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外科门诊常遇到击伤、挤压所致的指(趾)甲下血肿,疼痛剧烈。我科1986年1月1999年5月间,门诊应用穿刺引流法治疗甲下血肿30例。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现将血肿穿刺方法及体会报道如下,供同道借鉴。

  • 标签: 治疗 血肿穿刺 穿刺引流 外科门诊 指(趾)甲 疼痛
  • 简介:手指挤压伤、砸伤等,造成甲下瘀血在外科常见,甲下瘀血常不能自行吸收,24小时后成为陈旧性瘀血,呈暗红色,不及时治疗伤指疼痛肿胀,长期滞留甚至继发感染。我院采用了无痛法治疗甲下瘀血,不需要做手术,因指甲无痛觉不需要用局部麻醉,通过20例治疗观察效果很好,而且方法简便。用物:酒精灯、探针。具体方法:伤指常规消毒,探针在酒精灯上烧热,使微红,再把烧热的探针放在伤指甲瘀血处烧灼,这样反复几次,使瘀血指甲烧一个小洞,瘀血自

  • 标签: 甲下瘀血 无痛法 伤指 探针 手指挤压伤 指甲
  • 简介:临床资料〈br〉患者,女,20岁。主因右足第4趾疼痛性结节2年,于2009年2月4日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第4趾甲下远端出现一硬性结节,挤压时疼痛明显,并逐渐增大。皮肤科情况:右足第4趾甲下可见一0.8cm×0.8cm大小结节,表面角化明显,有触痛(图1)。数字化X线摄影(DR)示:右侧第4远节趾骨末端见骨性密度新生物影(图2)。诊断:甲下外生骨疣。手术切除甲下外生骨疣,术后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成熟骨组织,间质中纤维组织增生(图3)。

  • 标签: 外生骨疣 甲下
  • 简介:目的探讨手指甲下血管球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高频电刀切除术血管球瘤治疗手指甲下血管球瘤16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6~24个月,无指甲营养不良、残余痛及复发病。结论血管球瘤是一种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特征的良性肿瘤,应用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管球瘤 甲下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手部甲下血管球瘤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将其切除,并随访观察其远期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无一例复发。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手部甲下血管球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甲下 血管球瘤 诊断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甲下血管球瘤16例,其中足趾2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女9例,男7例;年龄26~43岁,平均30岁,病程5~12年。发生部位:拇指3例,食指6例,中指2例,环指3例,足第三趾2例。首诊确诊2例,其余均有误诊史,误诊时间最长12年,有2例足趾患者均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有4例误诊为甲沟炎,并行手术治疗无效,还有误诊为神经瘤等。

  • 标签: 甲下血管球瘤 诊治 手术切除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满意 发生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甲下外生骨疣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2例甲下外生骨疣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为(120.2±34.7)个月,范围为43~182个月;病程为(13.5±10.7)个月,范围为3~48个月。21例的病灶位于趾骨末节,1例位于指骨末节(右手示指)。21例中,左足8例,右足13例;趾14例,第2趾3例,第3趾3例,第4趾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3.5个月,范围为6~57个月。有明确外伤史的患儿4例,有明确感染的5例;18例有趾(指)甲畸形;17例趾(指)甲有压痛。记录患儿甲下外生骨疣的发生部位、趾(指)甲有无畸形、有无压痛、有无外伤史、有无感染、手术方式等。结果22例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中Ⅰ型3例,Ⅱ型13例,Ⅲ型6例。术中对27.3%(6/22)的患儿拔甲,72.7%(16/22)的患儿没有拔甲,27.3%(6/22)的患儿修补缝合甲床,若不能直接缝合,则削切正常甲床的薄层组织作为补片修补缝合甲床;4.5%(1/22)的患儿复发并接受二次手术治疗。所有患儿的平均随访时间为23.5个月,范围为6~57个月。所有患儿术后未见足趾或手指坏死、甲沟炎、趾(指)甲变形等并发症,趾(指)甲外观平坦,患儿及家长满意。所有患儿接受手术的足趾或手指均无活动受限、僵硬等功能异常,末次随访时日常活动及运动功能均不受影响,其中有1例患儿甲下骨疣切除术后3个月复发,重新行甲床分离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未见再次复发。结论儿童甲下外生骨疣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多见于趾,可能与外伤有关。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病灶部位与甲床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切口与甲床的处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外生骨疣 指(趾)甲 甲床 儿童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外伤性甲下淤血和感染性甲下积脓门诊外科并不多见,患者主要症状就是剧烈疼痛,迅速解除患者的疼痛以及良好的预后是我们围手术期处置的重点。方法采用灼针无创方法治疗指甲(趾甲)下淤血和积脓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结果与传统拔甲或甲上开窗术治疗比较具有方法简便,快速止疼,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结论因此灼针无创治疗甲下淤血和积脓是最简便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下淤血 灼针无创治疗 围手术期处置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治疗Mallet骨折的新方法。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7年7月,采用远侧指间(DIP)关节背侧切口,将1枚克氏针从甲床与指骨间顺行自指尖穿出,骨块复位后,过伸DIP关节将克氏针逆行打入中节指骨,然后屈曲DIP关节,弯曲的克氏针压迫骨折块,使之维持复位状态。共治疗Mallet骨折17例。结果17例骨折均于术后4周临床愈合,9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54个月(平均16个月),采用Crawford法进行疗效评定:优2例,良4例,可3例,差0例。结论该方法不损伤关节软骨,避免了骨块碎裂,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是治疗Mallet骨折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指甲 克氏针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降低甲下黑色素瘤的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疑为甲下黑色素瘤同时要常规检查局部淋巴结有无肿大,肝、肺、骨等有无转移,对于发病快,有外伤史,持续存在指(趾)甲损伤或局部表现凶险者,经一般常规治疗无效时,无论有无色素沉着,均及时作病理明确诊断,以防误诊.结果本组9例甲下黑色素瘤,其中包括7例外伤按其他甲下疾患治疗无效患者,均手术作冰冻病理切片,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一致,诊断恶性甲下黑色素瘤.结论通过病理检查,不仅对真正的甲下黑色素瘤的存在,对其他明确诊断的甲下疾患也给予了相应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误诊 甲下黑色素瘤 预防 诊断 治疗
  • 简介:设计了一种针对军事用途的单兵装甲下肢外骨骼机器人(IndividualSoldierArmoredLowerExtremityExoskeleton,ISALEE),发挥人与机械各自优势,提高士兵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承载能力。通过建立5连杆模型,对人体行走步态及下肢自由度进行了分析。利用零力矩点(ZeroMomentPoint,ZMP)稳定判据,分析单兵装甲下肢外骨骼的动态稳定性,并对步态进行规划。最后利用CAD软件Solidworks和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单兵装甲下肢外骨骼进行虚拟样机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利用ADAMS虚拟样机进行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并为液压驱动元件的选型和减小膝关节负载压力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下肢外骨骼 零力矩点 步态规划 仿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创伤性甲下瘀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甲下瘀血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患者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最后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创伤性甲下瘀血患者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后,患趾甲渗液逐渐减少的平均时间为(3.45±0.36)d,渗液停止时间为(6.89±1.89)d,趾甲与甲床贴合紧密时间为(9.22±1.92)d,随访6个月中,患者趾甲均无脱落,无出现趾甲叠生及拔甲情况,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创伤性甲下瘀血,外形和功能康复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甲钻孔加压包扎 创伤性 甲下瘀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颅内血肿病人826例,其中62例术后颅内再次继发血肿。结果本组62例继发颅内血肿病人治愈或好转55例,5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状态。结论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③颅内压骤减致颅内其他部位出血。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颅内血肿 清除术 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