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Cu(N03)2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蒸馏水为溶剂,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超声场作用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颗粒。经XRD、TEM、差热扫描分析(DSC)以及粒度分析仪检测,所获得颗粒平均粒度达到55nm。此方法制备的氧化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分布范围窄、纯度高。同时探讨了超声场作用下的机理以及对制备工艺过程和最终产物的影响。讨论了溶液的pH值、反应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颗粒尺寸的影响。在探讨如何保持纳米颗粒的分散性方面。采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试验,发现聚乙二醇(6000)对纳米氧化颗粒的保存有着显著的效果,静置20天几乎看不到任何沉降现象。

  • 标签: CuO纳米颗粒 制备 超声场
  • 简介:氢气还原氧化原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这个实验第一次接触到还原反应。但由于该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新版教材只是提供了改进后的这两张图,并没有作为演示实验,也没有实验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学习。

  • 标签: 演示实验 还原反应 氧化铜 氢气 化学教材 操作过程
  • 简介: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中木炭还原氧化演示实验,学生是从这个实验中初次接触还原反应的,该实验在整个化学学习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也是初中阶段一个疑难问题实验。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即按照教材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方案及操作步骤进行实验,一般得不到教材所描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现象不明显,达不到验证碳的还原性和有效教学的目的。

  • 标签: 演示实验 还原反应 氧化铜 木炭 实验现象 《化学》
  • 简介:摘要此矿石的有用矿物以孔雀石、辉铜矿为主,脉石以方解石、石英为主,属于中硬矿石类型,原矿氧化率、结合率较高,原矿品位在0.3%-0.4%之间,通过对矿石分析,有用矿物呈颗粒状镶嵌,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粗,所需的磨矿细度不高,该矿石属于难选的氧化矿,为了确定该矿石的选别工艺、选别条件及选别指标,试验室对矿石进行了小型可选性试验。

  • 标签: 磨矿细度 药剂条件 选别指标 工艺流程
  • 简介:"氢气还原氧化"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热时极易引起试管爆炸;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较长(为求安全,大多数操作者在实验时都是这样做的),则较多的氢气直接排入空气中又极易发生燃烧(尤其是在学生实验时).另外,实验结束后用来冷却铜的较多氢气也直接排到了空气中,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教室、实验室里的不安全隐患.该实验很有改进的必要.

  • 标签: “氢气还原氧化铜” 实验设计 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 中学 化学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有色金属的消耗量日益增大,其中铜的消耗量每年增长约10%,是铜消耗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铜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易处理的铜矿资源日益减少。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地处理低品位铜矿及废石、尾矿等含铜矿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氧化矿回收利用进行研究,以提高氧化矿回收利用率。

  • 标签: 氧化铜矿 回收利用 研究
  • 简介:氧化对乙炔的聚合生长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利用弱碱NH3·H2O沉淀Cu(Ac)2,将所得的Cu-(0H)2真空加热到350℃后通入乙炔气体进行碳纤维的催化生长。再把等量的Cu(OH)。放入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中升温到350℃后通入乙炔气体催化生长碳纤维。对所得的样品进行SEM、XRD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铜粒子还是氧化都能够催化生长直线型碳纤维,氢气对催化剂的预还原处理能够提高纤维的纯度,纤维的产量受温度影响,并在350℃时达到最大值;温度过高,纤维的产量降低。

  • 标签: 氧化铜 碳纤维 氢气 产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废蚀刻液回收工艺中采用酸性蚀刻废液与强碱高温下合成的氧化已得到广泛工艺生产,但得到的产品粒度细,压滤、洗涤工序耗时长、难度大,最终产品含水率高铜含量在50%以下,Cl-、NH3-N难于洗涤。为了提高氧化产品粒度,使其易滤过洗涤,降低氧化杂质含量,提高氧化产品品质。本工艺实验探索一种用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协同合成氧化新方法。

  • 标签: 酸性蚀刻废液 合成 氧化铜 工艺方法
  • 简介:摘要:氧化矿石一般具有矿物组成复杂、品位低、氧化率高、含泥量高等特点,因此开展氧化矿石综合回收利用研究,对中国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即详细阐述了低品位氧化矿选矿技术的要点。

  • 标签: 低品位 氧化铜 矿选 浮选
  • 简介:建立了用于混合铜矿石中自由氧化测定的方法。试样用含亚硫酸钠(6g/L)的硫酸(10%)溶液浸取2h,选择性溶解铜氧化物,过滤并煮沸滤液,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电解。溶液中的铜离子电积至阴极铂网上。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残余于电解后液中的铜离子;同时用硝酸(1+1)溶解铂网上的铜,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与阴极铜共电积的杂质元素含量,用铂阴极差重加上电积后液残余铜含量并减去共电积的杂质元素含量可计算出氧化矿中酸溶铜含量。与碘量法相比,不用肉眼观察颜色变化确定终点,人为误差小,结果稳定、准确。通过对加拿大氧化矿标准物质AMIS0050进行测定(n-12),方法准确度可靠。并选取15批次的氧化矿检测,与经典碘量法比对,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混合铜矿 自由氧化铜 电重法 碘量法
  • 简介:为更好地了解氢氧化的分解温度,实验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来新制氢氧化,然后从多方面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新制氢氧化沉淀的分解情况,并针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

  • 标签: 氢氧化铜 分解温度 水浴 实验探究
  • 简介:研究对象为黑色页岩型氧化钴矿石和铜钴硫化矿石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样。通过对氧化钴矿石混合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物的嵌布特征及铜和钴的赋存状态。

  • 标签: 氧化铜钴矿 工艺矿物学 物质组成 嵌布特征 赋存状态
  • 简介:摘要:氧化矿石普遍具有城府复杂和处理提取处理困难等问题,自然界中的铜资源大量以低品位氧化的矿石的形式存在。但是氧化具有较好的浮选性,表面硫化在氧化矿石浮选中应用较为广泛,大量业界和学界专家针对氧化矿石表面硫化等浮选方式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得到了有效结论。本文就氧化矿石性状、表面硫化浮选法的应用及其优劣势三项内容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氧化铜 硫化浮选法 硫化影响 研究进展
  • 简介:一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化学、力学和物理性质,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而氧化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报道了以碳纳米管为模板制备氧化纳米棒,用湿化学技术把硝酸铜填充在碳纳米管中,在750℃焙烧6小时,除去碳纳米管.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所得氧化产品具有单斜晶形氧化纳米棒,其直径在20-90nm,长约500-1000nm,长径比约为30.

  • 标签: 纳米碳管 氧化铜纳米棒 模板 纳米材料
  • 简介:西藏地区某氧化矿含泥高、氧化率高、铜矿物种类多、嵌布粒度极细、回收难度大。根据矿石性质特点采用硫氧混合浮选的原则工艺流程回收铜,在61.3%-74μm的细度条件下,硫化钠作为活化剂,戊黄药+苯甲羟肟酸作为捕收剂,2#油作为起泡剂,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含铜29.89%,铜回收率64.20%的选矿指标。

  • 标签: 高泥质 低浓度 氧化铜 混合浮选
  • 简介: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能被新制的氢氧化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此法是检验醛基存在的一种方法。要保证本实验成功必掌握两个条件:1反应要在碱性溶液中进行。从而使醛的氧化加快。2避免生成大量的氢氧化沉淀。按课本要求用量,由于氢氧化钠用量...

  • 标签: 氢氧化铜 成败原因 反应实验 乙醛 碱性溶液 硫酸铜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