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10-2012年在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就诊的性病患者疫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性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性病门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0—2012年累计诊治性病677例,病种列前3位的依次为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结论2010-2012年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生殖器疱疹、HIV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病、尖锐湿疣2011年上升,2012年又呈下降趋势。各病种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性病的发病人群多集中在20-49岁青壮年,已婚者居多。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那曲地区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探讨控制对策,为2012年消除麻疹打下良好基础。方法利用那曲地区麻疹监测系统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对2006~2011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1年共报告病例548例,死亡4例,平均发病率为133.53/十万,死亡率为0.97/十万,病死率为0.73%。涉及全地区8个县(区),主要以小年龄组散居儿童和牧民为主,散居儿童和牧民发病473例,占发病总数的86.31%,0~5岁的共发病335例,占发病总数的61.13%。结论高质量的麻疹疫苗的初免和重点人群的强化免疫以及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疫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麻疹疫情 免疫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泰州市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泰州市疟疾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10年共报告疟疾204例,年均发病率为0.405/10万,其中间日疟175例、恶性疟29例。175例间日疟病例中有35例(占20.00%)为流动人口,29例恶性疟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疫情管理,开展“三热”病人血检监测,是当前泰州控制疟疾传播与流行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疟疾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云南边境地区疟疾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消除疟疾方案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13年孟连县报告的疟疾发病情况为依据,描述和分析了孟连县法定传染病疟疾的变化趋势及主要特征。结果2004~2013年孟连县共报告疟疾病例707例,无死亡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3.41/10万;发病最高为2004年发病率为/10万,发病最低为2013年发病率为/10万。本地居民本地感染病例428例,输入性疟疾病例279例,2012年、2013年均为输入性疟疾病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16.24%。结论孟连县法定传染病疟疾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今后应加强对疟疾流动人口的监测与管理,同时还应加强对境外输入疟疾的防控,才能巩固边境地区疟疾防治成果,逐步实现消除目标。保障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疟疾病 流行病学 边境地区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镇沅县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为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镇沅县2004-2010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镇沅县肺结核年报告发病率为50/十万左右,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民占报告构成比的91.43%,25~64岁组报告发病占总数的76.71%。结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在镇沅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应加强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的防治,并针对中青年男性农民加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 标签: 结核病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寿光市麻疹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探索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寿光市2006-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9年,寿光市共报告麻疹100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40/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17315.83,P<0.01)。3、4、5月份为发病高峰,共发病80例(占80.00%),病例主要集中在圣城街道、古城街道、洛城街道,以农民、民工为主,共56例(占56.00%),5岁以下与20-44岁为主,共78例;男女发病比例为1.051。结论麻疹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与流动人口增多、流动散居儿童规范接种率低、上报疫情的意识加强有关,应把加强麻疹的接种,降低发病应作为今后麻疹防制工作的重点。

  • 标签: 麻疹 发病率 疫情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了解综合医院就诊状况,探讨减少医院内感染的措施,得出结论必须重视传染病管理,强化医务人员传染病的隔离防护意识。

  • 标签: 传染病 综合医院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近几年我国手足口病疫情引起了社会的关泛关注,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通过分析2011年1月1日年至2011年12月31日,铁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统计报告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一步了解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探讨适宜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方法使用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信息报告数据及我院感染科手足口病住院病例,对2011年铁岭市手足口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铁岭市报告手足口病178例,报告发病率178/300万,发病构成比占当年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的23.16%,其中农村为137例(76.96%),城市为41例(33.04%),发病率和发病构成比均占当年丙类传染病第二位。结论通过对铁岭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疫情情况进行分析,适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了重症病例的发生,更为临床一线诊疗及预防提供有力保障。手足口病疫情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各级医疗、疾控机构逐步规范了对手足口病的的防治、监测工作,现对此疫情情况进行分析,为探讨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分析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HIV/AIDS聚集性性传播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科学预防HIV/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老年HIV/AIDS聚集性的形成原因;结果5例中老年HIV/AIDS均为同源的性传播;结论要关注中老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活动,要加大HIV监测检测覆盖面,及时发现中老年HIV/AIDS。

  • 标签: 艾滋病,中老年,聚集性,性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流行规律,为制定维西县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3月27日~4月3日12时疫情网络报告病例跟踪调查实时收集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3月27日~4月3日12时疫情网络共报告手足口病34例,疫情波及5个乡镇,男、女比例各占50%发病数第一位的年龄组为0-4岁,发病人群主要为托幼儿童。结论3-8月手足口病活跃程度较高,优势毒株以EV71为主,进入防控重要时期。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遵义市2012年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防治对策、降低肺结核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遵义市2012年肺结核病例的统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遵义市共发现肺结核病例9083例,发病率为148.75/10万;时间分布呈现春季相对集中的特征;地区分布以遵义县、桐梓发病数居多;发病集中在15~24岁和35~49岁两个年龄段,共报告病例4027例,占发病总数的44.34%;男性为发病主体,男女性别比为1.66∶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发病6337例,占发病总数的69.77%,其次为家务及待业。结论通过实施结核病DOTS策略,我市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核病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发病率在全省乃至全国仍位居前列,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 标签: 肺结核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兰店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今后防控工作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普兰店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12年普兰店市共报告1325例手足口病,全年发病率为156.81/10万,较2011年上升292.01%。实验室诊断病例12例(EV712例,COXA167例,其他肠道病毒3例)。病例中轻症1316例,有9例出现肺炎、脑膜炎并发症而定为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占总发病的86.26%。全市共发生38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主要为托幼机构,比去年同期上升660%。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改变卫生陋习是预防手足口病最为关键的环节。1-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殷都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和Excel数据库对殷都区2004-2011年艾滋病病例和HIV感染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殷都区2004-2011年全区共报告HIV/AIDS病例27例,死亡6例,男女之比为1.451,以30-50岁年龄组为主,共21例,占总数的77.8%,农民占38.1%。三条传播途径均有发生,以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为主,分别占到37.0%、48.1%。结论殷都区属于艾滋病低流行地区,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病人管理和监测,普及各种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控制疫情快速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8年来罗甸县HIV/AIDS感染情况,分析流行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HIV初筛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筛选,采用确认试验为蛋白免疫印迹法确定HIV阳性者。结果2004年1月我县发现首例艾滋病,至2012年12月共确认共确认HIV/AIDS病例35例。结论防控的关键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通过干预和减少高危行为,推广使用安全套,交换针具等,达到减少和预防控制HIV感染的目的。

  • 标签: 艾滋感染者 传播途径
  • 简介:目的:了解近5年报告地方患者法定传染病病例疫情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的传染病以及性病监测点监测性病29种16628例,报告传染病前5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手足口病,水痘,上述5种传染病13627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1.95%。结论: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首位,其中以丙型肝炎为主,其次为呼吸道传播的肺结核,加大对上述主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 标签: 传染病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1年大连市丙型病毒肝炎疫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郑州市丙型肝炎的流行趋势,为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4-2011年网络疫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连市2011年丙型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7.88/10万,2004-2011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丙型肝炎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0-7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报告发病地区差异明显,县区发病率高于城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农民、离退休人员丙肝病例数构成比较高。结论目前,大连市丙型肝炎发病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应注重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丙型肝炎。

  • 标签: 丙型病毒性肝炎 疫情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鞍山地区肺结核病发病的规律及原因,为制定区域肺结核病控制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对策依据。方法以鞍山地区2006—2011年结核病控制项目登记上报的肺结核9978名患者为例,分别从性别、年龄、职业、年龄等角度分析鞍山地区肺结核疫情特点及诱因。结论是得出鞍山地区男性、农民及青壮年等群体肺结核病发病率较高,并针对以上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结核病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柳州市人间狂犬病的流行特点,探讨适合柳州市狂犬病防制的策略和措。方法收集2004~2012年柳州市人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人口学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对疫情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2年柳州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22例,死亡222例。年均发病率为0.656/10万,年发病率在0.12/10万~1.76/10万之间;各年均有病例报告,以9~12月报告较多。发病呈散发状态,郊县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郊区。男166例、女56例,男女之比为2.961;年龄在40~64岁之间较多;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0.27%。结论柳州市狂犬病疫情仍然严峻,应加强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做好狂犬病暴露后的规范处置和疫苗接种工作,继续强化犬只等动物管理,以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 标签: 狂犬病 流行病学 疫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