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手术获得的泌尿结石成分,探讨延安地区泌尿结石成分与年龄、性别等关系,比较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特点,分析延安地区泌尿结石发生的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及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治疗1984例尿路结石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部位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延安地区泌尿结石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解剖部位的分布特点。结果在1984例泌尿结石的患者中,按每10岁年龄大小分组排序,统计各年龄阶段泌尿结石发病情况,男性患者有1346例,女性患者有638例,男性年龄(50.23±14.48)岁,女性年龄(47.87±14.51)岁,男、女患者比例约2.11∶1。在66~75岁年龄段,尿路结石发病率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成分以混合性结石为主,以混合性结石为主,共1582例,占79.76%。其中1665例(83.92%)为上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的比例为5.22∶1,其余为肾结石合并膀胱结石。上尿路结石中男性1062例,女性603例,男女比例为1.76∶1;下尿路结石中男性284例,女性35例,男女比例为8.11∶1。青壮年(年龄≤45岁)泌尿结石患者草酸钙为主结石、感染性结石多见;中老年(年龄>45岁)泌尿结石者草酸钙为主结石、尿酸类结石多见。感染性结石患者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延安地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泌尿结石。同时,不同年龄段结石构成成分具有差异。对于年龄≤45岁患者,主要以草酸钙为主结石、感染性结石多见,这与结石整体发病率基本一致;而对于年龄>45岁患者,主要以草酸钙为主结石、尿酸性结石多见。表明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结石患者,可以根据上述结果在结石的预防和治疗上综合考量,给予明确而更加合理的治疗。

  • 标签: 尿路结石 陕西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钬激光治疗泌尿结石的护理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行钬激光治疗的72例泌尿结石患者,双盲法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36)。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病患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指标比较无明显区别,护理后实验组病患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1例病患出现并发症,参照组6例病患出现并发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是97.22%,高于参照组满意率80.56%(P<0.05)。结论:钬激光治疗泌尿结石期间辅以综合护理,可稳定患者血流状态,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钬激光治疗 泌尿系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输尿管钬激光治疗泌尿结石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50例展开研究,患者均采取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按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各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经输尿管钬激光碎石 泌尿系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在泌尿结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令人瞩目,但仍缺乏高质量、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和高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提高我国泌尿结石研究水平方面,我认为应重视开展高质量临床医学研究,改变观念和评价体系,打破专业屏障,促进多学科合作,加强泌尿结石的转化医学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以促进国产医疗设备的研发。多管齐下,以进一步提高中国泌尿结石的研究水平。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临床研究 转化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结石患者对饮食营养与结石病关系的掌握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1月间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的60例泌尿结石患者,对其进行饮食习惯及营养知识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60份。结果显示93.3%的患者缺乏营养知识;患者的饮食结构中存在尿石症形成的高发风险,其中93.3%的患者日饮水量少于2 000 ml,61.7%的患者每日摄入过量的动物性蛋白,70%的患者每日摄入钙不足。结论大部分泌尿结石患者对饮食营养与疾病认知不足。因此,加强营养知识教育,了解疾病与营养的关系,建立健康的营养膳食结构有利于泌尿结石的防治。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饮食营养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湖南地区儿童泌尿结石成分及尿路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18例泌尿结石患儿作为研究组,分析结石化学成分;取同期在本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尿液成分,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18例结石样本中,检出率最高的三种结石成分分别为草酸钙类占75.48%(391/518)、胱氨酸类占8.49%(44/518)、结石尿酸类占5.02%(26/518)。研究组尿液中钙、磷、镁、尿酸、草酸、胱氨酸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枸橼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营养情况、日饮水量、饮用水水质偏硬、日运动量偏少、相对高温环境、遗传因素、父母文化程度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饮水量较少、饮用水水质偏硬、日运动量偏少、相对高温环境、遗传因素、父母学历较低是本院泌尿科收治患儿泌尿结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地区泌尿结石患儿的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类结石为主,发病主要受日饮水量较少、饮用水水质偏硬、日运动量偏少、相对高温环境、遗传因素、父母学历较低等因素影响。

  • 标签: 儿童 泌尿系结石 尿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湖北省荆门地区的泌尿结石成分特征,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沙洋县人民医院、钟祥市人民医院和京山县人民医院四院泌尿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将符合标准的2 000例患者纳入研究,使用红外光谱法检测其结石成分,并结合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泌尿结石患者中50~65岁人群患病率最高,为46.60%(932/2000);男性患者1297例(64.85%),为女性患者的1.85倍;其中≤12岁和>75岁患者中的男女比例比值最大,为3∶1。结石主要位于肾脏和输尿管,膀胱占比较少,尿道不常见。结石成分主要草酸钙,其次为碳酸磷灰石和尿酸类,胱氨酸和磷酸铵镁结石不常见;仅在女性患者中发现羟基磷灰石和磷酸氢钙结石(占0.5%~0.7%),同时女性磷酸铵镁成分明显比男性常见(P<0.001)。首发和复发患者结石成分占比大体相似,草酸钙结石占大部分,碳酸磷灰石结石常见,尿酸类和磷酸铵镁结石出现率不高,胱氨酸、羟基磷灰石和磷酸氢钙结石不常见。结论湖北省荆门地区泌尿结石草酸钙成分和肾脏发病最为常见,男女结石部分成分存在差异,可为该地区临床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尿路结石 湖北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结石微创手术治疗的应用及发展。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8例泌尿结石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划入参照组与微创组(n=49)。参照组实施大功率钬激光经皮肾镜取石术,微创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患者的一期结石取净率。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一期结石取净率为97.96%,参照组患者的一期结石取净率是83.67%,微创组的结石取净率较高(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术后发生7例并发症,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泌尿结石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应用及发展价值较高。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微创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泌尿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结合治疗泌尿结石,不仅提升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内镜手术治疗 泌尿系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 回顾性分析采用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 60 例泌尿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 60 例中 , 治愈 43 例 ( 71. 67 % ), 显效 12 例 ( 20 .00 % ), 无效 5 例 ( 8. 33 % ), 总有效率为 91.7% ( 55/60 ) 。 其中, 输尿管结石 的 有效率高于肾结石 的 有效率 ( P < 0. 05 ), 6mm 以内的结石排石有效率高于 6 mm 以上 的结石排石有效率 ( P < 0. 05 )。 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直径小于 1cm 的肾、输尿管结石疗效较好且用药安全 , 药源易得 , 费用低廉 , 不失为泌尿结石治疗的一种好办法 ,值得临床推广 。

  • 标签: 结石 泌尿系 肾石通 中西医结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泌尿结石应用循证护理在预防复发方面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80例入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病例40例,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例40例,以循证护理干预,两组除护理方式不同外,患者身体状况相同,对两组结石复发情况进行统计,以问卷调查法了解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循证护理 预防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泌尿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10月360例尿路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以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为依据,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以及其临床症状和结石分布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泌尿结石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8∶1;其中合并感染的患者以女性为主,占73.73%;泌尿结石高发年龄段为41~70岁,71岁以上泌尿结石患者人群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最高(P<0.001);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此外,肾脏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结石部位组;多发性结石(肾脏+输尿管)患者尿路合并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其它结石部位组(P<0.01)。结论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密切关注中老年女性泌尿结石患者以及肾脏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情况,积极预防、及时治疗,有助于缩短泌尿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尿路感染 临床特征 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