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民航大学素来秉承“严、实、能、用”的教育理念,以培育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社会化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在构建“一二三四”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面对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群体,笔者注重寓民航精神于无形,探索一条具备民航特色的“大学生——社会成员”身份转换的可行路径和培养模式。

  • 标签: 当代民航精神 社会化技能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具有实验性特点的自然类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新课改核心素养培养之下,高中化学学科能够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社会责任角度来进行思考,并创新与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得教育效果更上一层楼。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之中谨遵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时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科学探索精神,将化学内容与社会相关联,以此提升教学培养效果。

  • 标签: 高中化学 科学精神 社会责任感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工匠精神内涵的初步认识以及中国工匠精神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所处的位置来进一步思考和认识中国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具有的现实价值。

  • 标签: 社会主义发展 工匠精神 新时代
  • 简介:摘要: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新时代中学生化学学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具有指导价值与实操价值。本文主要基于对科学精神社会责任认识的前提下,结合具体教育教学案例,从立足课本、依托练习题素材的选取以及结合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

  • 标签: 高中化学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社会责任
  • 简介:【摘要】目的 实施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韧性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男女病区内选择10例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干预前的心理韧性评分和社会功能问卷评估,入组后对由医务社工其进行实施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 结果 干预后患者心理韧性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且高于干预前(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 心理韧性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船政文化内涵丰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代表,其优秀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船政文化的兴起和弘扬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船政文化当中所流露和传达出的有关爱国、创新、突破和自强的精神理念及思想价值,对于人生的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向意义。弘扬船政文化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事件活动之一,在教育具体实践中要深入挖掘船政文化的思想价值,普及船政文化精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培育与践行。

  • 标签: 船政文化精神 教育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方面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优质护理,比较分析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护理之后,病人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精神病评定情况。结果:在通过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评分,在精神病评定方面低于干预前,并且观察组情况比对照组要差,在干预过后,观察组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家属参与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时间:2019年01月--2020年03月期间,研究对象:随机选择接受我院治疗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分为研究组(n=34例)和参照组(n=34例),研究组应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情况和护理有效率比较。结果: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参照组评分高,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4.11%较参照组58.82%高,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的效果,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家属参与护理 精神分裂症病人 社会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契约精神培养的现状,并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职契约精神缺位的原因分析,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契约精神培养的建设路径。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生 契约精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阶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加工的眼动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46例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慢性组)、36例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患者(临床高危组)和26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四组被试对人际互动图片的眼动轨迹。采用SPSS 17.0进行协方差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在观看人物交流图片时,四组被试的注视时长分别为:对照组(294.6±36.7)ms,临床高危组(280.0±54.0)ms,首发组(268.5±34.9) ms,慢性组(315.7±75.7)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P=0.027)。观看无人风景图时,四组被试的平均跳视幅度分别为:对照组(5.3±1.1) °,临床高危组(4.7±1.1) °,首发组(5.2±1.0) °,慢性组(4.4±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P=0.021)。慢性组患者在观察人物交流图片、人物无交流图片和无人物风景图片时的注视时长均与PANSS总分成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313,P=0.039;偏相关系数=0.320,P=0.034,偏相关系数=0.372,P=0.013)。慢性组患者在观察无人物风景图片时平均注视时长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成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321,P=0.034)。慢性组患者在观察任意一类图片平均注视时长与PANSS一般症状评分成正相关(人物交流图片:偏相关系数=0.385,P=0.010;人物无交流图片:偏相关系数=0.409,P=0.006;无人物风景图:偏相关系数=0.465,P=0.001)。首发组患者在观察人物无交流图片时的跳视幅度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成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555,P=0.049)。临床高危组患者在观察人物交流图片时的平均跳视幅度与SOPS阳性症状评分成负相关(偏相关系数=-0.373,P=0.030)。结论精神分裂症不同临床阶段患者社会认知加工的眼动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与平均注视时长相比,跳视幅度对于临床高危期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预测更灵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认知加工 眼动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其社会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78例分成参考组( n=39)和试验组( n=39),予以所有患者病情观察、生活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同时予以试验组患者康复护理。结果:干预后两组家庭内活动减少及婚姻职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其他各维度评分及 SDS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促进其社会功能改善。

  • 标签: 康复护理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战疫中的四大事实,引导大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 标签: 疫情 大学生 四个自信
  • 简介:摘要:目的 , 针对精神分裂病人家属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状态。方法,随机选取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6 月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 100 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统计分析患者亲属和全国常模、男性和女性、完成和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一级和二级亲属的 SCL-90 评分比较。结果 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偏执、躯体化评分及 SCL-90 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男性亲属的敌对评分及 SCL-90 总分均显著高于女性亲属。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一般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性别、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可能是其影响因素,临床应该据此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改善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科学精神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人文精神又与科学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作为一名准英语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更要加强学生们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这这不仅仅是人文学 科教师所承担的使命,更是每一位教师在自己专业课程中所必须承载的。文章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关系和相互影响作分析,提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都至关重要也影响深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元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及自知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近一年内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自知力量、失言识别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各项评估结果相似,无显著差异性。接受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多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单纯抗精神病药物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障碍无显著作用,而在元认知训练方法的参与之下,可以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社会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自知力。

  • 标签: 元认知训练 精神分裂症 社会认知 自知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家庭团体治疗 (MFG)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共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进入多家庭团体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 3个月治疗,并在基线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自评抑郁量表 (SDS)、自评焦虑量表 (SA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 (PSP)及生活满意度指数 A(LSIA)评估。结果通过为期 3个月的 MFG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PSP总分、 LSIA得分均得以显著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 MFG在治疗前后对 PSP总分及 LSIA得分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P分别为 0.034、 0.009, F分别为 4.742、 7.260);且 MFG治疗可显著降低 SAS、 SDS评分,但 MFG组与对照组间在干预前后仅对 SAS得分存在交互作用 (P<0.001, F=15.10);基线时 PSP得分对干预前后 PSP得分变化有预测作用 (P<0.001, t=5.254), SDS减分率对生活满意度有预测作用 (P=0.015, t=2.532)。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家庭团体治疗,不但可以预防复发、解精神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社会功能。

  • 标签: 多家庭团体治疗 精神分裂症 患者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改善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和生活技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康复群组管理。两组干预时间为5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周后、2周后、3周后、4周后、5周后,采用社会功能量表和生活技能量表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技能予以评定。结果观察组自干预1周后、对照组自干预2周后的社会功能和生活技能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1周后、2周后、3周后、4周后和5周后的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康复群组管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高生活技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群组管理 社会功能 生活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对自我效能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1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家庭支持量表( PSS-Fa)、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评分。结果: 153例患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 28.09±3.44)分,自我效能感处于高水平者 SSRS评分、 PSS-Fa评分高于中等水平者,中等水平者高于低水平者( P<0.05);未复发者 SSRS评分、 PSS-Fa评分均高于复发者( P<0.05);经相关性分析, PSS-Fa得分、 SSRS评分均与 GSES评分呈正相关( r=0.612, 0.641, 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家庭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降低复发率。

  • 标签: [ ] 精神分裂症 家庭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心理治疗对延缓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效果与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内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针对患者采用康复心理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疾病复发率。结果:在康复心理治疗工作实施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民新概念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心理治疗 社会功能缺陷 疾病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7.01-2019.07我社区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 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观察组、对照组,各 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参与率、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参与率与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72.00%、 64.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社会参与率、服药依从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社区规范化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 社会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