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2
/ 2

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王旭东 孙 义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周围神经损伤(PNS)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运动和营养障碍的临床常见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SCs)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及细胞活性成分,这些营养因子维持神经元活性,引导轴突生长,促进神经再生。本文试就SCs分泌的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做一总结,以期为临床上治疗PNS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周围神经损伤修复;雪旺细胞

PNS发生后,损伤神经远端发生华勒氏变性,神经纤维及髓鞘崩解。SCs大量增殖形成Büngner带,引导新生轴突延伸;同时合成和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NTFs),为周围神经再生提供适宜的微环境。目前已发现的NTFs有20多种,主要分为4大类[1]:①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4/5 (NT-3、4/5) ②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④其他NTFs,包括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等。

  1. NGF家族:1.1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最具活力的生物活性因子之一,主要分布于神经胶质细胞,雪旺细胞等。在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NGF对周围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早期有学者[2]研究发现,适量浓度的 NGF可以促进SCs的增殖。另有研究发现[3],外源性NGF可以在PNS早期激活去分化SCs的自噬,进而促进轴突和髓鞘再生。高延明[4]等研究发现NGF对周围神经再生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另有研究表明[5],外源性NGF能使PNS后残存的运动神经元数目增多,并可明显促进脊髓前角神经元重新表达NGF受体。 1.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属于NGF家族,主要分布于脑、心、肺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外周靶组织。PNS后,BDNF能够通过激活神经元内源性生长能力,增强抗远端萎缩的分化作用,利于轴突再生。有研究表明[6],BDNF能够促进雪旺细胞增殖及分泌NGF,并在其终浓度为50 ng/mL时,SCs的活力与分泌能力最佳。 1.3神经营养素-3、4/5(NT-3、4/5)也属于NGF家族,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内,二者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能够维持体外培养的交感和感觉神经元的存活,诱导轴突生长。研究表明NT-3基因修饰SCs和其受体(TrkC)基因修饰NSCs联合移植能减少大鼠脊髓横断伤处的瘢痕组织,促进下行神经纤维的再生,因此在治疗脊髓横断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另有学者研究发现转染NT-3基因的SCs移植于损伤的周围神经,对促进神经生长和髓鞘再生呈现出积极的作用[7]。研究表明NT-4/5能支持鼠胚运动神经元存活,具有运动神经营养作用。

2.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CNTF属于神经细胞分裂素家族,仅分布在神经系统的非神经细胞组织中,其中在SCs呈高表达。当PNS时,CNTF大量释放从而发挥对神经的保护作用。有学者在缺乏CNTF基因的小鼠中发现,切断神经后使肌肉失神经支配,不能发现神经芽生,而当给予外源性CNTF 后,则可发现较多的不典型的芽生反应。因此推测CNTF是神经芽生中的重要因素。另有研究发现[8],CNTF在损伤后发生退行性变的远端神经组织中表达呈上调趋势。

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FGF包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其主要来源于大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早有研究表明脊髓、皮质、视神经含有不同比例的aFGF和bFGF,坐骨神经只含有aFGF,且在远端切断时迅速下降,而bFGF在切断的视神经远端略有增加,这反映了这两种神经再生潜力的不同。有报道称bFGF主要定位于雪旺细胞核。这为bFGF与雪旺细胞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4.其他:4.1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 GDNF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糖基化肽链。其能够促进大鼠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分化,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GDNF在SCs中也有表达,且在坐骨神经损伤后这种高表达可持续5个月以上。冯明萌[9]等研究证明,外源性GDNF对于坐骨神经损伤有良好的修复作用,且能够促进髓鞘和轴突再生。 4.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IGFs是一种与组织代谢和细胞分化、增殖有关的细胞因子。其家族成员有IGF-1 和 IGF-2 ,与胰岛素有较大的同源性。有研究表明IGF-1能够增加大鼠再生神经的轴突数目、增强髓鞘形成和SCs活性,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李光振[10]等研究也证实IGF-1能促进轴突延伸和雪旺细胞增殖,明显促进坐骨神经再生。这些研究均证明IGF在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再生微环境中的各种物质的来源、相互关系以及对神经再生的调节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姚东东,张洁元,刘彬,李兵仓.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29(09):1167-1172.

[2]盛华刚,朱立俏,田景振.神经生长因子对雪旺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12):1462-1464+1476.

[3]Li R, Li D, Wu C, et al. Nerve growth factor activates autophagy in Schwann cells to enhance myelin debris clearance and to expedite nerve regeneration[J]. Theranostics, 2020, 10(4): 1649-1677.

[4]高延明,李靖年.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修复与再生的影响[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35(04):336-340.

[5]]孙鸿安,张冬艳,郝永红,李阔,林巧茂,徐文玉,穆德兴.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部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J].中国康复医学志,2016,31(12):1380-1382.

[6]衣婷婷,梁庆成,吴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雪旺细胞增殖和分泌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11):1234-1236.

[7]施新革,宗海斌,董玉珍,侯文根,梁秋冬.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对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J].军事医学,2011,35(07):556-558.

[8]顾晓松,严志强,范 明,等. CNTF 和 NGF 在损伤后变性神经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8,21( 2) : 121 - 123.

[9]冯明萌,江斌,郑志达,糜佳伟,华龙昂,王婷.不同时间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给予GDNF治疗作用的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9):159-161.

[10]李光振,朱刚,陈菁,冯华,王宪荣.IGF-1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早期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11):1025-1027.

项目编号:2019MS0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