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周围神经损伤 ( PNS )是 由各种原因引起 的 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运动和营养障碍 的临床常见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后 , 雪旺细胞( SCs )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及细胞活性成分 , 这些营养因子维持神经元活性 , 引导轴突生长,促进神经再生。本文试就 SCs 分泌的各种神经因子在神经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做一总结, 以期 为临床上治疗 PNS 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神经营养因子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 雪旺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性角膜炎(NK)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间在北京市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为NK的患者46例(48只眼),其中男性26例(26只眼),女性20例(22只眼),年龄(51±18)岁。对患者一般情况、病因、眼部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程分期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NK患者的临床特征。25例患者(26只眼)应用Cochet-Bonnet角膜知觉检测仪测量角膜知觉,分析角膜知觉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对不同程度NK的患者分布特征进行χ2检验。对角膜神经灵敏度和疾病临床分期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44例NK患者为单眼发病(95.65%),2例(4.35%)为双眼发病。18~29岁的患者4只眼,占8.33%;30~59岁的患者23只眼,占47.92%;≥60岁的患者21只眼,占43.75%。NK患者中,临床分期为Ⅰ期8只眼(16.67%);Ⅱ期21只眼(43.75%);Ⅲ期19只眼(39.58%)。3个年龄段患者各临床分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2,P=0.658)。NK最常见的病因为病毒感染17只眼(35.42%)、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11只眼(22.92%)和糖尿病10只眼(20.83%)。26只眼角膜知觉值在0~3 cm范围内,角膜知觉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r2=0.284,P=0.753)。患者平均随访7个月,34只眼(70.83%)采用保守治疗,8只眼(16.67%)最终手术治疗,6例(6只眼)失访。结论NK可发生于各年龄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且临床表现多样,如不及时诊治,常会引起角膜溃疡。角膜知觉与病变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早期诊断和针对性分期治疗对保护患者视功能十分重要。(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94-298)

  • 标签: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 角膜敏感性 持续性上皮缺损 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联合应用硫辛酸疗法与依帕司他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研究病例筛选我院接收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00例;对照组行甲钴胺疗法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观察组实施硫辛酸疗法、依帕司他联合治疗,将最终两组的临床疗效研究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最终治疗数据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较短,最终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组间患者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将硫辛酸疗法与依帕司他联合应用在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最终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缩短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好的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水平。

  • 标签: 痛性神经病变 硫辛酸序贯疗法 依帕司他 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中医疗法 治疗 支气管哮喘 病患的具体方法及临床可行性。 方法: 纳入病患均为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2 月接诊,病例数为 48 例,组别均分,参照组( n=24 )实施常规西药治疗 ,实验组 ( n=24 )实施 中医疗法治疗 ,分析两组病患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疗效。 结果: 实验组 病患 FEV 1 /FVC 、 FEV 1 、 FVC 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两组数据 P < 0.05 为 比对差异大; 实验组病患治疗疗效更优, 两组数据 P < 0.05 为 比对差异大。 结论: 中医疗法 治疗 支气管哮喘 病患的可行性较高,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患肺功能指标,促进病患机体康复,应积极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治疗 应用 中医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中医疗法 治疗 支气管哮喘 病患的具体方法及临床可行性。 方法: 纳入病患均为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2 月接诊,病例数为 48 例,组别均分,参照组( n=24 )实施常规西药治疗 ,实验组 ( n=24 )实施 中医疗法治疗 ,分析两组病患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疗效。 结果: 实验组 病患 FEV 1 /FVC 、 FEV 1 、 FVC 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两组数据 P < 0.05 为 比对差异大; 实验组病患治疗疗效更优, 两组数据 P < 0.05 为 比对差异大。 结论: 中医疗法 治疗 支气管哮喘 病患的可行性较高,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患肺功能指标,促进病患机体康复,应积极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治疗 应用 中医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 7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间,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将机械通气治疗的设为观察组,每组各 35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以及住院时间和总通气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肺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差异,且观察组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总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序贯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合并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冻周期移植、单纯卵裂期及单纯囊胚期胚胎移植对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及移植胚胎数与多胎妊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RIF患者共317例,分为四组:A组为卵裂期+囊胚期共2枚胚胎移植组,共50例;B组为卵裂期+囊胚期共3枚胚胎移植组,共61例;C组为卵裂期胚胎移植组,共124例;D组为囊胚期胚胎移植组,共82例。分析比较四组患者一般资料、促排卵结果和妊娠及分娩结局等。结果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原因、基础激素水平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的胚胎种植率(36.0%、31.1%、31.3%)显著高于C组(17.0%,P<0.001、P<0.001、P=0.026)。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及活产率在A组(62.0%、56.0%、52.0%)、B组(60.7%、49.2%、47.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明显高于C组(28.2%、20.2%、17.7%,P均<0.001)、D组(40.2%、31.7%、30.5%,A组与D组比,P=0.015、P=0.006、P=0.014;B组与D组比,P=0.016、P=0.034、P=0.037)。A组早期流产率(3.2%)较C组(25.7%,P=0.028)明显降低。B组多胎妊娠率(32.4%)比A组(16.1%)、C组(14.3%)、D组(21.2%)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早产率(34.5%)比A组(25.9%)、C组(13.0%)、D组(8.0%)高,但仅B组和D组间早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解冻周期移植法能够显著提高RIF患者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及活产率,尤其是移植2枚胚胎在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同时不增加多胎妊娠率。移植可成为RIF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胚胎移植 解冻周期 反复种植失败 序贯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 重症神经病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对策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于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间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择重症患者 8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等分为两组。纳入研究的对象均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其中常规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白蛋白等临床营养检验指标均优于常规组( P < 0.05 )。常规组治疗有效率( 74.42% )远低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 88.37% )( P < 0.05 )。结论 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取场内营养治疗联合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令治疗的效果获得有效的提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神经内科 肠外营养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 2015年 1月— 2017年 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且行肠内营养支持的 79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39例 (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 40例 (实施个体化护理 ),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组间营养状况指标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的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对照组 (P< 0. 05)。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 05)。组间舒适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 (P< 0. 05),而组间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均低于对照组 (P< 0. 05)。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 0. 05)。结论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开展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减少其并发症发生,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和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重症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性通气患者实施持续湿化高流量氧疗,分析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8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跟腱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7月至2016年12月,回顾性分析跟腱断裂修复术后软组织缺损21例,其中13例为跟腱开放性损伤清创修复术后创面感染,皮肤坏死伴跟腱外露,8例为跟腱闭合性损伤修复术后皮肤坏死。创面面积为2.5 cm×3.0 cm~7.0 cm×9.0 cm。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创面,切取皮瓣面积为3.5 cm×4.0 cm~9.0 cm×11.0 cm。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21例皮瓣,2例糖尿病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出现坏死,经换药后安放VSD装置及抗感染治疗后愈合,余19例皮瓣成活良好。术后平均随访30(24~36)个月,受区皮瓣及蒂部质地、色泽与周围组织接近,厚度略高出正常皮肤,外观满意,所有患者对受区及供区的美观均满意,踝关节功能良好。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腓肠神经支配区域短暂的感觉麻木,在3~6个月都痊愈。所有患者没有出现疼痛的神经瘤。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血管皮瓣解剖层次清楚,切取简单,是修复跟腱周围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跟腱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失眠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和胶质源性神经因子(GDN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睡眠障碍科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57例,以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中心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受试者的失眠程度(部分慢性失眠患者接受整夜多导睡眠监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总体认知功能,采用九盒迷宫评估特殊记忆功能,ELISA检测受试者的血清BDNF和GDNF水平。结果慢性失眠患者的PSQ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失眠组(14.0±2.2)分,对照组(3.9±1.1)分;t=28.093,P<0.01],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慢性失眠组(24.5±3.6)分,对照组(26.5±0.9)分;t=-2.985,P<0.01],同时物体工作[慢性失眠组1.0(0,1.0),对照组0(0,0.3)]、空间工作[慢性失眠组3.0(2.0,4.0),对照组1.0(1.0,2.0)]、物体再认记忆[慢性失眠组0(0,0),对照组0(0,0)]错误数高于对照组(Z=-2.896、-5.007、-2.306,均P<0.05)。慢性失眠患者血清BDNF[慢性失眠组(19.48±7.50)ng/ml,对照组(46.49±13.33)ng/ml]和GDNF[慢性失眠组(32.76±14.04)pg/ml,对照组(59.63±20.30)pg/m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0.274、-7.240,均P<0.01),与PSQI得分呈负相关(r=-0.293、-0.320,均P<0.05),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31、0.295,均P<0.05)。BDNF还与病程和空间工作记忆错误数呈负相关(r=-0.319、-0.393,均P<0.05),GDNF与多导睡眠监测中总睡眠时间呈正相关(r=0.520,P<0.05)。结论慢性失眠患者的血清BDNF和GDNF水平较正常人降低,并与其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 标签: 失眠 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临床上皮神经血管皮瓣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各种创面的修复,尤其是比较复杂创面的修复,该皮瓣的设计是以带蒂皮瓣为主,而通过吻合穿支血管的游离皮神经血管皮瓣目前临床上尚不多见。吻合穿支血管的游离皮神经血管皮瓣是将皮神经血管皮瓣与穿支皮瓣相结合设计成长轴型皮瓣,该皮瓣不但能修复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而且实现了跨区移植来重建创面的感觉功能,也避免了带蒂皮瓣的蒂扭转和非生理供血等问题。同时通过吻合穿支的皮神经血管皮瓣进行游离移植至如足底、手部、臀部等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区,对缺损区域的感觉功能重建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通过吻合穿支血管的皮神经血管皮瓣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上感觉负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是临床研究及应用的新趋势。

  • 标签: 穿支血管 移植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临床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评估不同孕期胎盘绒毛血流的价值。方法2019年1-6月于北京妇产医院早孕期建档的单胎妊娠孕妇中随机抽取50例,分别于早、中、晚孕期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应用SMI技术监测胎盘终末绒毛血流,记录是否可显示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的胎盘绒毛血流,采集相应的动脉血流频谱并记录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所处孕期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孕期间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血流频谱的测量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最终完成检查的孕妇为30例。SMI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为98.9%(89/90)。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无相关性(P>0.05),与所处孕期有相关性(rs=0.478,P<0.05)。各个孕期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绒毛血流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频谱的测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孕期测量率(33.3%/3.3%)低于中孕期测量率(70.0%/50.0%)和晚孕期测量率(56.6%/60.0%)。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55~0.92,P<0.05)。结论SMI技术可以显示各孕期胎盘绒毛动脉血流,并可进行血流频谱测量。孕期对于测量结果有影响,中-晚孕期的绒毛动脉血流频谱较早孕期更易测量。胎儿体位、胎盘位置均不影响绒毛血流测量。

  • 标签: 超微血流成像 胎盘绒毛血流 多普勒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1例多发性食管、鼻腔黑色素瘤。食管黏膜、鼻腔黏膜起源的黑色素瘤发病率均很低,前者更为罕见。本病例胃镜显示距门齿30 cm处食管前壁可见一大小约3 cm×5 cm黏膜菜花样隆起。先后2次手术,第2次在全身麻醉下行右颈外动脉阻断+右鼻侧切开鼻腔鼻窦肿瘤切除及上颌骨部分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右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失访。

  • 标签: 黑色素瘤 食管 鼻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中医疗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2月到 2019年 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 30例 /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别接受中医疗法和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 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中医疗法更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治疗优势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序贯疗法 治疗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小腿腓肠神经血管筋膜蒂穿支皮瓣在修复足跟、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共收集了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1~51岁,平均32.5岁;修复足跟部创面10例,足踝及足背创面6例。采用改良的"Z"形皮肤切口显露皮瓣蒂部,蒂部包含1条来自腓动脉的穿支血管、腓肠神经及其周围血管链,及1条或多条小隐静脉的属支静脉,剩余筋膜组织尽量剔除;最后采用腓肠内侧或外侧动脉穿支为蒂的接力皮瓣修复供区,避免供区植皮。术后通过门诊和电话随访、微信传送照片的方式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无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的皮瓣肿胀及坏死,创面均I期愈合。皮瓣面积大小12 cm×5 cm~30 cm×15 cm,蒂部宽度1~2 cm。未再次行皮瓣修薄整形手术,供区未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其中10例小腿后方皮瓣供区采用接力皮瓣覆盖,6例直接闭合。所有患者对术后下肢功能和外观满意。结论采用改良皮肤切口,蒂部穿支加强的小腿腓肠神经血管筋膜蒂皮瓣可以安全可靠的修复足跟、足踝部创面,不易出现皮瓣供血不足或者静脉危象,同时可以通过接力皮瓣修复供区,避免供区植皮。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 穿支皮瓣 手术改良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神经因子-3(NT-3)基因修饰嗅鞘细胞(OECs)移植对颅脑损伤(TBI)大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取新生乳鼠海马和嗅球原代培养NSCs及OECs并鉴定。用含NT-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OECs,构建NT-3基因修饰OECs(OECs-NT-3)。取50只体重(200±20) g SD成年雄性大鼠(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OECs-NT-3移植组、NSCs移植组、OECs-NT-3联合NSCs移植组,分组后制作大鼠颅脑损伤模型,给予相应细胞移植处理。细胞移植后1、7、14、28 d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并各时间点取脑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p7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大鼠mNSS评分:移植28 d,联合组[(4.00±1.05)分]与模型组[(8.50±1.43)分]、OECs-NT-3组[(5.50±1.35)分]、NSCs组[(6.00±1.4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7、-2.764、-3.464,P<0.05),而OECs-NT-3组与NS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5,P>0.05)。HE染色示假手术组、模型组、OECs-NT-3组、NSCs组、联合组损伤灶细胞密度依次为(220±22)、(299±47)、(347±35)、(390±72)、(523±55)个/每高倍镜视野。联合组脑组织结构排列相对规整,损伤灶细胞密度较模型组、OECs-NT-3组、NSCs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6、5.996、3.373,P<0.05)。p75及BrdU免疫组织化学提示两种移植细胞能持续存活且广泛分布在损伤灶周围。移植7 d,假手术组、模型组、OECs-NT-3组、NSCs组、联合组细胞凋亡指数依次为(1.67±0.17)%、(47.49±7.92)%、(31.22±3.97)%、(34.48±4.69)%、(18.17±3.13)%。联合组与模型组、OECs-NT-3组、NSC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3、4.470、5.012,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联合NT-3基因修饰嗅鞘细胞移植可减轻大鼠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修补局部缺损,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 基因修饰 嗅鞘细胞 联合移植 颅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