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75岁。主因腋下、腹股沟褐色斑片2个月,于2015年7月23日就诊。2个月前,患者腋下、腹股沟出现褐色斑片,逐渐增多,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腋下、腹股沟可见棕褐色网状斑,颈部、乳房下、肘窝、及腘窝散在米粒至钱币大小棕褐色斑,部分融合,表面光滑无鳞屑(图1)。

  • 标签: 网状色素异常 褶皱部位 色素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简单、规则使用药物治疗非感染性前色素膜炎,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方法非感染性前色素膜炎60例,63眼。重症和急性期者,眼部结膜下给药,联合眼药水点眼;轻症者,眼药水点眼。结果非感染性前色素膜炎60例,63眼痊愈,恢复发病前视力,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门诊简单、规则使用药物治疗非感染性前部色素膜炎迅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费用低廉。

  • 标签: 门诊 糖皮质激素 前色素膜炎 局部应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9-015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果酸(羟基乙酸)治疗面部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痤疮后色素沉着的患者依次应用浓度为20%,35%,50%,70%的羟基乙酸活肤液治疗4次,每2周治疗一次后与治疗前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48例患者完成治疗,第一次治疗后色斑有不同程度的淡化,有效率53%;第二次治疗后色斑面积缩小,色沉颜色减轻,有效率64%;第三次治疗后色沉面积明显缩小,有效率72%;第四次治疗后颜色基本消退,有效率83%。在治疗第2、4、6、8周对患者进行与治疗前对照的疗效观察。治疗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红斑、白霜等,经冷敷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果酸治疗面部痤疮后色素沉着需要一个疗程(4次)的治疗,并且安全有效。

  • 标签: 果酸 痤疮后色沉 疗效
  • 简介:使用乌饭树树叶(VBTL)色素对大米蛋白进行染色,对结合后的蛋白性质和二级结构进行测定,初步探讨VBTL色素对大米蛋白的染色机理。研究了色素与大米蛋白的吸附等温线,染色后大米蛋白色差、表面疏水性、二级结构以及表面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色素和大米蛋白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是其作用的主要方式。

  • 标签: 乌饭树树叶 色素 大米蛋白 性质 二级结构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主因骶尾部暗青色皮下结节20余年,于2014年10月13日就诊。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骶尾左上部出现皮下小结节,无痛痒不适,未经治疗,缓慢增大。近期皮损隆起,表面出现暗青色斑。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标签: 隆突性 皮肤 纤维 肉瘤
  • 简介: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光谱仪的溶液色素浓度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与亮蓝四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混合溶液以及每种色素的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检测,进而计算出混合色素溶液中各色素的质量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得混合色素溶液中各色素的质量浓度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3%、4%、2%,与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该系统同时具备结构紧凑与测量可靠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分光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检测.

  • 标签: 光纤谱仪 比色皿座 人工合成色素 吸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疗效,探索并规范本病的治疗方案,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16例(19只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治疗后,对视力,视野与血液流变学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1)视力总有效率分别为50%,显效率分别为5.56%(对照组)(2)各组经治疗后血流变学均有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视力,扩大视野范围,改善视网膜微循环与营养代谢,降低血粘度,促进色素上皮组织及光感受器的修复与再生。

  • 标签: 中医 网膜色素变性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的超声诊断特征,并与睫状体黑色素瘤进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患者22例(22只眼),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睫状体黑色素瘤患者23例(23只眼)作为鉴别,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UBM检查显示21例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中,呈高回声14例、中等回声4例、低回声3例,17例侵犯虹膜及房角,1例侵犯巩膜;15例睫状体黑色素瘤中,呈中等回声5例、低回声10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22例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21例,15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23例睫状体黑色素瘤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15例、蕈状7例,22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峰值强度低于睫状体黑色素瘤,平均渡越时间长于睫状体黑色素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的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点,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黑色素细胞瘤 黑色素瘤 超声生物显微镜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造影剂
  • 简介: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凤仙花色素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考察了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超纯水作为提取剂,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24mL·g-1,提取时间为65min,提取温度为53℃,超声功率为160W.此条件下得到的凤仙花色素溶液吸光度为0.417,与理论预测值0.422之间误差较小,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凤仙花色素的提取工艺是合理可行的.

  • 标签: 凤仙花 响应面法 色素 超声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换58例,将这5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即采用美肤激光疗法和中药面膜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只采用美肤激光仪进行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烧伤面部的色素沉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部色素沉着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9.31%,从中可以得出,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具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加以推广和应用,有效的解决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烧伤后面部 色素沉着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大染色内镜(MCE)对于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门诊、住院及体检经普通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异常患者38例,应用MCE检查染色,获得胃癌早期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与分型,并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8例患者经病理证实,8例为浅表性胃炎,28例癌前病变(11例胃粘膜萎缩、7例萎缩伴肠上皮化生、10例萎缩伴不典型增生),2例早期胃癌。MCE检查与病理检查相比,对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5.7%(24/28)。结论MCE对于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癌早期 癌前病变 放大色素内镜 诊断
  • 简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理念上的具体表现,赋予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以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提出了新要求。

  • 标签: 绿色发展 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 内涵 路径
  • 简介: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在孕期或生产期一年以内被诊断出黑色素瘤的女性患者死亡率比普通女性高出5倍。

  • 标签: 黑色素瘤 死亡率 患者 孕期 生产期 女性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主因反复发作的双侧腋下及腹部皮损伴瘙痒10年,于2013年6月22日就诊。10年前因辛辣饮食后,患者左腋下出现散在红色小丘疹及小水疱,自觉瘙痒,曾于外院按"皱褶部网状色素异常"给予氧化锌软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和莫匹罗星软膏治疗,一周后症状缓解。

  • 标签: 天疱疮 家族性良性慢性 皱褶部网状色素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色素痣激光术后应用皮肤创面诱导凝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例色素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激光术后予以皮肤创面诱导凝胶外用,对照组100例常规予以红霉素软膏外用,观察术后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使用皮肤创面诱导凝胶后,皮肤创面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二氧化碳激光祛除色素痣术后,外用皮肤创面诱导凝胶,对皮肤创面的愈合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皮肤创面诱导凝胶 色素痣 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