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需清醒气管插管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A组)、表面麻醉+咪唑安定定0.05mg/kg组(B组)和表面麻醉+1.0g/kg组(C组)。每组病人均用1%丁卡因行鼻腔、咽喉及气管粘膜表面麻醉,3min后行经鼻肓探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气管导管插入鼻腔即刻(T2)、气管导管越过声门插入气管(T3)的MAP、HR、SpO2;记录插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术后随访病人对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结果与T0比较,A组T2、T3时刻MAP及HR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T1时MAP明显降低,T3时MAP及HR却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组Tl、T2及T3时MAP均明显降低,T1时HR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B组、C组比较,A组Tl、T2及T3时MAP、HR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B组比较,C组T2、T3时MAP、HR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SpO2在Tl时点降低,与T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呛咳、躁动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缓慢静注1.0g/kg可为清醒气管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清醒气管插管 插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ASAⅠ~Ⅲ级行食道粘膜下剥离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A),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B);记录各时间点HR,SPO2,MAP;RR;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苏醒即刻视觉疼痛评分(VAS)。结果两组RR、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无差异性;与诱导前相比,两组RR、HR、MAP均下降(p<0.05);诱导入睡后与A组相比,B组MAP、HR下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瑞芬太尼总用量B组均少于A组(p<0.05),患者苏醒即刻视觉疼痛评分(VAS)B组低于A组(p<0.05)。结论特有的镇静镇痛作用,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清醒镇静方法。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内镜下粘膜剥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臂丛神经阻滞术中止血带引起的疼痛、躁动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上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每组各100例。病人麻醉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定位成功后,D组给予1μg•kg-1+0.67%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30ml;C组给予0.67%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30ml。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用药后10min和上止血带后60min、75min、90min,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并对患者进行镇静-躁动、疼痛不适评分,计算两组病人躁动、疼痛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D组病人在上止血带后60min、75min、90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D组病人躁动、疼痛不适发生率也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P<0.05)。结论可明显减轻臂丛神经阻滞术中止血带疼痛,降低术中躁动的发生率。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止血带 疼痛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辅助镇静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上肢手术的小儿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氯胺酮组)和Ⅱ组(组),分别将氯胺酮和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中的辅助镇静。观察两组患儿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在PACU的苏醒时间及滞留时间。结果Ⅱ组患儿麻醉效果好于Ⅰ组(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36.6±8.9和15.2±3.6min(P<0.05),在PACU滞留时间分别为48.5±6.5min和20.3±3.7min(P<0.05)。结论小儿臂丛神经阻滞辅助镇静术中麻醉效果好,患儿苏醒期更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镇静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啶(DEX)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4月份到2011年9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啶组)和40例对照组(丙泊酚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镇痛率均达到100%;满意度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5.0%。麻醉效果两组麻醉平面均控制在T6~8,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92.5%,两组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本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SpO2在气腹后初期呈下降趋势,且表现明显,可能由于患者入睡后舌根后坠引发,而观察组无上述情况发生,啶对呼吸抑制无影响。结论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啶静脉滴注,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且术中不良反应少,能够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推

  • 标签: 腹腔镜 右美托咪啶 麻醉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啶复合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60例ASAⅠ~Ⅱ级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啶组(D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各80例。D组于手术前10min微泵输入0.8μg/kg啶,然后以0.5~0.8μg?kg-1?h-1维持输注至手术结束,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P组于手术前静脉注射2mg/kg异丙酚,然后以4~6mg?kg-1?h-1维持输注至手术结束,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监测患者围术期的MAP,ECG,SpO2,HR,同时观察患者术中呼吸情况、麻醉效果。结果D组麻醉效果优的百分率高于P组(P<0.05),P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D组,两组患者SBP,DBP,MAP,HR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啶复合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

  • 标签: 宫腔镜手术右美托咪啶芬太尼异丙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在大面积烧伤病人切痂植皮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大面积烧伤削痂植皮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氯胺酮+生理盐水组(KS组)和氯胺酮+组(KD组),KD组静脉泵注负荷量(0.5μgkg-1,10min)。泵注完成后以0.4μgkg-1h-1维持,KS组泵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负荷剂量完成后都使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记录入室(基础值)、注射和生理盐水负荷量后、手术开始、削痂、取皮、手术结束各时间点病人HR、MAP。记录从停药到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及躁动病人的例数。结果与基础值相比,KS组在手术开始,削痂、取皮时HR有明显增快(P<0.05),MAP明显升高(P<0.05),KD组HR、MAP变化不大。与KS组相比,KD组在削痂、取皮HR、MAP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无明显差异,但是KD组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联合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适合于烧伤科大面积烧伤削痂植皮术。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氯胺酮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啶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效果。方法对30例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啶镇静,10min内缓慢给予负荷量1.0ug∕kg,之后微量泵以0.2ug-7ug∕kg.h速度输注维持,以获得3-5级Ramsay镇静评分,同时监测患者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呼吸及动脉血气指标。结果30例患者在负荷剂量均能达到镇静效果,Ramsay评分均在3-5级,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气指标均得到改善。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啶镇静可有很好的镇静效果。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镇静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定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插管的效果。方法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口腔肿瘤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二组芬太尼组(F组,n=20)和组(D组,n=20)。均行鼻腔、咽喉表面麻醉和环甲膜内注射,F组芬太尼5ug/kg注射,D组缓慢静注用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浓度4μg/ml后的盐酸注射液1.0μg/kg,输注时间10min。继以0.2~0.5μg?kg-1?h-1持续静脉注射维持。1min后行经鼻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后麻醉前(T0)、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前即刻(T1)、纤维支气管镜插入鼻腔即刻(T2)、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气管即刻(T3)、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即刻(T4)的SBP、DBP、HR、SPO2;记录插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术后随访病人对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结果与T0比较,F组T2、T3、T4时SBP、DBP及HR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D组T1、T2、T3、T4时SBP、DBP及HR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D组比较,F组T2、T3及T4时SBP、DBP、HR均明显高于D组(P<0.01),而T1、T2、T3、T4时SPO2明显低于D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F组比较,D组呛咳、躁动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表面麻醉的基础上,可为施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纤维支气管镜 清醒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啶辅助颈丛神经阻滞行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啶组(A组)和咪唑安定组(B组)。对两组患者在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记录,并采用镇静/警醒评分对患者的术中合作度进行评分。结果A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在各时点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在术中的镇静程度和手术配合,A组患者的优良率(86%)高于B组患者的优良率(62%)。结论通过啶的辅助,在甲状腺手术中可促使颈丛神经阻滞的有效实施。

  • 标签: 右美托咪啶颈丛神经阻滞甲状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辅助臂丛和浅颈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人肩部肿瘤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期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颈浅丛神经阻滞行肩部肿瘤手术的患者40例,局麻药配制为0.75%罗哌卡因+2%的利多卡因+0.9%氯化钠各10ml,在麻醉效果确切后,依据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奇数,组(DEX组)15min内静脉泵注DEX负荷量0.5μg/kg,维持量0.5μg?kg-1?h-1;偶数,NS组应用生理盐水维持,每组各20例。分别记录两组病人入室时(T0)、泵注DEX前(T1)、泵注DEX15min时(T2)、泵注DEX60min时(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12h(T5)的SBP、DBP、HR、SPO2、PETCO2及ECG的变化及术中、术后12h的并发症情况。结果1.血流动力学结果①两组患者的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NS组T2、T3、T4、T5时SBP、DBP、HR与T1比较显著性升高(P<0.05),DEX组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在T2、T3、T4、T5时SBP、DBP、HR比NS组明显降低(P<0.05);2.DEX辅助肌间沟臂丛和颈浅丛神阻滞的麻醉效果优36例(90%),良4例(占10%)。结论DEX辅助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人肩部肿瘤手术麻醉是可行的,DEX的应用使麻醉效果较佳,降低了其他静脉以及阿片类麻醉药物的用量,有利于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浅颈丛神经阻滞 老年病人 肩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啶用于高血压患者臂丛阻滞麻醉下镇痛的临床特点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行臂丛阻滞麻醉下高血压手术患者50例,临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记录并观察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得出临床患者的HR、DBP、SBP、SPO2各项指标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各个时间段及手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RS和OA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臂丛阻滞麻醉采用效果稳定,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的现象,对提高患者的镇痛镇静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高血压患者 臂丛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辅助下麻醉下肺癌根治手术病人麻醉后寒战发生进行评价。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来自我院的50例需要进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择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进行开胸行肺癌手术,年龄在49~74岁,身高159~179cm,体重在19~80Kg,使用ASA分级分成I或II级。对患者进行随机分层,把病人分成两组,每组25人;A组使用生理盐水为对照组,B组使用定为观察组;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的方法一样。对所有的患者都惊醒静脉注射芬太尼、罗库溴铵、达挫仑以及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吸入七氟醚,使BIS的值维持在40~55左右,可以对患者间断的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维持。对观察组气管插管之后进行静脉输注定在0.5ug.Kg-1.h-1,手术前一小时可以停止,对照组输注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对手术后一小时内的寒战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寒战患者为2例(8%),对照组寒战患者12例(48%),所以对两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进行了比较观察组的寒战发生率较低,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辅助麻醉能够降低跟之手的病人麻醉后寒战的发生。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辅助麻醉 寒战 肺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观察啶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拔管过程中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啶组(D组),每组15例。D组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啶1ug/kg,15min泵注完;C组则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诱导用药均为丙泊酚1.5mg/kg,芬太尼3μL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2mg/kg。记录并比较下列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①注药前(基础值),DEX或生理盐水输注后5、10、15min;②插管前1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rain;③拔管前5min,拔管即刻,拔管后3、5、10rain。记录两组插管和拔管期间RPP〉12000的发生情况。结果D组注药后10、15、插管前1min的HR较基础值下降(P〈0.05)。D组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拔管时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C组(P〈0.05)。注药后15min至拔管后各时间点D组患者的RPP均低于C组(P〈0.05)。D组在插管和拔管期间RPP〉12000的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啶能显著减轻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对麻醉恢复期没有影响。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气管插管 气管拔管 心血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旋啶(dexmedetomidine,Dex)联合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75例ASAI-Ⅱ级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手术的患者,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随机分成3组(n=25)。组1芬太尼1.0mg+恩丹西酮4mg;组2芬太尼0.5mg+Dex100μg+恩丹西酮4mg;组3芬太尼0.5mg+Dex200μg+恩丹西酮4mg。分别记录术后2、8、12、24、48h的动/静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组1,组3镇痛效果均满意,需追加镇痛药的比率较组2低(P<0.05);组2、组3的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组1(P<0.05)。结论Dex用于腹腔镜术后静脉镇痛安全有效,不仅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还可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啶 芬太尼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旋啶(Dexmedetomidine,Dex)对男性病人麻醉前导尿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男性病人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Dex组和对照组Dex组静脉泵注Dex负荷剂量1μg/kg(20min泵完);对照组入室后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泵药完成后2min导尿。记录病人在导尿时、导尿后5min及导尿后10min对导尿引起的疼痛不适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并比较首次导尿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Dex组在导尿时、导尿后5min、导尿后10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ex组和对照组的首次导尿成功率分别为96.7%和76.7%(P<0.05)。结论右旋啶可以减轻男性病人导尿时和导尿后的疼痛不适感,并增加麻醉前导尿的首次成功率。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啶 麻醉前 导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啶在老年人对老年人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方面的影响和使用啶作为手术麻醉药剂后老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方法随机选取在2009年-2011年期间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对这些老年患者的实际术后治疗的效果(特别是精神障碍的发生的比例方面)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来探究啶在老年人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中的影响作用。结果啶作为手术的麻醉药剂与其他麻醉药剂相比在患者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方面有显著的优势(p<0.05);在出现精神障碍的比例方面,手术中采用啶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为6.67%,与其他麻醉药物发生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比例8.00%相比是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的(p>0.05)。结论采用啶作为主要的麻醉药剂对老年人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比例方面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其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也不高。

  • 标签: 美托咪啶 术后精神障碍 老年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以HPLC法测定盐酸2纳芬注射液中酸纳曲酮和双纳芬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钻石色谱柱(250mmx4.6mm,,5μm)柱,以磷酸缓冲液(2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ol-1.结果以上表达式说明酸纳曲酮在21一12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上表达式说明酸纳曲酮在0.1—1.5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取供试品溶液,先后进行4次测定,期间分别为0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24小时.结果测得盐酸纳曲酮和双纳芬峰面积的RSD=0.17%,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6h内稳定。结论HPLC法测定盐酸那美分注射液中盐酸纳曲酮以及爽那美分的含量,具有操作简便,方法可靠,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 标签: Hplc法 盐酸纳美芬注射液 盐酸纳曲酮 双纳美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奥洛他滴眼液的眼刺激性。方法试验前眼睛经检查合格的4只新西兰白兔用于试验。采用自身对照,左眼给予供试品,右眼给予等量的空白。每天给药2次,上下午各1次,连续给药14天,0.1ml/次/眼,供试品原液给药,浓度为1mg/ml。每天给药前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1h、2h、4h、24h、48h、72h对眼部进行检查,采用双盲法用裂隙灯观察兔眼刺激情况并评分,试验结束,取眼球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连续14天给药,药物对正常兔眼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盐酸奥洛他滴眼液对兔眼无刺激性。

  • 标签: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 眼球 刺激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先兆早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利君治疗组)和对照组(硫酸镁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宫缩抑制时间、宫缩完全停止时间及妊娠延长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君治疗先兆早产效果较为理想,但需注意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控制。

  • 标签: 盐酸利托君 先兆早产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