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 CT诊断腹部急症性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6年 8月 -2017年 2月收治的 76例腹部急症性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本组所有患者均使用 GE提供的 16层螺旋 CT扫描仪,进行多层螺旋 CT扫描。数据生成图像后由专长腹部 CT医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 76例患者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胆囊 32例,急性阑尾 22例,急性胰腺 1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7例,肝周 2例;经 CT检查后,诊断总符合率为 94.74%( 72/76)。结论:多层螺旋 CT对腹部急症进行诊断具有准确、快速等优势,能快速诊断病变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 标签: CT诊断 腹部急症炎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近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胰腺囊性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提高对此病变的认识,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 标签: 胰腺囊性病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不典型性病具体的超声特征。方法:于我院乳腺科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根据患者病症特征将其分为三组,即A组(乳腺导管扩张症)、B组(肉芽肿性乳腺)、C组(乳腺慢性炎症),从临床结果、超声特征占比率指标予以分析。结果:C组不规则病灶85.00%,不均匀回声85.00%,B组不伴有囊性成分90.00%,不规则病灶80.00%,A组病灶不规则70.00%、0-Ⅰ级血流信号75.00%、不均匀回声90.00%,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不典型性病超声具备相应特征,可从诊断过程中,提高疾病认知能力,以此增加确诊准确率。

  • 标签: 乳腺 不典型炎性病变 超声特征
  • 简介:<正>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8岁,于1995年3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遂于当地医院行CT、MRT检查,均提示“肝海绵状血管瘤”。5月在该院行肝动脉栓塞化疗。7月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呈结节样变,肿瘤质地较软、界限不清,切除困难,考虑为“血管瘤”,仅行肝动脉结扎,术后恢

  • 标签: 肝脏占位性病变 肝海绵状血管瘤 早期肝硬化 栓塞化疗 肝占位病变 肝动脉结扎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性病的超声造影图像特点,提高超声造影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性病(肝脓肿5例、肝炎性假瘤4例、肝结核3例)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及肝结核病变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和肝结核的常规超声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8/12)的低回声病变(11/12),病灶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6/12)。5例肝脓肿因病变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但3例肝脓肿周围肝实质出现动脉相一过性节段性强化;4例肝炎性假瘤超声造影表现呈"快进快出"型,但动脉相呈边界不清的稍高回声强化,缺乏占位感;3例肝结核病灶中央无强化,周边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结论肝脏局灶性性病超声造影表现变异较大,但每种性病尚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且能反映肝脏局灶性性病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提高肝脏局灶性性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肝脓肿 肝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脏局灶性性病的超声造影图像的特点进行研究,促使超声造影诊断的可靠性得到提高。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确诊为肝脏局灶性性病的患者,其中肝炎性假瘤15例,肝脓肿23例,肝结核12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肝炎性假瘤、肝脓肿以及肝结核病变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图像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肝炎性假瘤、肝脓肿以及肝结核病变的常规超声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35/50)的低回声病变(45/50),病灶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25/50)。23例肝脓肿由于病变阶段存在差异,导致超声造影表现也不一样,但14例肝脓肿周围肝实质出现动脉相一过性节段性强化;15例肝炎性假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型,但动脉相呈边界不清的稍高回声强化,占位感较差;12例肝结核病灶中央无强化,周边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结论肝脏局灶性性病超声造影变现差异较为明显,但是各种性病均有一定的特征,肝脏局灶性性病各时期的病理改变可凭此这些特征进行判断,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局灶性性病诊断可靠性的提高具有帮助。

  • 标签: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肝脓肿 肝结核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性病超声造影(CEUS)误诊的原因,以提高CEUS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4年3月—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68例肝脏局灶性性病患者的CEUS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肝脏局灶性性病中,24例肝脓肿、5例性假瘤、2例肉芽肿、37例其他局灶性炎症,全部经病理证实。动脉期以高增强为主,占61.8%(42/68);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以低增强为主,占75.0%(51/68)、80.9%(55/68)。出现17例假阳性,包括肝细胞癌10例、肝转移瘤6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及CEUS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可提高CEUS诊断肝脏局灶性性病准确率。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 超声造影 误诊
  • 简介:摘要脉管性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病变。国际脉管病变研究协会成立并推出其分类,方便了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管理,对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国内多学科的推动下,该分类逐步被认可和应用。本共识结合此分类,对儿童及青少年期常见的病变进行总结,以期统一诊断名称,方便学科间的交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胎盘功能之一是保护胎儿免受感染。母体和胎儿性反应引起的胎盘性改变应被准确记录和诊断,这是胎盘最常见的病理改变,包括由感染因素引发的感染性性病以及无明确感染病因的特发性/免疫性性病。胎盘性病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绒毛、绒毛间隙等。本篇综述将从分类、病理特征及临床意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描述。

  • 标签:
  • 简介:肝内见囊实性病灶,如果肝实质内见多发囊性病灶,肝内多数囊性病CT诊断较为准确

  • 标签: 囊性 性病变 病变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对卵巢囊性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病61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良性54例,交界性4例,恶性3例。其中单纯性囊肿2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1例,卵巢脓肿3例,囊腺瘤15例,囊性畸胎瘤8例,囊腺癌3例。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6.7%,定性诊断准确率88.5%。结论螺旋CT对各种卵巢囊性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卵巢 囊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卵巢囊性病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卵巢囊性病,总结其CT表现和特征。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单侧病变27例,双侧8例,计卵巢病变43个。其中卵巢单纯性囊肿12例,表现为囊壁菲薄,囊腔内密度均匀,近似水样;囊腺瘤13例,呈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肿,囊壁光滑,大部分厚薄欠均匀,2例有壁结节,囊腔内CT值约8-18HU;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表现为囊壁薄,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典型者囊腔内有片状近似液平面影。畸胎瘤4例,表现为囊壁薄,囊腔内有脂肪成份,部分有钙化;脓肿3例,表现为多房性,囊壁较厚,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囊腺癌1例,表现为多房囊实性,有不规则壁结节。术前CT诊断正确31例,准确率88.5%。结论CT能很好显示卵巢囊性病的特征,对各种囊性病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卵巢 囊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为繁荣音乐创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举办的各种征歌、歌手比赛等活动,的确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许多新人新作是通过上述比赛而产生的。企业部门为上述活动所提供的经济赞助,也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当然是人所共知的好事。但也不能不看到,近年来有的竞赛活动却发生了“恶性病”。竞赛中的有些做法及其演变出的花样,严重影响了音乐艺术活动的声誉。一、从举办音乐竞赛活动收参赛费开始,进而演变出如一等奖空缺,奖金不如数

  • 标签: 新人新作 精神文明建设 企业部门 证书费 社会效果 获奖证书
  • 简介:摘要结直肠炎性病相关性息肉比较常见,由于形态多样容易误诊,从而造成临床过度治疗或不必要的干预;也有些少见病变如内翻性憩室则易漏诊而延误治疗。错构瘤性息肉如多发者或出现少数特殊形态常提示患者可能有相关综合征,具较高的癌症发生危险,需要及时治疗和规范随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膳食纤维对肠道性病内毒素的影响,为临床肠内营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乙酸灌肠法制作大鼠性肠病模型。72只SD大鼠成模后随机分为3组,A组;以不含膳食纤维的能全素行肠内营养、B组;能全素加复合膳食纤维20g/L(可溶与不可溶之比为12)、C组;能全素加复合膳食纤维20g/L(可溶与不可溶之比为13)。于营养支持后第1、3、5、7天分别抽取门静脉血2ml检测内毒素;结果B、C组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低于A组(P<0.05),且C组低于B组(P<0.05)。结论在肠内营养中添加适量复合膳食纤维可以降低门静脉血中的内毒素水平,从而对肠黏膜屏障起保护作用。

  • 标签: 膳食纤维内毒素肠内营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占位性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建院以来19例脾占位性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良性占住14例,恶性占位5例。病史、B超、彩超、CT为主要诊断依据。2例部分脾脏切除,其余17例行全脾切除术。脾脏恶性占位行联合切除,术后化疗。结论脾占位性病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综合利用B超、彩超、CT等作为辅助手段,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恶性占位应附以放疗和化疗。

  • 标签: 脾脏占位诊断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胆囊隆起性病(PLG)的诊断、治疗。方法:对B超和病理检测出的胆囊隆起性病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PLG患者中良性胆囊隆起性病96例;恶性胆囊隆起性病4例,病灶大小直径在10mm以上,其中合并结石者3例,其中单发者3例。9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论:B超是诊断PLG最有效的方法。PLG的手术指征是胆囊息肉最大直径〉10mm;病人年龄〉60岁;息肉基底宽或有增大趋势;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胆囊壁局部不规则增厚。

  • 标签: 胆囊隆起性病变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