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主招生认定书具有何种法律效力,在每年的高校招生工作中都会受到关注和讨论,属于教育法领域的一个新型问题。通过对高校在招生中的法律地位和自主招生法律性质的论证,可以看到,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履行了特殊行政主体的职能,高校的自主招生具有具体的行政许可性质。因而,自主招生只是单方面的权利授予行为,对考生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

  • 标签: 自主招生 认定书 行政许可
  • 简介:案情回放:两个再婚家庭引起的房产纠葛田某与张某是一对再婚夫妇(田某已有一个儿子顾某某),两人再婚后育有婚生子李某,1995年二人协议离婚,约定婚姻期间共建房屋一栋归田某所有。1997年张某与贺某结婚,因两人无房住,张某经与田某协商,田某同意将原来的房屋卖给张某,2002年5月两人签订房屋转让合同,约定房款转让价为张某的十年工资,双方中途不得毁约,待十年履行完毕再进行产权过户。

  • 标签: 法律效力认定 房屋转让合同 债权 处分 夫妻 再婚家庭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后,对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行为进行单独犯罪化处理。司法实践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对多次盗窃进行司法认定。“多次盗窃”可界定为一年以内三次以上非较大数额的一般盗窃。应当将盗窃预备、中止、未遂行为纳入“多次盗窃”的认定范围,当且仅当纳入多次盗窃认定范围的各盗窃行为均系未完成形态时,多次盗窃构成的盗窃罪才可能存在未完成形态。

  • 标签: 多次盗窃 司法认定 认定标准
  • 简介:针对本考点.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等。

  • 标签: 法律 行为规范 合法权益 违法犯罪 课程标准 权利
  • 简介:摘要离婚案件近年来的与日俱增,多种多样的家庭纠纷和债务纠纷让人民法院不得不面对。清官单断家务事。怎样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是一直以来的一大难题,家庭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法律的不完善性。在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已成为一个极需解决的课题

  • 标签: 夫妻关系 债务认定
  • 简介:家事协议是由具备家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就家庭生活重要事项协商一致达成的约束所有家庭成员之协议。具体司法裁判中,家事协议效力应基于其与法律之多重博弈关系,通过考量司法政策取向、司法能力及其系统性影响等因素来认定和择取案件最佳裁判路径与效果。

  • 标签: 家事协议 家事行为能力 司法政策
  • 简介: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变更引发的财产损失,荷兰《空间规划法》规定了规划补偿制度。荷兰的规划补偿制度以"公共负担平等"为原则,规定除正常的社会风险范围内的以及风险承受等情形之外的规划损失应当予以补偿。认定规划损失是否属于正常的社会风险需要综合考量规划的性质、可预见性以及损失的性质和大小等因素。风险承受原则要求对于申请人应当预见并能够避免的规划损失由其自行承担。荷兰在规划损失补偿认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于我国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规划补偿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 正常的社会风险 风险承受
  • 简介:为了促进法律语言研究与司法实践的结合,将法律、语言、法律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经验的总结,2013年10月19和2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主办,以“法律·语言·法律人”为议题的法律语言高端论坛于中国政法大学隆重举行。

  • 标签: 法律语言研究 法律人 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 综述 人民检察院
  • 简介:2003年4月27日,《工伤保险条例》经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予以公布,正式拉开了我国工伤保险全面推行的序幕。10多年间,我国工伤保险在取得丰硕成绩的同时,不断面临挑战。站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我们特邀西北大学法学院于欣华副教授撰写系列文章,带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工伤保险的点滴故事,观其从何处来,思其将向何处去,领略一番别样工伤保险的风情,以飨读者。

  • 标签: 工伤保险 于欣 事故伤害 醉酒驾车 常务会议 劳动合同
  • 简介:据《中国劳动保障报》报道从今年7月1日起,广东省广州市工伤认定将实行属地管理,工伤认定受理业务由各区人社局承担。据广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对广州跨行政区的工伤认定案件,受伤害的职工已参加广州市工伤保险,由参保地的人社局负责受(办)理;未参加广州市工伤保险的,若用人单位注册地在广州,由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所在区人社局负责受(办)理;用人单位注册地不在广州市的,由其生产经营地的区人社局负责。

  • 标签: 工伤认定 属地管理 广州市 用人单位 工伤保险 劳动保障
  • 简介:刑法分则条文以及司法解释中出现多处“明知”,此处“明知”的含义有别于总则中故意犯罪规范中的“明知”。学界对“明知”、“确知”、“实知”与“应知”的含义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且难以辨析,致使在司法实务中认定“明知”的标准不一,认定方法各异。文章从规范分析入手,结合语义分析方法,阐释“明知”的认定,首先应当以证据证明、发现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为主;其次完善刑事法规范,对“明知”认识程度进行分级,体系化“明知”认识内容,从而解决变更待证事实这一方式存在的诸多问题,以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严格限制刑事推定的适用。

  • 标签: 明知 刑事推定 应知 变更待证事实
  • 简介:法律之外”和“法律之内”这两个名辞,是胡冈先生和笔者有一次在讨论侦探小说和侠义小说的问题时所提出的.胡先生把那次讨论的大意写成了一篇《侦探和侠义》的短文,发表于《时代评论》第九期.这里可先节述那篇短文的内容.来做本文的楔子.侦探小说是现代英美一般人民间最流行的读物,它们的翻译本在中国也已相当流行.

  • 标签: 法律 侦探小说 侠义小说 短文
  • 简介:事件回放某电力管理局电工孙某,主要■作职责足负责甲村和乙村的低压用电设施日常维护和抄表收费工作。2010年5月15日,孙某当日8时至次日8时应到镇供电所值班,但当日上上6时左右,丙村电工常某请孙某帮助处理丙村浇地用变压器故障,孙某却在变压器检修过程中不慎触电从3米高处坠落受伤。

  • 标签: 职责 工伤 否认 2010年 收费工作 日常维护
  • 简介:实务中,受贿罪的认定面临诸多疑难问题,包括财物数额难以计算、财物范围是否应扩大为各种利益、收受商业机会或以经营方式获取财物如何认定,以及单纯收受财物、离职后收受财物应如何认定等,上述问题理论上存在争议,实践中做法不一,亟须加强研究并完善受贿罪立法。

  • 标签: 受贿罪 疑难问题 立法完善
  • 简介:我国《合同法》有关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这导致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认定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与探讨,以期对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完善有所启发.

  • 标签: 缔约过失责任 先合同义务 保护义务 归责原则
  • 简介:介绍买卖妇女、儿童行为可作为买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共同犯罪处理。司法实践中应结合行为人对买卖双方所持帮助故意及其支配下的介绍行为的具体情况对其共犯形态进行判断,在帮助买卖一方故意支配下实施介绍行为的,按拐卖妇女、儿童罪或者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帮助犯定性处罚。在帮助买卖双方故意支配下实施介绍行为的,按想象竞合犯的处罚规则,从一重处断。介绍卖淫罪、介绍贿赂罪不是将介绍行为入罪的有力例证,没有必要将介绍买卖妇女、儿童行为独立成罪。

  • 标签: 介绍买卖 妇女 儿童 性质
  • 简介:案情简介1997年3月,邓甲与陈某协议离婚,约定二人共有的位于无锡市北塘区的房屋归陈某所有,并于2001年3月办理完成了过户登记手续.2005年9月,邓甲在窃得陈某房产证后,伙同邓乙(邓甲的哥哥)伪造陈某身份证件,在房产中介过某安排下将房屋过户至自己名下.随后,邓乙以邓甲的名义,以房屋产权作抵押,获得中国银行无锡市南长区支行抵押贷款10万元,邓乙于2008年10月将上述贷款偿还完毕.

  • 标签: 交叉案件 刑民交叉 合同效力
  • 简介:母亲再婚后给儿于改姓父亲拒付抚养费问:李女士两年前与丈夫张某协议离婚,双方约定,二人之子由李女士抚养,张某每月给付抚养费600元.一年前,李女士再婚,婚后将儿子的姓氏变更为继父的姓氏.

  • 标签: 问答 法律 抚养费 协议离婚 女士 再婚
  • 简介:交通肇事罪中自首的认定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认为:在过失犯罪中存在自首;肇事后履行报警义务的应认定为自首;肇事后未在约定的时间投案的也应认定为自首;还有肇事后逃避的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要具备自首条件,均认定为自首.

  • 标签: 交通肇事罪 自首 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