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注射重组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7例对照组、37例实验组,分别开展常规溶栓治疗、常规溶栓治疗+注射重组尿激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溶栓再通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易出现并发症,组间差异显示为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注射重组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重组尿激酶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 100 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将 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 [1]。对照组采取 人尿激酶溶栓 方法,观察组采取重组 尿激酶溶栓 的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冠脉再通率和完全流通率以及轻度出血总发生率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再次流通率和血管完全流通率都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轻度出血总发生率 14.0% 比对照组 36.0% 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重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明显,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到现在为止,是我国大部分医院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 分析注射重组白细胞介素 -2 免疫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6 年 9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复治肺结核患者 68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 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 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 34 例。对照组患者采 2H3R3Z3E3S3/6H3R3E3 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研究 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联合应用注射重组白细胞介素 -2 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病灶吸收情况及空洞变化情况 。 结果 研究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空洞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注射重组白细胞介素 -2免疫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的 推广应用。

  • 标签: [ ]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复治肺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益气复脉联合冻干重组脑利钠肽(rhBNP)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抽取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78例老年CHF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予西医标准抗心衰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西医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rhBNP,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益气复脉治疗,疗程均为1周。1周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T-proBNP、MCP-1、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注射益气复脉与rhBNP治疗老年CHF急性发作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发作期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益气复脉注射液
  • 简介:【摘 要】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药品生产的法规条例,引入质量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只要企业重视风险评估活动,才能实现对药品质量的管控。冻干粉针采用非最终灭菌生产工艺,产品的风险度较高,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为此更要加强质量风险管理,才能保证冻干粉针最终的生产质量。本文先介绍质量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再深入研究冻干粉针生产中质量风险管理的应用,希望为今后的冻干粉针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质量风险管理 冻干粉针 生产 应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尿激酶腹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6月 ~2017年 12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 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腹腔内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 2周、 3周、 4周无腹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B超复查脓性胸、腹腔积液伴胸腹膜增厚情况 3个月、 1年后、 2年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尿激酶腹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可有效稀释胸、腹水,有利于胸腹水吸收,提高治疗效果,复发率低。

  • 标签: [ ] 尿激酶 结核性腹膜炎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注射丹参多酚酸盐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8年3-11月使用注射丹参多酚酸盐的病例560例,对注射丹参多酚酸盐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溶媒选择、溶媒浓度、用药疗程、药品配伍、用药禁忌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0例中,适应证合理率为26.96%(151/560),用法用量的合理率为99.82%(559/560),给药途径合理率为100.00%(560/560),溶媒选择合理率为95.00%(532/560),溶媒浓度合理率为67.86%(380/560),用药疗程合理率为61.07%(342/560),药品配伍合理率为100.00%(560/560),凝血功能的用药禁忌合理率为94.46%(529/560),肝功能的用药禁忌合理率为90.18%(505/5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9/560),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皮疹瘙痒、恶心、静脉炎、胸闷。结论注射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适应证、用药疗程和溶媒浓度选择不合理等方面,亟待进一步规范其合理用药。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注射 安全 药物评价 超说明书使用 药学服务 禁忌 药物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炎黏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2019年 3月 -2020年 1 月为时间节点,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50例,将其按照当前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27例采用 2HRZE/4HR方案(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抗结核与胸腔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观察组 23例基于此,胸腔内注射尿激酶( 10万 u)治疗,对比两组胸膜黏连发生情况,另就两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腔积液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之对照组,显著偏多( P< 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偏短( P< 0.05)。观察组胸膜粘连发生率( 4.35%)相比对照组( 22.22%),显著偏低( P< 0.05)。结论 针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通过将尿激酶注射至胸腔内,能增加胸腔积液引流量,缩短引流时间,减少胸膜黏连发生。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 尿激酶 胸膜黏连
  • 简介:【摘 要】头孢替安最早出现于日本武田药品研究所,属于第二代头孢抗生素药物,该药物有着较为广泛的抗菌频谱,同时在抗菌活性上也有一定优势,在临床应用当中也有显著疗效,应用安全,因而为现阶段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抗生素药物。人药物在 92年进入我国市场,并于 2004年实现了自产,其中注射盐酸头孢替安药物剂型主要为粉针剂。本文针对本药品的澄清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澄清度影响因素,希望可以给相关药品制备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盐酸头孢替安 澄清度 胶塞 影响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钠注射给药所致的不良反应,提高泮托拉唑钠注射给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采用注射泮托拉唑钠给药出现不良反应的 60 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分别从性别构成、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和脏器受损分布情况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出现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和女性无明显差异; 60周岁以上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 60 周岁以下, P<0.05;泮托拉唑钠注射给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不具有集中性,且会累及多个功能脏器。结论 泮托拉唑钠临床不合理用药极易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多器官受损,且 60周岁以上的人群是不良反应高危人群,临床治疗中应予以重点关注,采用合理的给药方式进行给药,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安全。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注射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70 例,按照掷骰子方式对全部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常规组与联合组患者各 35 例。对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对联合组患者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检查量表评分, NIHSS )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 P < 0.05 ;联合组患者 NIHSS 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 P < 0.05 ;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 P > 0.05 。 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丁苯酞注射液 尿激酶 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注射骨肽与骨肽注射液 对骨折患者进行病情改善,提升愈合率。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骨科疾病。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90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联合 骨肽注射液, 分析临床疗效。 结果: 从 治疗结果 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 9.1±2.0 )周, 对照组为 ( 10.9±2.2 )周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术后 VAS 评分中,观察组治疗 7 天后为( 2.9±0.8 )分,对照组则为( 3.7±1.1 )分,肿胀程度中,观察组治疗 7 天后为( 1.5±0.3 )分,对照组则为( 1.9±0.3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骨肽注射液 对于骨折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积极效用,有助于骨折愈合,并能够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疼痛度和肿胀度,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注射用骨肽 骨肽注射液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 临床对患者注射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前,需对药物展开无菌检查,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进行保证,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此药物无菌检查的验证方法。方法 研究按照无菌检查法的相关操作规范,展开无菌检查时使用薄膜过滤法对注射头孢曲松钠展开相关无菌检查,同时在此基础上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临床中对可溶性药物展开无菌检查时,薄膜过滤法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法,但是针对于具有不同性质的药物来说,其具体的操作过程需进行相应的调整。结论 在薄膜过滤法中应用分次冲洗和分次过滤是注射头孢曲松钠无菌检查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首选方法。

  • 标签: 无菌检查法 薄膜过滤法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 简介:摘要: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主要被用作血液肿瘤疾病的治疗中,是化疗药物的重要用药。对于紫杉醇白蛋白在应用前需要进行一定的配比,通过配制才能达到临床治疗的要求。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配比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操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配比过程的规范等都直接影响了药品最后的作用。为了保证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我院对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从人员到配制过程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注射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最佳配制方法,文章从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药品特点出发,论述了人员和配制过程,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为更多科室在配制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标签: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最佳配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内注射卡介苗(卡介苗)关键质量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为生产工艺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统计软件对211批卡介苗的菌种代次、半成品沉降率、半成品活菌数、成品活菌数、成品效力和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等关键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各指标间相互影响的规律。结果第6、9和12代卡介菌生产的卡介苗成品活菌数均值分别为5.07×106、5.49×106和6.02×106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mg,Pearson相关系数为0.200(P<0.05),成品活菌数随生产菌种代次的升高而略有增加。半成品沉降率处于0.00%~7.99%、8.00%~11.99%和12.00%~20.00%的卡介苗成品活菌数均值分别为5.57×106、5.52×106和5.06×106 CFU/mg,Pearson相关系数为-0.182(P<0.05),成品活菌数随半成品沉降率提高而略有降低。半成品活菌数处于1.00×107~1.99×107、2.00×107~2.99×107和3.00×107~4.00×107 CFU/mg的卡介苗成品活菌数均值分别为4.61×106、5.69×106和6.53×106 CFU/mg,Pearson相关系数为0.537(P<0.05),成品活菌数随半成品活菌数增加而显著增加。成品活菌数处于1.00×106~3.99×106、4.00×106~5.99×106和6.00×106~8.00×106 CFU/mg的卡介苗成品效力均值分别为17.61、16.51和16.55 mm,Pearson相关系数为-0.187(P<0.05),成品效力随成品活菌数增加而先略有降低再趋于平稳。成品活菌数处于1.00×106~3.99×106、4.00×106~5.99×106和6.00×106~8.00×106 CFU/mg的卡介苗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均值分别为363.61、363.21和368.68 mOsmol/kg,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0(P<0.05),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随着成品活菌数增加而略有升高。结论在企业标准范围内,成品活菌数受半成品活菌数的影响较大,受菌种代次、半成品沉降率的影响较小。成品活菌数对成品效力和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的影响较小。

  • 标签: 卡介苗 质量控制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特利加压素联合注射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 2019年5月-2020年5月院内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1例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分两组,参照组35例奥美拉唑,观察组36例特利加压素联合奥美拉唑注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需比较。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都不及观察组,(P<0.05)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治疗能更好的改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特利加压素 奥美拉唑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机械碎栓、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90例于 2019年 1月 -2020年 2月在我院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患者展开研究,将其分为三组,即 A组(运用微导丝以及微导管机械碎栓结合尿激酶法进行治疗)、 B组(运用 Solitarie AB支架结合尿激酶法进行治疗)、 C组(运用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与 Solitaire AB支架结合尿激酶法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ABC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已超过 85%, C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 C组总有效率为 93.33%,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采用微导丝、微导丝机械性碎栓或 Solitaire AB支架与动脉内注射尿激酶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机械碎栓 支架取栓 动脉注射尿激酶 急性脑血管闭塞
  • 简介:摘要1例75岁男性患者因肺癌骨转移给予注射氢溴酸高乌甲素4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用药1次后,患者出现肌肉震颤,以四肢为主,坐立位明显,平躺后消失。用药2次后患者肌肉震颤加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手不能持物,行走困难。肌肉震颤症状发作期间患者除肌张力增加外,无其他异常体征。考虑为高乌甲素所致锥体外系反应(帕金森样综合征)。遂停用高乌甲素,其余治疗方案未变。停用高乌甲素后约24 h,患者肌肉震颤症状消失,观察8 d,症状未再出现。

  • 标签: 生物碱类 乌头碱 肌束震颤 帕金森障碍 高乌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