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历代医家多注重从肝肾着手治疗男性疾病,责之于痰者实为少见。本人通过几年临床细心观察,发现男性疾病中符合中医痰证病机者占有一定比例。祖国医学认为:痰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因痰继发的病证很多,故有“因病生痰,因痰致病”之说,更有“怪病多痰”之论。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条件改善,油腻厚味之物摄入量增加,工作压力加大,平时很少锻炼身体,恣食豪饮,致使痰病痰证增多。因此,男性常见疾病从痰论治应当引起重视,现录医案三例如下,与同道共勉:

  • 标签: 男性病 中医治疗 从痰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人导尿的新方法。方法随机将130例老年男性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传统式的导尿法(直接插管法)另一组采用改进后的导尿法(从尿道口注入液体石蜡后再进行插管法)进行导尿。结果两组病人一次导尿成功率,疼痛感觉;血尿等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改进后的导尿方法在提高一次导尿成功率和减轻病人导尿时的痛苦及尿道损伤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式导尿方法。

  • 标签: 老年 男性 导尿方法 探讨
  • 简介:摘要补中益气汤,出自于李东垣脾胃论中,多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但笔者在临床上用于男性少精症,精囊炎,阳痿,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中,疗效显著,故荐之。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男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男性人导尿插管方法,减轻病人插管过程的疼痛及提高一次成功率。方法将100例尿潴留男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导尿方法,实验组按病人进行改进插管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在插管过程的疼痛程度与插管一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插管方法病人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减轻,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采用改进插管方法为尿潴留病人导尿,能减轻病人疼痛程度,提高病人插管一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男性病人 尿潴留 导尿 插管方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老年男性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寻求促进导尿成功的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方法将192例腹部手术需术晨导尿的老年男性人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方法,观察组进行导尿干预措施,导尿后两组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导尿成功率为99.0%,对照组成功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9.61,p<0.05)。结论对临床老年男性人导尿的干预措施可促进导尿的成功,提高老年患者的安全性。

  • 标签: 老年男性病人 导尿成功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利用丁卡因胶浆和利用传统石蜡油润滑导尿病人的舒适度改变,寻求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导尿方法。 方法 资料收集加统计学的方法将2021年2月1日到2021年7月31日这6个月中手术室手术患者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男性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传统组和改良组,两组均使用同一型号同一厂家生产的一次性导尿包,其中一组加用一支丁卡因胶浆。对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成功率、主观感受和耐受程度进行对比。 结论 改良后的加用一支丁卡因胶浆的导尿方法比传统的石蜡油润滑法更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一次性成功率,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利用丁卡因胶浆润滑导尿值得推广。

  • 标签: 丁卡因胶浆 男性 导尿
  • 简介:尖锐湿疣的患者在性病门诊中的比例很高,有很多患者在外阴部出现了皮损,都很恐慌,以为得了尖锐湿疣,由于皮疹表现不同及医生经验不足,很容易出现误诊,影响治疗,现将我门诊2003—2006三年间我科门诊收治的误诊为尖锐湿疣的男性人48例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尖锐湿疣 男性病人 误诊 病例 临床 皮疹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男性人麻醉前导尿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男性人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Dex组和对照组Dex组静脉泵注Dex负荷剂量1μg/kg(20min泵完);对照组入室后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泵药完成后2min导尿。记录病人在导尿时、导尿后5min及导尿后10min对导尿引起的疼痛不适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并比较首次导尿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Dex组在导尿时、导尿后5min、导尿后10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ex组和对照组的首次导尿成功率分别为96.7%和76.7%(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减轻男性人导尿时和导尿后的疼痛不适感,并增加麻醉前导尿的首次成功率。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啶 麻醉前 导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男性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男性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ursing Obersvation Rating Scale,NOSIE)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和副作用因子对比(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科 男性 优质护理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男性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男性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ursing Obersvation Rating Scale,NOSIE)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和副作用因子对比(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科 男性 优质护理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男性员裤在泌尿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1]。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男性泌外科术后患者,通过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病员裤,观察组采用改良改良病员裤,比较两组应用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改良病员裤应用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病员裤在男性泌尿外科术后患者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2],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应用体验,减轻护理操作负担,可推荐应用。

  • 标签: 改良病员裤 泌尿外科 应用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使用双腔、三腔气囊导尿管是临床常用的医疗辅助手段之一,正确的使用和护理将给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任何不规范的操作都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防范因气囊导尿管安置而引起的护理并发症尤为重要。掌握对出现不同情况的患者选择不同的防范对策,加强对留置尿管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严格规范操作,可减少或避免气囊尿管的护理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用于ICU内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术中应用价值。方法:本院ICU内男性患者中抽选68例,时间2020年9月-2021年8月,随机分组,实验组给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照组未给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结果:实验组一次导尿成功率97.06%高于对照组82.35%,P<0.05;实验组疼痛0级、Ⅰ级人数少于对照组,Ⅱ级、Ⅲ级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内男性患者导尿期间,给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可提升一次导尿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

  • 标签: 老年男性患者 ICU 导尿术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传播途径与性传播有关的4种病原体的分布状况及药敏率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相关疾病散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诊治226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性病感染分泌物标本,分析总结其种类分布及药敏率情况。结果226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性病感染分泌物标本中中4种病原体的总阳性率为25.66%,其中沙眼衣原体(Ct)抗原、淋病奈瑟菌(Ngo)、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阳性率为1.33%、3.10%、13.27%、7.96%;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强力霉素(92.30%)、美满霉素(90.76%)、交沙霉素(75.38%)和加替沙星(72.31%)。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者用强力霉素治疗2周有效率为73.33%,治疗3周有效率为93.33%。结论男性泌尿生殖道性病感染以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两种病原体为主,而强力霉素用于治疗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两种病原体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引起重视和推广应用。

  • 标签: 男性泌尿生殖道 性病感染 检验 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性病感染现状,并对其艾滋病知晓率进行评估,总结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350例在性病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展开分析,根据临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记录患性病的情况,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就诊患者对艾滋病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知晓率的因素。结果 根据临床诊断结果显示,有梅毒 23例、淋病 17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22例、尖锐湿疣 58例、生殖器疱疹 26例、艾滋病 13例,感染率分别为 6.57%、 4.86%、 6.29%、 16.57%、 7.43%, 3.71%,其中只患有单种性病的有 83例,占比为 23.71%,根据艾滋病知晓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知晓的有 214例,占比为 61.14%,知晓率偏低,影响因素为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是否受过健康教育,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如今性病感染率还是偏高,有很多患者都不止感染一种疾病,而且很多人对艾滋病都不够了解,知晓率偏低,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增加民众对性病的了解程度,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预防。

  • 标签: [ ] 性病门诊 男性就诊者 性病感染现状 艾滋病知晓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鉴别男性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3月因乳腺病变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乳腺MRI检查的34例男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析乳腺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当两者评估不一致时,则由第3名放射医师对影像学特征进行评定。评估内容包括病灶位置,T1WI及T2WI信号,病灶类型,伴随征象。所有病灶经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得病理结果,其中良性12例,恶性22例。采用单因素方法(连续性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乳腺MRI影像学表现。结果34例患者中,31例临床触及肿块,3例表现为单纯乳头溢血。在MRI征象中,乳腺癌均表现为肿块样强化(22/22),良性病变多表现为非肿块强化(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腋下肿大淋巴结仅出现在乳腺癌中,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患者在年龄、病灶位置、T1WI信号、T2WI信号、皮肤有无增厚及乳头有无内陷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表现为肿块的病变中,肿块大小、形状及边缘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MRI可用于男性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非肿块强化多为良性病变,肿大淋巴结有助于诊断乳腺癌,乳头内陷及皮肤增厚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有限。

  • 标签: 乳腺肿瘤,男性 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老年及老年前期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803例经超声诊断并随访10年以上的男性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根据结节长径的大小,由小至大分为五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五组甲状腺结节第0年多数为多发性结节;少数单发结节者经10年随访有69例演变为多发性,26例仍为单发性.第2组甲状腺结节第5年及第10年增长绝对值与第1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甲状腺结节第5年及第10年增加的百分比与第1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男性老年人甲状腺结节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发病率增加,但增长缓慢,多数患者呈多发性,也有单发性演变为多发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瘤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沙县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关行为状况和性病分布。方法依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横断面调查,进行生物学与行为学相结合的综合监测分析。结果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回答正确6个以上)61.04%,HIV抗体阳性率达0.33%,梅毒阳性率达3.03%。结论性病门诊就诊者是性病、艾滋病流行和传播的高危人群。通过此次调查发现,我县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多,性病感染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多性伴现象比较普遍,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的情况较少,提示加大对性病门诊就诊者的性病艾滋病宣传干预,规范性病的治疗,进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 标签: 性病 男性 门诊 艾滋病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