹场扫描成像)、成像相关术(又称为强度相关成像)和剪切光束成像。本文利用光电倍增管的信噪比模型和激光作用距离方程,较为细致地分析每种技术在满足单次信噪比(SNR=5)条件下的极限探测能力。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傅立叶望远镜、成像相关术和剪切光束成像所需的最低单光束单脉冲能量分别为11.4J、0.73MJ和3.1MJ。最终得出傅立叶望远镜是上述3种主动成像技术中在目前技术水平下最适合中高轨目标(约36000km)高分辨成像的可用技术的结论。

  • 标签: 成像系统 探测能力 傅立叶望远镜 成像相关术 剪切光束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融合成在超声阴性MRI阳性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前列腺癌患者4例,术前1周MRI检查可疑前列腺癌病灶5个,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为阴性。采用图像融合技术,对MRI可疑前列腺癌病灶进行穿刺。结果:4例患者5个MRI可疑前列腺癌病灶穿刺结果显示,4个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1个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诊断阳性率为80%。结论:图像融合能提高超声阴性前列腺癌穿刺的阳性率。

  • 标签: 融合成像 前列腺癌 穿刺活检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病人应用64排CT头颈血管联合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病人共50例,采用64排CT头颈血管联合成检查,分析脑梗死病人的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扫描图像。结果CTA扫描头颈动脉狭窄42例(单纯颈动脉狭窄22例、单纯脑动脉狭窄12例、头颈动脉狭窄8例),正常8例。结论64排CT头颈血管联合成诊断头颈部血管狭窄迅速、准确,可为疑似头颈动脉狭窄的脑梗死病人提供临床诊治的相关依据。

  • 标签: 脑梗死 CT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本文以磁共振成像用纳米氧化铁对比剂药物的合成和表征为研究对象,综述了纳米氧化铁对比剂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技术,并讨论了其在磁共振成像领域的应用前景、生物相容性和毒性等关键问题。通过对纳米氧化铁对比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性质和应用,为其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纳米氧化铁对比剂,磁共振成像,合成,表征,生物相容性,毒性。
  • 简介:为了探索大随机相位误差条件下合成孔径雷达(SAL)成像特点和规律,本文采用波长为1550nm的线性调频激光器建立了能够产生大的共模随机相位误差的条带模式SAL成像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获得了不同目标回波强度下条带模式SAL成像实验数据,结合条带模式相位梯度自聚焦(PGA)多次迭代处理,获得了高分辨率SAL图像。实验发现在[-6.45π,6.45π]范围的大随机相位误差下,通过简单的距离压缩和方位匹配滤波,无法实现SAL图像聚焦,图像信噪比仅为3dB。进一步采用PGA处理,就能很好地校正相位误差,得到聚焦良好的SAL图像,图像信噪比达到43dB。实验还发现,当存在大共模随机相位误差时,PGA处理展现出非常强的鲁棒性,在回波弱到10-15W的情况下依然有效。在大相位误差存在的SAL系统(如机载SAL)中,PGA处理能有效消除相位误差,实现图像聚焦;另外,增大探测激光功率以提高成像数据信噪比,将有助于提升PGA处理效果。

  • 标签: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 条带模式 随机相位误差 相位梯度自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