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胸腰椎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类型,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为主要干预方式之一,但不同固定的选择尚存争议。目的:比较后路长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伤椎固定基础上,采用长(伤椎上、下各2个椎体固定)固定治疗的作为长组,采用(伤椎上、下各1个椎体固定)固定治疗的作为组。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固定方法均显著矫正了伤椎前缘压缩度及Cobb角,随访过程中均发生矫正丢失。长固定较短固定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多、住院时间更长(P<0.05),但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的伤椎前缘压缩度及Cobb角均矫正更好、矫正率更高,且矫正丢失率更低(P<0.05)。结论:后路长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长固定较短固定的手术损伤大,但短期随访具有更好的矫正疗效、矫正丢失率更低。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 长节段 短节段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椎弓固定手术在 脊柱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的 脊柱功能的 影响。 方法 将 在我院接受椎弓固定术治疗的 86 例 脊柱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 给予对照组长椎弓固定手术治疗,而研究组采用椎弓固定手术治疗,将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脊柱功能的改善情况。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 P < 0.05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置入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体骨折脱位疗效。方法39例胸腰骨折脱位经后路复位、减压,经伤椎和其上下椎体置钉固定,重建胸腰椎序列,恢复塌陷的椎体。通过术前术后摄X片,伤椎前缘高度的测量比值和Cobbs角,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随访期内固定有无失效、有无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本组通过手术后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5个月,病例骨折均达临床骨性愈合,术前比较术后2周伤椎椎体高度比值和Cobbs角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12月复位无丢失。结论经伤椎置入椎弓固定治疗胸腰损伤,能够有效的复位伤椎,纠正后突畸形,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是一种很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胸腰椎椎体骨折 伤椎 椎弓根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将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术用于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均接受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后缘、前缘高度相比治疗前均显著上升,而Cobb角相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本组52例患者并发症率为5.77%,经对症治疗后症状都消失或显著改善,均痊愈出院,本次研究中无1例死亡,未出现残疾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术用于胸腰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治疗胸腰脊柱骨折患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连接棒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椎弓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5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使用椎弓螺钉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0bb角改善程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患者经过手术之后,椎体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CObb角均得到有效改善,同时VAS评分和JOA评分也得到有效改善,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螺钉固定系统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连接棒内固定法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中空椎弓螺钉固定与wiltse入路椎弓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中空椎弓螺钉固定,对照组采取wiltse入路椎弓螺钉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疗效;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经皮微创中空椎弓螺钉固定与wiltse入路椎弓螺钉固定术手术疗效基本相近,但是前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等优点。因此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是经皮微创中空椎弓螺钉固定透视次数较wiltse入路椎弓螺钉固定术多,有待完善器械及手术流程,减少病人及医务人员X线暴露。

  • 标签: 经皮微创中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伤椎置钉椎弓钉内固定在胸腰脊柱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胸腰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经伤椎置钉椎弓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跨椎弓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在经过一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椎管面积的改善值和内固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各方面状况明显比对照组的要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椎弓钉内固定在胸腰脊柱骨折脱位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从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安全性来讲更加可靠,且患者内固定的强度会有比较好的保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伤椎置椎弓根内固定术 短节段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爆裂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接收的96例腰爆裂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8例。植骨组患者给予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不植骨组给予单纯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90d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脊柱后凸角(矢状面Cobb's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内固定物有无断裂松动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后缘压缩率、Cobb's角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不植骨组优良率为10.42%;植骨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123,P=0.500);术后90d两组优良率分别为43.75%、8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64,P=0.001)。随访1年后,不植骨组与植骨组内固定物断裂、松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P=0.020)。结论对于胸腰爆裂骨折患者,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能够预防畸形的发展、有利于患者康复活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固定 植骨 横突间 胸腰段爆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腰爆裂骨折采取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的96例胸腰爆裂骨折患者来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两组均为48例。植骨组使用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不植骨组使用单纯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术前和术后90天伤椎椎体的前后缘压缩变化率、神经功能、脊柱后凸角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不植骨组患者的优良率是10.42%;植骨组是8.33%,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χ2=0.123,P=0.500);术后90天,不植骨组的优良率是43.75%,植骨组的优良率是83.5%,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20.364,P=0.001)。经过一年随访,两组的内固定物断裂、松动情况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5.352,P=0.020)。结论对于胸腰爆裂骨折患者,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能够预防畸形的发展、有利于患者康复活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固定 横突间 胸腰段爆裂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脊柱骨折患者对其胸腰脊柱骨折复位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2016 年 10月到 2018 年 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胸腰脊柱骨折患者 48例参与研究,平均分成 2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 Cobb's角分别为 ( 95.13±9.43)%、 (96.43±10.52)%、 (5.03±1.06)°,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为 E级的患者有 45.83%,对照组为 25%。结论:胸腰脊柱骨折患者应用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能够促进胸腰脊柱骨折良好复位,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共收治50例胸腰骨折患者,采取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高度、Cobb角度、VAS评分、JOA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1)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前缘椎体高度、后缘椎体高度明显增加,Cobb角度明显缩小,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增加,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共50例患者采取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其康复效果明显,并且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良好,无感染和断钉等术后并发症。结论椎弓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脊柱骨折的效果确切,有效地恢复了胸腰脊柱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并且明显地缩小了胸腰脊柱骨折患者的Cobb角度,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 标签: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 胸腰段脊柱骨折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单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开放式椎弓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大于对照组的80.0%,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采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术方法对无神经症状的单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单节段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弓固定联合重组人BMP-2和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取椎弓固定联合重组人BMP-2与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措施,分析手术前后及随访期的指标情况。结果在术后,所有患者的切口均于Ⅰ期全部得到愈合,且无感染以及创面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于术前测得Cobb角的愈合趋势较好。在伤椎前缘的高度压缩率方面,术前较术后有显著降低,伤椎的骨缺损发生率为10%(4/40),研究测得本组骨缺损程度在(2.67±0.62)%。显示患者的整体手术效果较为良好。结论椎弓固定联合重组人BMP-2和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可有效地维持椎体的高度,同时降低对伤椎骨的缺损程度以及避免骨缺损的发生。

  • 标签: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 重组人BMP-2 同种异体骨植骨 胸腰椎爆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椎弓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脊柱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到我院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患者84例进行研究,并采用抛掷硬币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角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实验组患者优势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显著较低,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微创椎弓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脊柱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O形臂导航辅助经皮椎弓螺钉固定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皮椎弓螺钉固定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病人均在置钉结束后行O形臂系统3D扫描,按照Gertzbein-Robbins分级评估置钉的准确性。结果7例病人在O形臂导航辅助下共置入29枚椎弓螺钉,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23枚(79.31%),B级4枚(13.79%),C级1枚(3.45%),E级1枚(3.45%)。手术共置入29枚克氏针,其中1枚(3.45%)突破椎体前缘。术中无关节突关节受到破坏。1例出现置钉相关神经并发症行再次手术调整椎弓螺钉。随访(8.29±2.43)个月,无钉棒置入后相关并发症。结论O形臂导航辅助经皮椎弓螺钉固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 标签: 脊柱 内固定 经皮椎弓根螺钉 O形臂 导航
  • 简介:目的:观察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术联合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行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术联合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术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4个月脊柱后Cobb角、伤椎高度恢复情况、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后缘高度比、Cobb角及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后缘高度比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胸腰骨折患者联合应用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术与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促进患者脊椎形态及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方案以及价值,为腰椎骨折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行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70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常规护理)、试验组(n=35,手术室护理)。对比2组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手术所需时间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期间配合手术室护理,可以降低手术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腰椎骨折 手术室护理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