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泌尿肿瘤PETCT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前列腺癌首先必须与前列腺增生鉴别,其次应与膀胱底肿瘤、膀胱内血凝块鉴别,其中以MRl为最佳鉴别手段。

  • 标签: 泌尿 肿瘤 PET CT 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急性泌尿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取120例急性泌尿感染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成两组,进行阴道粘膜免疫双盲和安慰剂施用研究,对诊断和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解产生泌尿感染的原因及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采用方法90例患者中79例最初7周再次感染时间明显延长,平均再次感染的时间为12周,对照组为8.2周,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泌尿疾病为目前常用方法,防止细菌再生。采用此方法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急性泌尿系统感染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急性膀胱炎该病病例的是指潮红、黏膜充血,上皮细胞肿胀,黏膜下组织充血、白细胞浸润和水肿。病情严重患者有点状和片状充血,并可出现黏膜溃疡。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76例该病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病程。

  • 标签: 急性膀胱炎 护理 肾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发病的关系,提高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认识和警惕性,减少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我院786例ERCP检查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行ERCP检查,常见的胆胰并发症为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而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头癌、胆管炎等相对少见。结论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不典型性,胆石症发生率较高,患者年龄、憩室的大小与胰胆疾病并发症关系密切。

  • 标签: 十二指肠憩室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的病理变化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和脱失,并伴有Lewy小体的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随着对PD的认识,发现自主神经功能越来越显现出来,尤其是泌尿症状,现就PD的泌尿症状加以综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排尿障碍 病因及病理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90例泌尿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拟的中药方“排石汤”加减。各组均治疗两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治愈67例,有效20例,无效8例;对照组治愈23例,有效19例,无效53例,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治疗组(91.6%)明显高于对照组(44.2%)。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泌尿结石疗效显著,能够减少疼痛,增加尿量并提高尿液对结石的冲击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泌尿系统结石
  • 简介:摘要截瘫患者往往需要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为侵入性治疗手段,常可引发泌尿感染。有文献报道,医院获得性感染有40%为尿路感染1,且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2。泌尿感染是截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危害性大。这主要是由于脊髓受到损伤引起排尿动力学改变和常导尿所致。因此解决尿潴留和观察、记录尿量,保持尿失禁病人局部干燥、清洁,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泌尿感染,对于截瘫病人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截瘫病人 泌尿系统感染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泌尿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和药敏试验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98例泌尿感染患儿的致病菌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尿培养前未使用抗生素的患儿阳性率为84.3%,47例尿培养前使用过抗生素的患儿阳性率为31.9%,两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氏菌39例,对9种常用抗生素敏感度为50%左右。结论抗生素的使用大大降低尿培养阳性率,大肠埃希氏菌为主要病原菌,已有一定抗药性。

  • 标签: 儿童 泌尿系统 尿培养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手术中泌尿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妇科手术中泌尿损伤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泌尿损伤以经腹全子宫切除为常见,输尿管损伤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膀胱修补及输尿管插管或吻合术是其主要治疗措施。

  • 标签: 妇科手术 泌尿系统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微生物检验泌尿病原菌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泌尿感染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检验,实验组采用微生物检验。结果实验组采用的微生物方式检验泌尿患者效果较为确切。实验组检测较对于对照组检测种类多于43.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生物检验泌尿病原菌结果较为准确,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检验,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检验时间,且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泌尿系统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泌尿结石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4例患有泌尿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泌尿结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泌尿结石患者实施护理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整体护理 泌尿系统结石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单纯性泌尿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菌的分布,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30例泌尿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培养结果中大肠埃希菌有50例,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西丁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泌尿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头孢西丁可作为小儿泌尿感染的首选用药。

  • 标签: 泌尿系统 感染 尿培养 细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阳性合并泌尿肿瘤患者的手术处理特点。方法分析2010年10月一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有泌尿肿瘤的HIV阳性患者的治疗经过,并总结相关经验。结果30例患者均接受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和相应手术的治疗,共随访6—24个月。24例开放手术患者中,21例术后恢复良好,3例术后出现远处转移,复查CD4+T细胞低于100个/ul。6例为阴茎癌行阴茎部分切除术,8例为睾丸肿瘤,行睾丸切除术。6例腔镜下行膀胱癌等离子电气化切除术,术后用羟喜树碱膀胱灌注8个疗程,效果较好,随访24个月1例已经复发。结论患者术前通常采用HAART控制病毒的复制。术前CD4+T细胞计数对于确定手术时机及术后处理非常重要,术后应采用CD4+T细胞计数监测病情进展。对于HIV阳性合并泌尿疾病需手术处理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同时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也应重视自身防护以避免职业性感染。

  • 标签: HIV 感染 泌尿系肿瘤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