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中教材中椭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根据“直接法”得到的,笔者认为整个化简过程有些复杂。几何意义方面也体现不出初中平面几何的联系,为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应用“交轨法”进行了简易的推证,收到了绝佳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交轨法”的简要介绍,请同行商榷。

  • 标签: 标准方程 双曲线 推证方法 椭圆 高中教材 平面几何
  • 简介:问题:△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6,0)、(6,0),边AC、BC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乘积等于-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1.解这个问题,并书写解答过程;2.请在查阅数学资料的基础上改变原题中的条件,形成新的数学命题;

  • 标签: 椭圆 双曲线 第三定义 高中 数学 代数
  • 简介:离心率。是反映椭圆双曲线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由于它与基本元素a、b、c及焦距、第二定义、准线、渐近线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求解过程中,要根据条件找到与它们的关系,然后即可求得其离心率.

  • 标签: 双曲线性质 离心率 椭圆 例析 求法 基本元素
  • 简介: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椭圆双曲线的地位十分重要,是高考中的命题重点.两者性质具有类比性,解题思路较特殊,为了切实理清两者的区别,帮助大家掌握这两个知识点,本文就同学们常犯的一些错误问题进行剖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双曲线 椭圆 数学知识体系 解题思路 知识点 高中
  • 简介:离心率是圆锥曲线的重要几何性质,圆锥曲线问题多以离心率为交汇点.从多层面、多角度考察运用圆锥曲线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其本质属性.特别是求离心率的值或范围的问题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历年来高考试题在这一知识点上关注程度极高.本文通过一些高考试题谈谈求解这类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以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 标签: 求解方法 离心率 双曲线 圆锥曲线问题 椭圆 高考试题
  • 简介:我们事先约定,椭圆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系指: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小于1(或大于1)的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或双曲线)。现行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

  • 标签: 高中数学课 准线方程 标准方程 重点中学 离心率 距离和
  • 简介:由于(5~(1/2)-1)/2与(5~(1/2)+1)/2这两个数都与黄金分割有关,离心率e=(5~(1/2)-1)/2的椭圆不妨叫做黄金椭圆,离心率e=(5~(1/2)+1)/2的双曲线不妨叫做黄金双曲线.它们有许多性质,已被大家所知,下面介绍一个新性质.性质1设B是椭圆的短轴顶点,A是与椭圆焦点F相应的长轴顶点,当且仅当椭圆为黄金椭圆时,∠ABF最大,其最大值是arcsin(5~(1/2)-2).

  • 标签: 双曲线新 新性质 椭圆双曲线
  • 简介:学生来自四星级重点高中普通班,基础较好,有一定的尝试探索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1.2教材分析所用教材为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2章,椭圆双曲线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椭圆双曲线的内在联系,在构建对偶命题过程中体验条件、式子的结构形式变换,领悟发现、归纳、猜想等思想方法。

  • 标签: 教学设计 双曲线 椭圆 习题课 反思 教材分析
  • 简介:“圆锥曲线方程”一章的教学安排,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分别研究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几何性质;另一种是把三种曲线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先讨论它们的定义,再求各自的方程,最后研究各自的几何性质.前一种方法容易被学生接受,但容易削弱圆锥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显得重复;后一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圆锥曲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但学生接受起来难度稍大.

  • 标签: 双曲线 图形计算器 定义 椭圆 圆锥曲线方程 几何性质
  • 简介:椭圆双曲线都属于圆锥曲线,它们在性质上体现出统一性与相似性,此类性质成为近年来高考的热点之一.下面笔者探究了椭圆双曲线的一类对偶性质,与读者共赏.

  • 标签: 对偶性质 双曲线 椭圆 圆锥曲线 相似性 统一性
  • 简介:椭圆中有关切准点的一个性质推广到双曲线上,并发现了椭圆双曲线另外一个有关切准点的性质。

  • 标签: 椭圆 双曲线 切准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教材对于椭圆双曲线的定义,联想到动点到两个定点乘积与商为定值时,是否也会存在类似的轨迹,并对情况做了逐一的分析,然后结合高考中题目加以利用说明其类比的应用性.

  • 标签: 定义 乘除 轨迹
  • 简介:例1已知函数y=√3x-1/x的图像为双曲线,在双曲线的2个分支上分别取点P,Q,则线段PQ长的最小值为__.

  • 标签: 中学 数学教学 函数 双曲线
  • 简介:<正>一、为什么要设这个常数为2a,设焦距为2c,且令a2-c2=b(2c2-a2=b2)?数学的发明创造,除了反映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还来源于对美的追求.当一个数学式子化为最简时,它才最便于人们记忆使用.同时简洁也是一种美,所以我们在追求真理的同时

  • 标签: 标准方程 数量关系 函数解析式 焦点位置 方程化 不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