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和分析其的疗效。方法对此次收治的131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腰部活动障碍和压痛以及叩击痛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腰部活动情况,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小针刀 慢性软组织损伤 腰部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观察60例经过131I治疗的单叶Graves,病患者和双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和比较131I治疗单叶Graves,病和双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分别采取131I治疗治疗后均进行随访观察,通过对比131I治疗后甲状腺缩小程度及治疗疗效的情况,来分析131I治疗单叶Graves,病及双叶Graves,病的临床效果。结果单叶Graves,病131I治疗治疗前后甲状腺体积缩小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痊愈43例(71.7%)、好13例(21.7%)、无效4例(6.6%),有效率93.3%,治愈率71.7%。双叶Graves,病131I治疗组痊愈46例(76.7%)、好转11例(18.3%)、无效3例(5.0%),有效率95.0%,总治愈率76.7%。结论对于单叶Graves,病采取131I治疗,其疗效与131I治疗双叶Graves,病并无明显差异。单叶Graves,病患者,针对甲状腺显像中摄锝功能亢进的一叶甲状腺组织进行估重,采取131I治疗,只要治疗剂量得当,坚持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强治疗后随访,均可达到有效的疗效。131I治疗单叶Graves,病,具有有效、安全、经济的优点。

  • 标签: Graves,病 核素治疗 131I
  • 简介:Graves病(GD)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GD的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drugs,ATD)、131I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131I治疗以其简单、方便、经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当然,131I治疗的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制定131I剂量时应综合均衡多种影响因素,为患者制定最优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GRAVES病 131I 治疗方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个体化治疗方案 抗甲状腺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使用131I方法对甲亢后早发甲低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治疗后的甲亢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观察他们早发甲低的发生率和转归情况,将一次性甲低患者和永久性的甲低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共有23例发生早发甲低,发生率为28.75%。在这23例中,有18例为一次性甲低,所占比例为78.62%,还有5例为永久性甲低,所占比例为21.74%。同时不同甲低患者治疗前的T3、T4、TGAb和TMAb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131I方法对甲亢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早发甲低的发生率较多,但大多都属于一次性早发甲低,只有极少数穿变为永久性的早发甲低。

  • 标签: 131I 甲亢 早发甲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在治疗前4周内所有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未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观察组口服胺酮片,疗程均为8周,均同时接受冠心病的正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相关指标,探讨胺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0%、62.0%(P<0.05);治疗后普鲁帕酮组LVEF平均下降4.5%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P<0.05),胺酮组LVEF下降1%,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0.5年胺酮组复发率18.0%,普鲁帕酮组复发率50.0%.两组病例(观察组8例,对照组7例)均有口干、恶心、腹胀等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胺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用药途径方便、安全,而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 室性心率失常
  • 简介:摘要通过对131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强化期结束和疗程结束按时进行痰结核菌检查结果的调查,从中了解病人治疗情况,以分析基层对病人的管理效果。131例病人中强化期结束按时查痰的125例,及时查痰率95.4%;五月末按时查痰120例,按时查痰率达91.6%;疗程结束按时查痰116例,查痰率达88.5%。可见,治疗的时间越长而按时复查痰菌率越低。由此提出完成全程治疗的关键在于后期督导的频度和督导的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2013年收治的68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应用胺酮,连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快速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I13l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护理服务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并采用I13l治放射治疗的2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给予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措施,观察细致周到护理服务对治疗的影响。结果经放射治疗前后的护理服务可使治疗总有效率达80.1%。结论对DTC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对降低不良反应也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护理服务 I13l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科领域中,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疼痛进行护理时的护理特点。方法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语言评价量表﹝VDS﹞、视觉模糊评分﹝VAS﹞、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及主诉疼痛分级法﹝VRS﹞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具有疼痛特点疾病的131例病人疼痛进行评估,并采取疼痛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病人的疼痛缓解减轻,身体状态明显得到改善,身体的功能恢复也比较好。结论及时有效地对骨科病人进行止痛护理能起到很好的成效,可以有效促进病人疾病的痊愈。

  • 标签: 骨科疼痛 临床护理 人性化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稳心颗粒与胺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单纯胺治疗,实验组施以稳心颗粒+胺酮联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87%)明显优于对照组(79.4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较单纯性胺酮更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胺碘酮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胺治疗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患有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胺酮进行综合性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胺酮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对患有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对患者的治疗及后期的康复有很大的好处。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胺碘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推荐伏对皮肤擦伤后的应用方法及经验。方法对80例皮肤擦伤后的患者进行伏外敷及悬空式包扎。对照组40例患者未进行伏外敷及悬空式包扎。结果80例皮肤擦伤后的患者进行伏外敷及悬空式包扎100%。对照组20例患者未进行伏外敷及悬空式包扎。结果40例皮肤擦伤后的患者进行伏外敷及悬空式包扎感染率为零。对照组40例患者未进行伏外敷及为进行悬空式包扎结果20例重度感染,10例轻度感染,10例未发生感染。

  • 标签: 皮肤擦伤 碘伏应用 悬空式包扎
  • 简介:摘要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须的原料,其摄入量过低或过高均可诱发各种甲状腺疾病。为防治缺性疾病推行补政策后,在减少缺乏性疾病的同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发生改变,结合近年来相关的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及碘盐摄入量的调查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与总结,对地方病缺乏防治政策进行探讨。

  • 标签: 地方病碘缺乏 碘摄入量 甲状腺疾病 防治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疗效观察。方法收集该院从2011年4月到2013年5月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8名,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胺治疗,而实验组在用药之后还给予精心的护理,而给对照组的则是常规护理,在不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两组的病情都有改善,心室率较治疗前都有下降,但是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39名患者中显效有29名,有效9名,总有效率为97.44%,而对照组中显效23名,有效13名,总有效率为89.74%。结论用胺治疗心衰合并心率失常患者过程中,增加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是可取的,切有利于增加疗效,使患者更快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实践。

  • 标签: 胺碘酮 心衰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采用盐酸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和治疗的70例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此外,观察组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为5.71%(2/35)与对照组20.00%(7/35)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T3、T4、TSH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3均出现明显下降,T4、TSH水平均出现升高,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的甲状腺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采用盐酸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发生不良反应少,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胺碘酮 老年 冠心病 心率不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胺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72.5%;研究组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酮可有效缓解老年冠心病伴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稳定,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 心律不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胺治疗心房纤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总结胺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了75例心房纤颤患者给予胺酮转律治疗,首剂静脉注射150mg/20ml15~20分钟内注射完毕,再以300mg/50ml1以1.0~1.5mg/min静脉维持泵入,24小时不超过1200mg,同时口服维持用药。结果75例af患者中,有63例转为窦性心律,总有效率达84.2%,12例无效,均为慢性af持续1年以上者,复律后能维持窦性心律6个月以上者为70例,有效率达93.3%,降低心室率的有效率为100%,5例因症状好转未坚持服药而复发,以同样的方法再次给药仍有效,心律转复成功最快者为6小时,共有12例,约占16.6%,均为af发生在5天以内,最慢为12天,共有7例,约占9.4%,均为慢性af2年以上。用药期间,部分患者心电图有不同程度的Q-T间期延长,但在正常范围之内,无需停药,6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消失,全组未出现窦性停搏、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甲功异常、角膜微粒沉着、肺纤维化、无症状肝酶高、心功能不全加重等严重副作用。结论胺治疗心房纤颤,转复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加强护理,准确用药和严密监测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保证。

  • 标签: 胺碘酮 心房纤颤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0.5%伏溶液湿敷治疗带状疱疹感染皮损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感染皮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0.5%伏溶液湿敷治疗创面,对照组30例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治疗创面,均临床观察7天,记录两组患者感染皮损的糜烂面渗液、干燥结痂或痂皮脱落情况,判断疗效。结果:7天治疗后,观察组≥90%的糜烂面渗液不明显或已结痂干涸,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7,P<0.05)。结论:0.5%伏溶液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并感染的皮损较传统方法3%硼酸溶液湿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带状疱疹 感染 碘伏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胺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57.1%,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P-R间期、QT间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服用胺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标签: 胺碘酮 快速型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