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消渴治疗消渴阴虚燥热兼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消渴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4例临床控制,7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而对照组6例临床控制,4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0%,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消渴治疗消渴阴虚燥热兼瘀证,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缓解症状、控制血糖,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消渴平汤 阴虚燥热兼虚证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消渴阴虚燥热兼瘀证服用消渴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确诊的消渴阴虚燥热兼瘀证患者62例开展此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与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孤缓释片口服,研究组给予消渴治疗口服,对比观察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主要证候积分均比对照组改善情况更优(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渴阴虚燥热兼瘀证给予消渴治疗,疗效比单纯应用二甲双孤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消渴阴虚燥热兼瘀证 消渴平汤 症状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玉液消渴病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该院80例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消渴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西医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采取常规药物加上玉液治疗。比较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不良反应。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更高的治疗效果(P<0.05)。西医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分别是10例、20例、10例、30例(75.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分别是27例、13例、0例、40例(100.00%)。治疗前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同时间下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变化幅度更大(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分别是(4.42±1.25)d、(5.21±2.11)d以及(4.67±2.03)d。西医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餐后2h血糖下降超过20%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0%的时间分别是(6.67±1.54)d、(7.67±2.15)d以及(6.89±2.01)d,(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和西医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组出现1例低血糖,1例胃肠道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2例低血糖,1例胃肠道反应。结论常规药物加上玉液治疗消渴病的效果理想。

  • 标签: 玉液汤 消渴病 治疗作用 血糖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葛根芩连为清利阳明湿热的经典方剂。本文从葛根芩连主治及消渴病机入手,探讨葛根芩连治疗消渴的特点;并通过对其方证及配伍特色的分析,现代医家应用举隅及其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阐释葛根芩连治疗消渴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加强对葛根芩连的理解及为消渴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消渴 糖尿病 经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渴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严格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服用格列奇特缓释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服药的基础上再服用消渴,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8(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1(70.00%),两组数据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消渴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还能达到良好的降糖效果,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更高,对蛋白尿进行控制,改善患者肾功能,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消渴汤 西药治疗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益肾消渴”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分别用“益肾消渴”和“贝那普利”治疗,观察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25%。结论“益肾消渴”和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二者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综合疗效相当,但应用“益肾消渴”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改善较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更容易接受。

  • 标签: 益肾消渴汤 健脾补肾 活血化瘀 早期糖尿病肾病 贝那普利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玉液合白虎加人参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药常规的基础上加用玉液合白虎加人参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FPG、2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液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玉液汤合白虎加人参汤 气阴两虚 消渴病 疗效
  • 简介:石井镇大井村王伟群卫生室,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当中,消渴方加减的实际 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 40例 2型糖尿病患者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参照组( 20例)及实验组( 20例),参照组患者需接受常规方案治疗,而实验组对象则需同时接受消渴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血糖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参照组 ,且接受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低于参照组,数据分析后差异存在意义( P < 0.05 )。结论:针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消渴方加减的实际疗效较好 该方案可进行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消渴方加减;治疗效果;血糖水平 中图分类号: R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出现明显增多,且其中以 2 型糖尿病最为常见 [1] 。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血葡萄糖水平出现慢性升高,这是一种胰岛素分泌缺陷引发的代谢疾病 [2] 。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尽早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常规方案多为胰岛素注射、药物服用等,虽然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有时疗效不佳 [3] 。本院针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加入消渴方加减,现进行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内分泌科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住院治疗患者当中纳入 40例 2型糖尿病患者为样本,将入组对象随机平分为参照组( 20例)及实验组( 20例),参照组中男性对象为 11例,女性 9例,年龄为 45—71岁;实验组患者当中男性 12例,女性 8例,年龄 47—72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后不存在差异( P> 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入院后需接受常规方案治疗 ,患者需要每日服用 3 次二甲双胍片,每次服用 0.25g ,在三餐后服用。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还需要对其饮食方案进行调整,并且指导患者每日进行适当的锻炼。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实验组对象则需同时接受 消渴方加减治疗,方剂组成为:黄连 6g,麦冬、黄精与葛根各 15g,生地黄、山药各 20g ,天花粉 30g 。气虚患者需要在方剂中加入太子参与白术,热甚患者加入适量石膏,血瘀患者则需加入丹参与赤芍。 患者每日需要服用 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都需要接受 2个月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的实际效果,结合其症状的缓解程度等将疗效分成无效、控制与显效,患者总有效率表示为 ×100% 。无效: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部分患者症状甚至加重;控制:患者在治疗后,血糖水平出现了下降,但是未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治疗后恢复至正常范围,症状得到较好控制。 此外,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 治疗后的血糖水平进行分析,包括空腹血糖与餐后 2小时血糖。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的主要数据需利用 SPSS21.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 n( %)行卡方 X2检验 ,计量资料( ±s )行样本 t检验, P< 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表 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疗效比较观察 n ( %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芪连消渴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1-12期间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90例进行观察,分析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和加用芪连消渴辨证治疗(观察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患者血糖水平更为平稳,P<0.05。结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葛根芩连进行辨证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

  • 标签: 芪连消渴汤 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消渴肾衰安联合“一则八法”治疗消渴肾衰脾肾阳衰兼瘀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消渴肾衰安联合“一则八法”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消渴肾衰安治疗。4周为个1个疗程,共1个疗程,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消渴肾衰安联合“一则八法”治疗消渴肾衰脾肾阳衰兼瘀毒证能更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肌酐,减少蛋白尿。

  • 标签: 消渴肾衰安汤 一则八法 消渴肾衰 脾肾阳衰兼瘀毒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瓜蒌薤白半夏合黄芪消渴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产生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绕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B组,各35例,A组运用西药进行治疗,B组在运用西药的基础上,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和黄芪消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B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P<0.05)。 结论 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运用瓜蒌薤白半夏合黄芪消渴联合西药,有利于优化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黄芪消渴汤 西药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治疗少阳型消渴病伴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3例少阳型消渴病伴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61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观察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为80.33%(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对照组为22.95%(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可有效改善少阳型消渴病伴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血糖水平。

  • 标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少阳型消渴病伴不寐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采用柴胡消渴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79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分别实行常规药物治疗、加以柴胡消渴治疗,对两组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采用柴胡消渴治疗效果较佳,有效改善血糖及胰岛素指标,稳定血糖水平,更利于糖尿病治疗和控制。

  • 标签: 柴胡消渴汤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常规西药联合益肾消渴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益肾消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除 BUN指标无明显变化外,治疗组患者其他症状评分均显著 优 于对照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常规西药 益肾消渴汤 早期糖尿病肾病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