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旋氯胺酮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使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右旋氯胺酮分别在麻醉前用药、诊断性检查的麻醉以及椎管内用药实验的具体情况。结果在临床麻醉前用药及诊断性检查中使用右旋氯胺酮均没有发现不良反应患者,在椎管内用药中使用右旋氯胺酮的镇痛效果显著。结论右旋氯胺酮使用在小儿临床麻醉中是一种起效快、维持时间短,镇痛强度高的安全性药物。

  • 标签: 右旋氯胺酮 小儿麻醉 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在子宫外孕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至2013年三年收治的30例急诊子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A组采用氯胺酮复合维库溴胺静脉麻醉方式,B组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式,比较应用效果。结果手术开始时A组病人的心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的时刻和手术开始10分钟后病人血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在子宫外孕手术中的应用有着操作简单、起效时间快、镇痛作用好等优点,对于出血量大的子宫外孕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非常好。

  • 标签: 氯胺酮 子宫外孕 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胺酮在急诊创伤镇痛中的相关临床治疗方案,为后期急诊科工作的开展加以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急诊创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参照1,2组。其中实验组采用氯胺酮对急诊创伤患者进行治疗,参照1组对急诊创伤患者不做任何处理,参照2组采用传统镇痛药物吗啡或杜冷丁对急诊创伤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安排相关临床管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主要观察指标为急诊创伤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0分钟后的心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分值评估,并观察治疗后是否出现窒息缺氧等并发症现象。对比三组急诊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氯胺酮在急诊创伤镇痛中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镇痛药物吗啡或杜冷丁,且并发症少。结论使用氯胺酮治疗急诊创伤患者能够有效的缓解其疼痛感,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氯胺酮 急诊 创伤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以便为以后临床使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手术患儿1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氯胺酮95ug/kg/min麻醉,观察组采用氯胺酮60ug/kg/min复合瑞芬太尼0.06ug/kg/min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手术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心率存在显著差异,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不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明显,并且药效时间短,患儿手术后苏醒快,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组合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氯胺酮 瑞芬太尼 小儿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次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基础麻醉与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婴幼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1年3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4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单次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则采用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病例的氯胺酮总剂量、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以及氯胺酮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婴幼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好于全凭氯胺酮麻醉,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婴幼儿下腹部手术 单次骶管阻滞符合氯胺酮基础麻醉 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小儿外科手术中注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后出现的过敏反应症状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一例采取盐酸氯胺酮麻醉下行疝囊高位结扎及修补术出现过敏反应患儿,详细分析患儿的过敏反应症状及应对措施。结果通过给予过敏患儿及时的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术后恢复效果良好,无任何后遗症。结论虽然盐酸氯胺酮在手术麻醉中出现过敏反应率较低,但是若出现过敏反应则需立即停用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可有效改善反应症状及预后效果。

  • 标签: 延伸氯胺酮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与单纯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行下腹部、会阴部以及下肢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A组(单纯氯胺酮)和B组(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结果两组麻醉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其中,肌注氯胺酮后5min,两组MAP、HR较麻醉前显著增高(P<0.01),而手术开始后10min,A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B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B组苏醒期短,术中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A组(P<0.01)。结论小儿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镇痛、肌松效果确切;对小儿生理干扰小,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减少全麻药的用量,苏醒迅速,减少了患儿的躁动,提高了小儿麻醉的安全,其临床总体效果优于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

  • 标签: 小儿 骶管阻滞 氯胺酮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非插管全麻)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独氯胺酮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麻醉后呼叫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明显缩短,且术中呼吸抑制率、体动发生率、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平稳迅速,患儿不良反应少,苏醒快,安全性高。但不同麻醉药物的影响不同,临床实践应结合病情灵活选择。

  • 标签: 七氟烷 复合 氯胺酮 小儿 短小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无痛结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同时针对小儿内镜室麻醉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合理评估并提供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结肠镜诊疗患儿90例,随机分为PF组、PK1组和PK2组。PF组给予芬太尼1μg/kg,PK1组给予氯胺酮0.5mg/kg,PK2组给予氯胺酮1mg/kg,间隔约2~5min后3组均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1.5mg/kg。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麻醉前后的生命体征、丙泊酚药量、意识消失及苏醒时间,观察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PF组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高于PK1组和PK2组(P<0.05);PK1组丙泊酚用量大于PK2组(P<0.05),2组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儿均安全度过围麻醉期。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0.5~1mg/kg)用于小儿无痛结肠镜检查麻醉效果安全可靠,优化和规范的麻醉流程可进一步降低麻醉意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丙泊酚 氯胺酮 小儿 结肠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及氯胺酮在小儿全麻中的麻醉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诊的小儿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采用单纯氯胺酮进行麻醉,而观察组患者用氯胺酮联合异丙酚实施麻醉,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氯胺酮用药量、维持剂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并观察术中平均血压(MBP)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变化。结果采用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的患者氯胺酮用药量、维持剂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单纯氯胺酮麻醉患者;且观察组患者药物诱导后,相较于诱导前出现BP的显著下降和PCO2的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BP相较于诱导前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联合异丙酚在小儿患者全麻的应用中,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全麻 异丙酚 氯胺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妊娠行剖宫产产妇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各时间段SPO2、MAP、HR变化、ID和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在切皮时及胎儿分娩时MAP、HR较术前上升,关闭腹膜时SPO2均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D低于对照组(P<0.05),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用于剖宫产术疗效较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氯胺酮 丙泊酚 全麻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妊娠妇女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氯胺酮符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法下产妇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胎儿娩出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平均动脉压和心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而对照组产妇的气管插管后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变化较大,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胺酮和丙泊酚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疗效较好,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氯胺酮 丙泊酚 全身麻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手术病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氯胺酮维持麻醉,实验组则采用氯胺酮与瑞芬太尼复合方案维持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率波动幅度更小,复苏时间更早,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临床麻醉方案中,氯胺酮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方案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术后患儿可早期复苏,且较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手术 麻醉 氯胺酮 瑞芬太尼 效果中图分类号R5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3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得普利麻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9月~2014年9收治的需要实施小儿下腹部手术的9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氯胺酮-地西泮进行手术,观察组实施氯胺酮-得普利麻复合静脉麻醉后进行手术。观察两组在平均动脉压(MAP)方面,心率(HR)方面、苏醒时间方面、给药间隔方面、术后躁动的情况。结果两组在平均动脉压、心率、苏醒时间、给药间隔、术后躁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得普利麻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氯胺酮- 得普利麻 静脉麻醉 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3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氯胺酮、丙泊酚在儿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安全隐患。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7月间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分组进行回归性分析,分别使用罗哌卡因、氯胺酮、丙泊酚对患儿进行术前麻醉,对照麻醉效果,术后清醒时间、疼痛程度等。结果使用罗哌卡因组患儿麻醉总有效为95.83%,高于丙泊酚95.83%和氯胺酮77.50%,使用丙泊酚麻醉的患儿术后清醒快、疼痛度低,不良反应较低。结果综合安全因素比较可在儿科手术中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效果较好,安全隐患少,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氯胺酮 丙泊酚 儿科麻醉 临床效果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和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在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及离开手术室时间,麻醉前(T0)、麻醉后1min(T1)、麻醉后5min(T2)、手术结束(T3)的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呼吸抑制、注射痛、肌阵挛、呃逆及术后恶心呕吐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及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P组T1、T2点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E组(P<0.05)。P组注射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组,肌阵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呼吸抑制、呃逆及术后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均可安全用于无痛人流,依托咪酯组循环更平稳,较少发生注射痛,但易发生肌阵挛。

  • 标签: 依托咪酯 丙泊酚 小剂量咪达唑仑 小剂量氯胺酮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