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切除与传统开放手术后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及术后的临床疗效,从而证实两种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01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病情及自身选择等因素分为间孔镜组和开窗组,前者采取经皮间孔镜下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共23例;后者采取传统后路开放手术,共25例。对两种式系列指标包括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视觉模拟评分、Macnab评分以及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细胞沉降率、血浆C反应蛋白进行测量比较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间孔镜组较开窗组切口小,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1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和术前相比明显下降,两组术后1月、3月和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相比明显升高;两组术前、术后1月、3月和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间孔镜组Macnab评分,术后1月优良率86.95%;开窗组,术后1月优良率76%。④术后1d、术后5d对照组较试验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液沉降率、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相比切口小,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对机体的干扰相对小,应激反应更小,疗效相当。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传统腰椎手术 微创 应激指标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身高:172cm,体重:67kg。因“胸痛胸闷3月余”入院。CT检查提示:纵隔巨大肿瘤,超过12cm,且完全包绕上腔静脉及左右无名静脉,与周围组织呈胶冻状(见图1)。各项肿瘤学指标正常水平。

  • 标签: 纵隔肿瘤 人工血管 搭桥 上腔静脉置换 开胸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传统切除与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3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切除,观察组30例采用小切口切除,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切除相比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可以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传统切除术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统切除与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7例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切除,研究组行小切口切除,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术后感染、复发及瘢痕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感染及瘢痕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阑尾炎采取小切口切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创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该手术方法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术后瘢痕率低,临床疗效更显著,具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传统切除术 阑尾炎 小切口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让传统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做比较。方法将120例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传统组和腹腔镜组。前者采用传统开腹的方法进行胆囊手术,后者采用腹腔镜的方法进行手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排气时间、切口长度、伤口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腹腔镜切除组别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其他情况都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传统开腹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18.3%。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比起传统开腹手术来说具有多重优势,值得在临床进行大肆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传统开腹 胆囊切除术 临床效果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手术治疗的8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阑尾切除,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2.50%,与对照组10.00%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腹腔镜阑尾切除的临床优势显著,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安全性强,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5)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研究组(n=45)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甲状腺结节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远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远端胃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38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19例患者接受远端胃切除,作为观察组,19例患者接受全胃切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术后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89.47%,对照组为73.6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为73.68%,对照组为52.63%,P<0.05。结论远端胃切除在有效清除远端胃癌病灶部位的同时,保留了部分胃部功能,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和生存情况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远端胃癌 全胃切除术 远端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端胃切除与胃全切除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胃全切除治疗,观察组行远端胃切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年、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远端胃切除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疗效优于胃全切除,可减少中出血量,提高术后远期生存率,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远端胃切除术 胃全切除术 胃癌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传统切除与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 2014年 8月至 2016年 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 94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47例患者进行传统切除手术,实验组 47例患者进行小切口切除,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大小、中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切口大小为 (3.28 0.67)cm,平均中出血量为 (19.68 3.17)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 (18.35 2.49)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切口大小为 (7.26 1.54)cm,平均中出血量为 (41.52 4.35)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 (9.55 1.36)h。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相比传统切除有切口较小、流血量较少且疗效更好的绝对优势,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切除术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传统小梁切除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104眼青光眼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命名为对照组(传统小梁切除)与观察组(复合式小梁切除),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有效性。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术后眼压为(14.32±2.12)mmHg、对照组术后眼压为(19.99±2.89)mmHg,观察组的术后眼压改善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分别为5.76%、19.23%,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2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术后眼压,降低浅前房、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的作用。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传统小梁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和记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更短,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对甲状腺结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中出血量,并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腔镜甲状腺切除与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2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强劲组和小切口组,每组46例,分别采用腔镜甲状腺切除以及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颈部满意度以及复发率。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颈部皮肤紧张度、颈部感觉减退以及美容满意程度等颈部满意度均明显优于腔镜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的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癌切除与开放式肝癌切除的疗效比较。方法筛选2013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1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1年的随访,统计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88.33%,较比开放组患者85.45%的总有效率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8.33%,较比开放组术后并发症的20%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1年随访生存率为83.33%,较比开放组的72.73%的1年生存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与开放式肝癌切除的近期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开放式肝癌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腹腔镜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开放式治疗组,所以腹腔镜肝癌切除的远期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癌 腹腔镜 开放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12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 5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 26例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观察组 26例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瘢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瘢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在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方法挑选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所收治70例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成全胃切除治疗组(TG组)与近端胃切除治疗组(PG组),每组有患者35例。对比两组并发症与5年生存率。结果对比两组并发症率,TG组比PG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生存率,TG组比PG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治疗贲门癌,可以降低并发症率,提高生存机率,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贲门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贲门癌的临床治疗中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贲门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后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近端胃切除,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全胃切除,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炎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术后三年、五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三年、五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贲门癌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全胃切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炎症发生率,同时保证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贲门癌 吻合口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6例胃上部癌患者分为两组,以行全胃切除的30例为对照组,以行近端胃切除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疗效。结果术后7d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疗效相当且各有优劣,在临床治疗时,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胃上部癌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营养状况 并发症 远期生存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与择期行子宫肌瘤切除的比较。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妊娠伴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接受同期子宫肌瘤切除及择期切除两组,比较其围期相关指标、产褥病率、切口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产褥病率及新生儿结局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不会增加患者的风险,且有助于患者避免二次创伤。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 产褥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