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推进,随迁老人这一群体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老人也加入了到随迁老人这一群体,老年迁移人口的规模和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对于大多数农村的随迁老人来说,他们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社区生活,会出现难以适应城市社区生活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农村随迁老人在城市社区的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影响其社区生活适应的因素以及社会工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 标签: 农村随迁老人 社区适应 社会工作
  • 简介:摘要: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会面临的严峻问题,“未备先老”的现况成为影响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因素。本文章旨在更好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与自我价值的再利用,对社区活动空间进行深入设计研究,从而能够达到社区互助养老方式的实现。基于增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理念,响应国家“积极老龄化”的发展战略。提高老年人整体生活质量,转变传统养老理念,鼓励和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互助养老活动,丰富积极老龄化理念,同时为老龄化社区活动中心设计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 标签: 积极老龄化 社区参与 交往互助 公共空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CT 影像特点及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46 例 85 岁以上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灶分布、密度、范围等 CT 表现多种多样,多合并胸腔积液,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多数能吸收好转。结论 肺CT检查是诊断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高龄老年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 X 线计算机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当前中国老龄化问题严峻,发挥低龄老人“余热”参与志愿服务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通过研究低龄老人在Z社区中志愿服务的参与现状,揭示了低龄老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而总结出相应发展路径,为如何引导低龄老人持续性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低龄老人 志愿服务 社会学习理论
  • 简介:摘要:文化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在满足空巢老人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既迎合他们的心态,又满足其需求,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X社区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针对X社区文化养老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满足空巢老人的文化养老需求,推动城市社区文化养老事业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全面评估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于2018年7月—2019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5名居家失能老人、12名家庭照护者、6名社区为老服务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的内容。于2019年6月—2020年1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对指标进行完善和修订,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了包含4项一级指标(家庭照护的经济能力、家庭的照护人力、家庭的照护凝聚力、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12项二级指标、27项三级指标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2轮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第2轮咨询后一级、二级、三级指标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647、0.635、0.620(P<0.01)。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内容全面,可为完善现有评估内容、制定评估标准、实施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提供参考和方向。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 失能 家庭评估 照护能力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结构变化不可逆转的趋势,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南宁市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其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对其他城市的养老服务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基于新型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通过研究老来福社区老人养老需求、社区机构的服务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探究养老服务的需求问题。为社区养老新模式提出针对性意见、完善当今的养老服务体系方案提供依据、老年人“老有所养”发展之路的建设添助力。

  • 标签: 社区养老 ERG需求层次理论 因子分析 交叉分析
  • 简介:摘要:“空巢老人”现象在当代中国社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等方面深入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社区老年心理护理的研究提供借鉴,进而促进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 标签: 空巢老人 心理健康 改善方法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和抑郁在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自我忽视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0年7~10月,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老年抑郁量表、老年自我忽视量表对549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22.0和AMOS 24.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结果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自我忽视得分依次为[(38.63±7.47)分]、[(64.30±14.57)分]和[(3.72±2.67)分],有抑郁症状者占31.70%(174/549)。自我忽视与社会支持(r=-0.597,P<0.01)和心理弹性(r=-0.557,P<0.01)均呈负相关,与抑郁呈正相关(r=0.675,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531,P<0.01),与抑郁呈负相关(r=-0.597,P<0.01)。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自我忽视(β=-0.485,P<0.05),还可通过心理弹性和抑郁间接影响自我忽视(β=-0.451,P<0.05);心理弹性和抑郁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2.18%和36.00%。结论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可直接或通过心理弹性和抑郁间接影响自我忽视,应促进空巢老人多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其心理弹性,改善其不良情绪,减少自我忽视的发生。

  • 标签: 抑郁 自我忽视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空巢老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