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小胶质细胞-神经共培养系统,制备体外神经细胞炎症模型。方法选用小鼠BV-2小胶质细胞、NSC34运动神经、HT-22海马神经。实验Ⅰ 采用不同浓度LPS(10、100、500和1 000 ng/ml)刺激BV-2小胶质细胞,提取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即条件培养基,分别培养两种神经,采用CCK-8法选取导致神经活力明显下降50%的LPS浓度用于Transwell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实验Ⅱ 将小胶质细胞接种于Transwell上室,神经种于下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2):对照组和LPS组,小胶质细胞分别用细胞培养基、LPS培养或孵育6 h,随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12 h,合并上、下室细胞继续培养。BV-2-NSC34 Transwell共培养系统共培养12 h,BV-2-HT-22 Transwell共培养系统共培养24 h。采用ELISA法检测神经培养液IL-1β、IL-18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凋亡率,采用qRT-PCR检测神经Bcl-2、Bax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cleaved caspase-3、Bcl-2、Bax的表达。结果实验Ⅰ BV-2-NSC34 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LPS刺激浓度为10 ng/ml,BV-2-HT-22 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LPS刺激浓度为1 000 ng/ml。实验Ⅱ 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神经培养液IL-1β和IL-18浓度、神经凋亡率升高,Bax及其mRNA表达上调,Bcl-2及其mRNA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P<0.05或0.01)。结论通过条件培养基技术与Transwell共培养技术成功建立小胶质细胞-神经共培养系统,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神经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方案。

  • 标签: 小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共同培养技术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重脑震荡模型(multiple cerebral concussion,MCC)大鼠海马神经铁死亡(ferroptosis)的情况。方法9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50±10)g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78只),模型组采用自由落体法撞击大鼠额颞叶部(每天1次,连续3 d)制备大鼠MCC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7 d组、14 d组,每组12只。采用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运动协调功能;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及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铁离子含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FTH)和铁蛋白轻链(ferritin light,FTL)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脑组织内铁沉积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海马神经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SPSS 24.0软件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平衡木实验中各组大鼠平衡木通过时间和运动协调能力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08,60.34,均P<0.05),其中48 h组大鼠[(87.00±4.74)s,(4.75±0.43)分]通过时间和运动协调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5.13±6.99)s,(0.75±0.23)分](均P<0.05)。各组大鼠铁离子总含量、Fe2+含量和Fe3+含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20,94.42,40.25,均P<0.05),其中48 h组海马组织Fe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0.17±0.05)ng/μL,(8.65±0.01)ng/μL](P<0.05)。在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中,各组海马组织GPX4、FTH、FTL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94,82.09,49.01,71.63,28.94,15.78,均P<0.05),其中24 h组GPX4[(1.09±0.01),(0.23±0.01)]和FTL[(1.60±0.03),(0.64±0.02)]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GPX4:(1.00±0.02)、(0.17±0.01),FTL:(1.00±0.04),(0.32±0.01)] (均P<0.05),24 h组FTH[(0.24±0.03),(0.07±0.01)]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1),(0.67±0.03)] (均P<0.05)。在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中,MCC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缩小,核仁破裂,核膜不同程度皱缩,线粒体肿胀变形且有空泡存在,线粒体内嵴结构减少或消失。结论三重脑震荡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海马神经出现铁死亡特征,尤其在24 h、48 h时最明显。

  • 标签: 三重脑震荡模型 海马神经元 铁死亡 自由落体法 大鼠
  • 简介:摘要2021年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的胶质神经神经肿瘤部分引入更多分子遗传学标准;新增了少突胶质细胞瘤样特征和核簇的弥漫性胶质神经肿瘤、黏液样胶质神经肿瘤、多结节空泡状神经肿瘤;废弃了间变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副神经节瘤归入颅神经及椎旁神经肿瘤。本文对以上变更作简要解读。

  • 标签:
  • 简介:摘要运动神经病(motor neuron disease, MND)是一组临床少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常因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功能不全。此类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应予以高度重视。文章通过综述相关文献,从MND的疾病特征、手术方式选择、术前评估、麻醉方式及药物选择、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变电设备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变电设备的健康、可靠运行能稳住我们整个电力网络,关注设备的健康度,提升设备健康质量是变电运行人员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以设备在电网中的重要度和设备的健康度为依据,我们将变电设备进行分级,越重要的设备等级越高,在日常运过程中我们的运周期会更短,关注度更高,我们对评级确定的重要设备进行有针对性地编制运计划,切实做好巡工作,确保重要设备的健康运行。运行人员抓实重点设备运工作,严防因运不到位造成的设备故障停运。但是目前现场设备运信息主要通过人工在班组资产系统进行查询,流程麻烦耗时较多,达不到设备信息共管和共享的精益化效果,对设备历史数据分析对比不直观,因此设计制作码的识别系统,通过码对设备信息快速识别、统计和维护管理。

  • 标签: 变电设备  巡维  重要设备  二维码
  • 简介:摘要视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结构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和调整,具有结构可塑性。视皮层神经结构变化是视皮层经验依赖的可塑性变化的基础。这些结构改变主要包括突触之间的连接发生变化、树突棘的消失或增加、树突棘的更替及大小的变化、突触后致密物以及神经周围网络结构发生变化等。结构的变化与神经内外分子及非神经成分的活动密切相关,如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Ly-6/神经毒素样蛋白1、勿动蛋白、小胶质细胞、细胞外基质等,对视皮层功能和结构的可塑性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异常视觉经验以及丰富环境等外界干预因素对视皮层神经结构可塑性均可产生调控作用,最终影响视功能的发育或其损伤后恢复。相比于功能学研究,视皮层神经结构可塑性的研究依赖于细胞及亚细胞水平的高级成像技术,结果更为直观和有说服力。对视皮层结构可塑性的不断探索会增进我们对弱视等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的理解,为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创新治疗手段奠定基础。本文就近年来视皮层结构可塑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视皮层 神经元可塑性 突触 树突棘 关键期
  • 简介:摘要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投射神经作为皮层的主要神经,广泛参与机体的运动、感觉、认知等功能的调节和支配。大脑皮层投射神经包括兴奋性投射神经和抑制性投射神经两大类,其中又以兴奋性投射神经为主。皮层兴奋性投射神经种类较多,但多数具有各自特有的发育规律和表面分子标记物。研究大脑皮层投射神经的起源和发育过程及规律,有助于理解皮层投射神经异常相关疾病的机制。该文主要综述了皮层投射神经的起源、分型及功能。

  • 标签: 皮层发育 投射神经元 起源 分型 功能
  • 简介:摘要:运动神经病病机复杂,临床各家探讨性从五脏、奇经、邪毒等辨治,本虚标实成为共识,一味培本往往加重内生浊毒,浊毒使病程缠绵,在探究致病治本同时应辨治浊毒病理因素,湿、痰、瘀、滞等不仅是病理因素,同时也是致病因素,重视祛邪解毒化浊是辨治运动神经病重要一环。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病理因素 病机探究
  • 简介:摘要小清蛋白(PV)阳性神经是γ-氨基丁酸(GABA)能抑制性中间神经的主要亚型之一,广泛分布于各个脑区。既往研究发现PV阳性神经与癫痫、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孤独症、老年痴呆症、共济失调、吗啡依赖及戒断等密切相关,新近研究发现PV阳性神经在睡眠-觉醒调节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意味着PV阳性神经在全麻致意识消失及意识恢复过程中也有着重要作用。笔者现围绕PV阳性神经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不同脑区调节睡眠-觉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全麻致意识消失及意识恢复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 睡眠-觉醒 基底前脑 丘脑网状核 大脑皮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芍药苷对醋酸铅诱导海马神经凋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于2020年9月,从胎鼠中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确定醋酸铅诱导海马神经凋亡浓度及时间,芍药苷细胞毒性研究评价芍药苷浓度及其对醋酸铅诱导海马神经凋亡的影响。依据结果选取不同浓度芍药苷干预海马神经细胞,作用24 h后,加醋酸铅染毒,同时设空白组和模型组,测定海马神经细胞中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醛(MDA)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神经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ERK (p-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p38 MAPK (p-p38MAPK)、c-Jun氨基端激酶(JNK)、磷酸化JNK (p-JNK)蛋白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经免疫荧光化学染色鉴定后,给予醋酸铅处理,MTT结果显示醋酸铅浓度25 μmol/L,处理24 h毒性效果最佳。80 μmol/L以下浓度芍药苷对海马神经细胞均无细胞毒性作用;与模型组比较,20、40、80 μmol/L芍药苷干预组海马神经细胞活力均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细胞中ROS活力、LDH释放水平、MDA和Caspase-3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40、80 μmol/L芍药苷干预组海马神经细胞中ROS活力、LDH释放水平、MDA和Caspase-3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40、80 μmol/L芍药苷干预组海马神经细胞中p-ERK/ERK比值明显升高(P <0.01),p-p38MAPK/p38MAPK和p-JNK/JNK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芍药苷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下调p-p38MAPK、p-JNK蛋白表达,上调p-ERK蛋白表达,抑制醋酸铅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凋亡。

  • 标签: 海马 神经元 细胞凋亡 芍药苷 醋酸铅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等效力学方法构建矢状面盆底的精细化几何模型,探讨不同腹压下盆底器官组织的形位改变对盆底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纳入1名28岁身体健康、体形匀称的已婚未育女性志愿者,采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仰卧位静息状态扫描盆底组织获得其盆腔核磁共振影像学数据。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参数测量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建立女性盆底的几何模型和有限模型,分析不同腹压下盆底支持系统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结果本研究在60、99、168、208 cmH2O(1 cmH2O=0.098 kPa)等4种腹压载荷作用下仿真模拟盆底受力的4种不同工况,分析得出的趋势为:在腹压载荷作用下子宫发生向下向后的后倾屈曲形位变化,宫颈、阴道中上段和肛提肌发生力学轴向指向骶尾骨的特征变化,肛提肌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比竖直方向上的更大。随腹压的增加健康受试者盆底整体系统在4种不同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0.194 3、0.389 6、0.557 1、0.627 5 MPa,最大位移值分别为10、14、21、25 mm;宫颈和阴道中上段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0.111 7、0.161 8、0.250 6、0.304 1 MPa,最大位移值分别为3、6、9、11 mm;会阴体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0.063 4、0.119 6、0.235 2、0.288 0 MPa,最大位移值分别为1、2、4、5 mm;肛提肌最大应力值分别为0.194 3、0.389 6、0.557 1、0.627 5 MPa,最大位移值分别为2、4、7、8 mm;在不同工况下盆腔器官最大应力值及最大位移值均随腹压的增加而增加,正常女性盆底的应力轴向关系表现为子宫、阴道中上段主要作用于骶尾骨和肛提肌,阴道下段作用于会阴体。结论女性盆底系统等效力学建模和有限分析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女性盆底的生物力学特征,盆腔器官应力的合力方向指向骶尾骨,骶尾骨、肛提肌和会阴体在盆底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力支持作用。

  • 标签: 生物力学 女性盆底 力学建模 应力性损伤 有限元分析
  • 简介: 摘要:虚拟网络映射是网络虚拟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其目的是在满足虚拟网络资源需求的前提下,为该虚拟网络分配合适的底层网络节点和链路资源,从而在共享的物理网络基础设施之上构建彼此隔离的多重异构虚拟网络,为网络基础创新研究提供实验环境和平台,为网络新应用提供承载服务。论述了虚拟网络映射模型映射算法,并提出基于最小割集理论设计VN映射算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三超声诊断胎儿颅脑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胎儿颅脑畸形的孕妇82例,均行超声、三超声诊断。以引产或产后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超声、三超声单独诊断及者联合诊断疑似胎儿颅脑畸形孕妇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并对胎儿不同颅脑畸形检出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本组82例疑似胎儿颅脑畸形孕妇,引产或产后确诊胎儿颅脑畸形阳性67例,阴性15例;采用超声联合三超声诊断出真阳性66例,真阴性12例;采用超声诊断出真阳性61例,真阴性5例;采用三超声诊断出真阳性63例,真阴性8例。超声联合三超声诊断特异度(80.00%,12/15)高于超声(33.33%,5/15)及三超声(53.33%,8/15),误诊率(20.00%,3/15)低于超声(66.67%,10/15)及三超声(46.67%,7/15),P<0.05。超声、三超声单独与联合诊断不同颅脑畸形检出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三超声诊断胎儿颅脑畸形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为其早期筛查提供丰富科学依据。

  • 标签: 胎儿 颅脑畸形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 作者: 刘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7-2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8期
  • 机构: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 射洪629200
  • 简介:<正文>怀孕期间一般都要要做几次B超检查的,多数都是做B超的比较多,也有需要做三B超的情况,然而这两种检查方法,倒底是做和还是做三好?者的区别在哪里?那么,和三有什么区别?三好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了解。

  • 标签: 孕检;三维彩超;二维彩超
  • 简介:【摘要】 当今社会,高科技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码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孩子们对所见过的码也非常感兴趣。而它的传播方式很简单,又贴近孩子的生活,如:商店、超市、餐厅、医院等等场合都能随处可见码。本文以幼儿为主角,将科技时代与幼儿教育相结合,借助码在平时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便利,运用的广泛,引发孩子们对码包含的数据、信息产生重重的思考与探索,激发幼儿求知欲与好奇心,进而萌发“解密”码的兴趣。

  • 标签: “解密”二维码幼儿思考与探究
  • 简介:摘要:条码物资仓储管理供应系统由企业各大区中心运行系统和各物资分配点运行系统组成。物资入库时采用条码机制成贴码,出库和盘存采用扫描枪验明物资条码并自动更新库存模块信息,各物资分配点的日月库存及分配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大区中心运行系统,运行系统收集处理各物资分配点库存等业务汇报,据此统计生产、库存、分配、用户、维修等信息 完成后勤物资的供需等信息统计。

  • 标签:    后装物资 仓储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