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仅就桔梗的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桔梗成分的深度开发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桔梗 皂苷类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sL.)系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独特的药理作用,多年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西洋参中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挥发油类、氨基酸类、糖类和聚炔等,但主要是成分.人类对西洋参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早在1854年美国一学者便从西洋参中分离得到了第一个成分,但对西洋参全面深入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70年代.

  • 标签: 西洋参 皂苷类成分 果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参不同药用部位(人参、人参叶、人参花)中成分的差异性,为其质量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FLC-Triple-TOF-MS/MS)分析人参、人参叶、人参花中成分含量,采用SynergiTM Hydro-RP 100 A柱,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样品分组情况,以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DA)分析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人参、人参叶、人参花的代谢组分具有明显差异,共得到10个差异化学成分,且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人参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与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参 药用部位 皂苷 差异性
  • 简介:随着人参特别是稀有人参药理活性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人参的转化问题。本文以人参为例,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整理,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人参转化的一些方法.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人参皂苷 稀有人参皂苷 转化
  • 简介:目的建立三七总中三七R1、人参Rg1、人参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采用菲罗门Gemini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为水;B为乙腈;梯度洗脱条件为:0~5min(23:77),5.10min(23~25:77~75),10~35min(25~40:75~60),35—36min(40~23:60~77),36~40min(23:77);检测波长203nm。结果三七R1、人参Rg1、人参Rb1分别在25.03—150.2mg·L^-1,101.6~609.6mg·L^-1,104.7.628.2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9,方法重复性及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快捷,适用于对三七总中3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 标签: 三七总皂苷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HLPC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舒胸片中人参Rg1、人参Rb,和三七R1含量的HPLCI]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silC18柱(4.6X250mm,5gm),流动相乙腈一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lmL/min,203nm波长下检测。结果:人参Rg1、人参Rb1、三七R,分别在0.442~11.050gg(r=0.9999)、0.344~8.600μg(P=0.9999)、0.208~5.200gg(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3%(RSD为1.7%1、98.88%(RSD为1.4%)、98.98%(RSD为1.4%)。结论:以HPLC法检测舒胸片中人参Rg1、人参Rb1和三七R1,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标签: 舒胸片 人参皂苷RG 人参皂苷RB1 三七皂苷R1 HPLC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 研究穿龙薯蓣总中水溶性甾体,寻找新的活性化合物。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通过酸水解、理化常数和波谱学分析(IR,NMR,MS,HMQC,HMBC)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穿龙薯蓣总中分得2个甾体(1个水难溶性和1个水溶性),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薯蓣元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3)]}βD葡萄糖(I),薯蓣元3O[αL鼠李糖(1→3)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II)。结论 II为首次从穿龙薯蓣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命名为穿龙薯蓣Dc。

  • 标签: 穿龙薯蓣总皂苷 甾体皂苷 穿龙薯蓣皂苷Dc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人参Rg1、Re、Rb1、Rd和三七R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YMC-PackPro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结果测得三七R1在50.10-501.00ng、人参Rg1在151.02-1510.20ng、人参Re在32.01-302.10ng、人参Rb1在102.23-1022.30ng、人参Rd在16.32-163.2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收回率在95%-105%之间。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复方血栓通胶囊 人参皂苷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系统的研究了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发现其主要成分为三萜成分(羽扇豆烷型和齐墩果烷型)。白头翁成分药理活性明显,其中抗肿瘤效果最为显著。本文针对白头翁的抗肿瘤的药效学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白头翁 抗肿瘤 作用机制
  • 简介:油茶是从油茶籽饼粕中提取出的一种,存在于油籽种子和叶中的成分,其基本结构由三萜、结构糖、结构酸组成,其配基为五环三萜结构。目前工业上对油茶的提取主要有水浸提和溶剂抽提两种方法。水浸提法溶剂成本低廉,但产品含量不高,色泽深,且能耗较高,现已基本淘汰;溶剂抽法一般采用甲醇、乙醇、正丁醇为抽提溶剂,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纯度,

  • 标签: 油茶皂苷 溶剂抽法 乙醇 油茶籽 浸提
  • 简介:过去对人参茎叶含量的测定只限于总的含量测定,对单体含量测定较少.本文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人参茎叶粉中人参Re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packclc-ODS柱(0.15m×6.0mm,φ,5μm).流动相为0.05%磷酸:乙腈(4:1),检测波长203nm,流速1.2ml/min,柱温38℃.测得人参茎叶粉中人参Re含量为16.85%.

  • 标签: 人参茎叶皂苷粉 人参皂苷RE RP-HPLC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煎煮时间对柴胡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探讨柴胡的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InertsilODS-3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0-50min,乙腈浓度由25%升至90%,50-55min,乙腈浓度为90%),流速为0.4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30℃。结果柴胡A和柴胡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A=0.998、RD=0.998)。柴胡煎煮20min柴胡A和柴胡D总含量为36.058mg/g,煎煮25min为43.842mg/g,煎煮30min为52.102mg/g,煎煮35min为56.514mg/g,煎煮40min为52.987mg/g,煎煮45min为47.599mg/g,煎煮50min为45.081mg/g,煎煮55min为43.798mg/g,煎煮60min为39.156mg/g。结论柴胡在煎煮35min时,柴胡的含量最高,煎煮时间过短,柴胡不能充分溶出;煎煮时间过长,柴胡含量下降;临床应用柴胡以先煎15min为宜。

  • 标签: 柴胡 煎煮时间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HPLC
  • 简介:河北知母及安徽知母中菝葜元含量均大于0.90%,结果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总的含量为6.04%~7.91%,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的菝葜元含量为0.72%~0.97%

  • 标签: 不同产地 中皂苷 产地知母
  • 简介: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法(HPLC—ELSD)同时测定中药酸枣仁中6种主要黄酮及成分的含量,以全面、科学评价酸枣仁药材的质量。方法:色谱分析采用CLC—ODSC18分析柱,0.1%的醋酸(A)和乙腈f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LSD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为2.9L·min^-1。结果:3个黄酮(异牡荆酰基葡萄糖苷、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和3个(酸枣仁A、酸枣仁B、酸枣仁D)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均有较好的线性(r^2〉0.999),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灵敏度和重复性;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同时测定了25批酸枣仁药材中3个黄酮和3个的含量。结论:新建立的HPLC,ELSD方法简单、快速、可靠,适用于酸枣仁药材及其制利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酸枣仁 黄酮及皂苷类 HPLC-ELSD法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中药墨旱莲EcliptaprostrataL.中分离得到5个三萜,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eclalbasaponlnsII(1),I(2),III(3),3-O-[β-D-l比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16α-乙氧基-齐墩果酸-28-O-β-D-l比喃葡糖苷(4)和3-O-[(2-O-硫酰基-β-D-吡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刺囊酸-28-O-β-D-吡喃葡糖苷(5).化合物4和5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eclalbasaponinsxI和eclaIbasaponlnsXII.化合物1和5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

  • 标签: 墨旱莲 三萜皂苷 中药 新化合物 葡糖苷 齐墩果酸
  • 简介:目的研究金线重楼根茎中的化学成分,寻找中药重楼的药用资源。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根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线重楼根茎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竹节参Ⅳa甲酯(1)、3-O-(6'-butylester)-β-D-glucuropyranosyloleanolic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2)、pregna-5,16-diene-3β-ol-20-one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3)、重楼Ⅵ(4)、25(R)penno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其糖苷配基部分也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 标签: 金线重楼 重楼 皂苷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