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诊部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34
  • 简介:摘要种植过渡修复的负荷时机对种植周围软组织的意义不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可使软组织获得更好的支撑,有利于维持软硬组织形态;早期种植、延期种植以及二期手术同期戴入过渡修复,可引导软组织按设计愈合成熟,获得符合美学需求的穿龈袖口形态;对于常规二期手术病例,则应通过过渡修复将软组织调整至理想的美学状态后再制作永久修复种植修复的穿龈形态指修复基台从种植颈部平台延伸至穿出软组织边缘的结构形态。在可能的情况下,种植修复唇侧穿龈形态应首选微凹型形态,以获得更大厚度的软组织,继而更易长期维持软组织高度,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种植修复其他各面的穿龈形态可根据局部条件和临床需要选择微凹型、微凸型或平直型。

  • 标签:
  • 简介:全瓷种植修复技术在现代口腔种植领域已经不是不可达到的修复目的,并已经在牙种植修复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修复不仅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达到理想的美观修复效果。在种植修复临床中.有时所出现的问题仅仅是源于种植系统本身所提供的种植基台。然而.当今种植系统配套供应的基台已经与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包括制作基台所用的材料、基台的稳定性以及基台的可调改性等方面。以钛金属为基底的新一代瓷基台的出现为牙种植修复治疗开创了新局面。Zi—real瓷基台(3i)和Empress-2的联合应用可以使种植修复达到理想的固位稳定和美观效果。

  • 标签: 种植体 全瓷修复 上部结构 生物相容性 牙齿
  • 简介:摘要:牙列缺损种植固定种植修复是目前修复的常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预后和成功率。治疗后五年成功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十年成功率百分之九十以上,由此,牙列缺损种植固定种植技术被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牙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上。虽然种植修复成功率高,但在治疗过程中种植周围非常发生感染所造成的不良疾病也随之变多。随着种植种植速度的不断增加,有赖于病害的防治管理却不足。然而,疾病的传播正在增加并影响种植术后的长期成功。因此,在早期评估时评估高危情况,采取措施缩小目标范围,并预防植入物周围的感染是处理这一问题的好方法。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为横断面研究和比较数据,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对于种植性别和结果的研究是有限的。识别危险因素的方法应该是通过横截面或比较数据。同各国大范围的数据研究并提出原因,并使用即时研究来测试这些数据检查的准确性。牙周炎是诱发种植周围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它必须定期使用牙周辅助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这有助于维持种植周围组织的健康。牙周炎是种植周围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疾病在周围环境中的影响程度和病程也各不相同。

  • 标签: 牙列缺损 种植固定 牙齿修复 种植体周围病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口腔种植技术迅猛发展,具有舒适美观,安全有效,稳定且不损伤邻牙等优点,但是种植修复失败将给患者带来身心的创伤以及经济时间损失。因此研究分析种植失败的原因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本文先简介种植现状与分类,再按直接原因从三方面种植医生的原因、患者的因素,种植材料的原因及科学技术不足阐述常规种植和即刻种植失败的原因;再按根本原因从组织学骨结合(种植成功标志)角度分析因影响种植-骨结合导致种植松动脱落的原因;最后总结现状展望未来。此综述分析种植失败原因可为日后的种植手术规避风险,为临床种植医师提供经验指导,启发改进思路,提高种植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种植体 手术失败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以前牙美学区缺损患者为例,探讨美学区种植修复穿龈轮廓设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前牙美学区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延期种植治疗,研究组则实施暂时修复穿龈轮廓设计治疗,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并对种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种植成功率97.14%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0-Ⅱ度PIS指数所占比例45.7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Ⅲ-Ⅳ度PIS指数所占比例54.2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牙唇侧软组织丰满度0度率为8.7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牙唇侧软组织丰满度Ⅱ度率74.2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种植后6个月、12个月的P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牙美学区缺损患者美学区种植过程中采用修复穿龈轮廓设计、塑形及修复,有效提高了美学修复效果及种植成功率。

  • 标签: 美学区 前牙缺损 暂时修复体 穿龈轮廓设计
  • 简介:随着可选择的种植和可用的、经上皮的基台数量不断增加,选择合适的基台可能成为既复杂又易引起混乱的问题。许多修复科医生采取制作昂贵的个别基台的办法来避开这种选择过程。尽管个别式基台在当时是必不可少的,但预成的基台常常是更称心的。此文将描述适用的各类基台,并有条理性和系统性地展示对于特定临床条件下如何选择适宜的基台。讨论的标准包括种植的位置,角度,软组织高度以及颌间间隙。本文就实验室条件下用间接方法选择基台的内容综述种植基台的最新改变和发展。

  • 标签: 种植体 支持式固定修复体 基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种植支持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上颌前牙种植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即刻佩戴临时冠塑形牙龈修复,研究组患者行种植支持牙龈诱导成形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前后的龈乳头指数以及临时和永久的软组织红色美学评分﹑骨吸收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临时和永久的红色美学评分以及骨吸收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龈乳头指数显著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修复后龈乳头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支持牙龈诱导成形在上颌前牙区种植美学修复中可以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具有进行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 上颌前牙 种植 美学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试验组(n=46),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口腔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对提高患者口腔知识认知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普及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口腔种植体冠修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种植修复后应规律复诊,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各项检查指标,正确判断种植周围的软硬组织以及各部结构的状态;其次,应彻底清洁种植修复和余留的天然牙;最后,要强调维持良好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正确维护口腔卫生的方法。正常情况下,第一年应分别在修复后一周、一个月、3个月、6个月和一年时复诊;以后每半年或一年复诊一次。每次复诊拍摄一张X线片,或每年拍摄一张X线片。

  • 标签: 种植体 修复后 检查 维护
  • 简介:边缘适合性是种植修复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在施加功能负载前修复与其各自基台间没有应力且达到同时周向接触即实现被动就位时修复与基台间的间隙大小.边缘适合性影响种植周的软硬组织健康,与种植修复的远期生物和机械并发症密切相关,本文就种植修复边缘适合性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边缘适合性 种植印模技术 加工方式 种植修复体
  • 简介:颌骨缺损不仅使患者口腔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面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畸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常规义齿修复存在固位差,咀嚼效率低等缺点,本文在3例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应用了种植联合磁性附着修复方式,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下颌骨缺损 联合 种植体 患者 修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用微型种植作为正畸支抗压低伸长磨牙,同时用XIVE种植修复对(牙合)缺失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颌牙伸长>2.5mm种植修复的患者.在对颌伸长的第一磨牙的近中腭侧和远中颊侧各植入1枚微型种植.用橡皮链挂在颊、腭侧的种植上,以压低伸长的对颌牙齿,定期更换并进行临床检查.同时缺牙区植入XIVE种植,常规种植治疗.结果:7例患者中,1枚微型种植钉松动脱落,余6例患者伸长牙平均压低3mm,平均压低时间为5个月,经种植修复后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针对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颌牙伸长较多的病例,微型种植支抗和种植的联合应用,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种植 微型种植体 种植体支抗 压低磨牙 XIVE种植体 牙列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Zimmer种植在微创拔除上颌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临床效果。方法20例患者共20颗无法保留的上颌前牙,Benex微创拔牙器械拔牙后,Zimmer种植即刻植入,其中2例患者唇侧骨板内侧植入天博人工骨粉并覆盖海奥可吸收膜,临时冠塑型及修复,3~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术后随访观察2年,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的20颗患牙经过2年随访,成功20例(100%)。结论上颌前牙区采用微创拔牙器械拔除患牙,即刻植入Zimmer种植及制作临时修复,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Zimmer种植体 微创拔牙 即刻种植 上颌前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前牙区种植术后与普通拔牙术后可摘局部临时修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更多医生知道传统美学临时修复种植区临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存在差异。不是通常理解下的口腔修复科医生即可以直接制作种植术后的各种修复。而是一定要经过特殊的培训,更深入的学习,才可以由传统的修复美学转型到种植术后美学修复。本文从前牙临时可摘美学修复阐述了这一观点。

  • 标签: 前牙美学 临时可摘修复体 种植术后 拔牙术后
  • 简介:目的:评价微型种植联合磁性附着修复老年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5月至12月来自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老年无牙颌患者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0.2岁,共植入微型种植38颗。所有病例于种植负重后3个月、9个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义齿清洁性的满意度。结果:在观察期内38颗微型种植中有2颗种植脱落,其余36颗种植均获得了良好骨结合。种植负重后3个月、9个月分别与种植负重之前相比,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VAS评分经SPSS17.0进行配对t检验均有差异(P〈0.01),义齿清洁性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型种植联合磁性附着在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磁性附着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列缺失患者应用天然牙和种植联合修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牙列缺失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种植单独、单颗、单冠修复方案;观察组35例,应用种植与天然牙联合修复方案。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1.43%,对照组修复成功率为94.29%,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修复周期、异物感、咀嚼舒适度等方面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疼痛、创伤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然牙和种植联合修复牙列缺失的成功率与单纯种植修复相当,且患者在修复疼痛、创伤度方面满意度更高,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种植体 天然牙 修复
  • 简介:摘要在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修复的形态设计对美学效果有重要影响。龈缘以下修复的形态,即穿龈形态对种植修复的软组织美学和健康均至关重要。前牙种植修复的穿龈形态设计方案、适应证、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较少且观点不一。多数种植修复体形态设计的理论支持来源于天然牙修复,但种植和天然牙的修复设计并不完全相同。本文主要综述前牙种植修复后穿龈形态的设计,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牙种植 美学,牙科 穿龈轮廓 穿龈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