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种新的液体双试剂谷氨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GLDH)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评价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型液体双试剂及英国Randox公司干粉谷氨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的精密度、线性、干扰因素、最低检测限、相关性以及稳定性。结果1)九强及Randox试剂的批内精密度和室内精密度良好;2)在1-120U/L检测范围内,九强及Randox试剂稀释线性良好;3)抗坏血酸、血红蛋白、结合胆红素对测定均无明显干扰,抗丙酮酸干扰性能九强优于Randox;4)两种试剂的最低检测限可以满足临床需求;5)九强与Randox试剂在0.7-120U/L,回归方程为y(九强)=1.006x(Randox)-0.108,相关系数为0.999,;6)九强试剂开盖一个月,测定质控稳定性良好,而Randox试剂有明显下降趋势。

  • 标签: 谷氨酸脱氢酶 精密度 线性
  • 简介:结合2013年江苏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信息——格氏试剂,分析其发现的历史背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命题价值,并结合相关试题分析,为有机化学复习备考提供参考。

  • 标签: 有机信息 格氏试剂 有机备考
  • 简介:摘要酶联免疫试剂盒是用于检测人或动物在疫苗注射后对机体是否产生效果的手段之一,它具有检测数量大、稳定性高、单价低廉等优点。但是,同时它也有检测时间长、检测步骤复杂、保存条件要求高等缺点。本实验室在综合考虑酶联免疫试剂盒的各项优缺点之后,对检测人体的几种酶联免疫试剂盒从其硬件设备、反应条件、试剂成分等各方面入手,对其检测进行改进,以期为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降低成本、节约时间、简化操作、提高检测率作出一些贡献。

  • 标签: 酶联免疫 ELISA 疫苗检测 改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统计学方法对试剂评价的差异,为选择试剂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62416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双试剂初复检,并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评价差异对HBsAg2种试剂性能做进一步评价。结果:4项检测双试剂符合率均大于99.8%;χ2检验分析显示,HBsAg2种试剂χ2=29.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3项2种试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一致性检验表明,4项检测均具有双试剂一致性,一致性程度均较高。为了排除样本阴性、阳性率分布差异,本文对Kappa检验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结果显示4项双试剂一致性均为极强。试剂性能试验显示,χ2检验唯一具有统计学差异的HBsAg2种试剂在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方面均相差不大。结论:χ2检验与Kappa检验结论矛盾,但反映了试剂性能的不同方面;Kappa检验对于试剂性能一致性的评价更加客观;对于不同试剂的评价应当结合性能试验和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

  • 标签: 试剂评价 χ2检验 Kappa检验 综合分析
  • 简介:在每年高考后,作文命题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作文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不像数理化那么“专业”,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是某个题目的思考者,某篇作文的鉴赏者.作文的命题和写作,实际上就是教育的人文思想的测试剂和风向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文题目多是写学习伟人著作或语录的心得体会;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作文题目的基本格式是“记一件好人好事”“记有意义的一天”之类.

  • 标签: 人文思想 试剂 教育 高考 标准答案 风向标
  • 简介:目的:对比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3TP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抗体的效果。方法:对TPPA法检测的血清标本共291例(阳性191例,阴性100例),均采用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进行平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1例标本的检测结果提示,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与TPPA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977,P〈0.01)。结论: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简便又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梅毒抗体 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 自动化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实验室菌种与试剂质量控制的可靠有效方法。方法通过试验,验证标准菌种的活性与纯度、实验试剂的适用性与灵敏性。结论微生物实验室应定期对标准菌种及实验试剂进行质量控制。

  • 标签: 标准菌种 试剂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第4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酶联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质量。方法:分别使用第3代酶联试剂和第4代试剂检测HIV10.5NCU/ml质控血清、卫生部HIV室间质评标本及72693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的HIV标志物。结果:对质控血清的检测显示第4代试剂灵敏度大于第3代;对72693例献血者标本HIV初筛检测,第3代试剂初筛阳性32例,阳性率0.0440%,第4代试剂初筛阳性为53例,阳性率0.0729%,显示2种试剂初筛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P〈0.05),但2种试剂的敏感性均为100%。在特异性方面,第4代试剂(99.94%)略低于第3代试剂(99.97%)。结论:未开展核酸检测的采供血机构,使用第4代HIV抗原抗体酶联试剂用于血液的常规筛查,能有效降低HIV传播风险,保证血液安全。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检测试剂 质量评估
  • 简介: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光度分析中使用的新试剂,主要是偶氮类试剂和席夫碱类试剂的合成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同时还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光度分析 偶氮类试剂 席夫碱试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与谷丙转氨酶试剂对总胆汁酸检测携带的污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者的血清,进行随机混合成若干等份血清。选取10份混合血清作为对照组,取上述10份血清加入血脂试剂检测作为血脂试剂组,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为谷丙转氨酶试剂组。分析比较血脂试剂对总胆汁酸的检测影响以及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后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血脂试剂组总胆汁酸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试剂组血清总胆汁酸浓度与血脂试剂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试剂对于总胆汁酸检测可能有携带污染,导致总胆汁酸检测增高,且随着检测次数增加,或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增加中间检测项目,其影响逐渐降低。

  • 标签: 血脂试剂 谷丙转氨酶试剂 总胆汁酸 携带污染 血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定量比色分析尿总蛋白试剂进行评价。方法使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尿总蛋白试剂进行精密度、线性及与手工法进行对比试验的评价。结果批内及批间重复性皆较好,线性范围为4.2g/L接近试剂盒说明书标明的线性范围,与手工法对比试验中,r=0.998,回归方程Y=0.9496X+0.1791,P>0.05,两方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尿总蛋白试剂,具有快速、准确、简便、成本低等优点,可代替手工法测定尿蛋白,易于广泛应用。

  • 标签: 尿总蛋白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过程中HDL-C试剂对总胆汁酸测定的干扰。方法用罗氏P800生化分析系统分别进行各组测定不同程序清洗试剂针后同时测定HDL-C和TBA(实验组)与单独测定TBA(对照组),各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TBA结果差异。结果同时测定HDL-C和TBA,TBA结果(44.02±1.510mmol/L)明显高于单独测定TBA结果(4.05±0.688mmol/L),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强清洗试剂针1后同时测定HDL-C和TBA,TBA结果(12.71±1.7888mmol/L)有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依然存在。结论HDL-C试剂1对TBA测定有严重干扰,加强试剂针清洗未能完全消除干扰。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汁酸 试剂针
  • 简介:探讨了Fenton试剂对超高效除草剂溴嘧草醚(ZJ0777)的降解反应。考察了溴嘧草醚、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的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溴嘧草醚降解反应的影响,建立了Fenton试剂降解溴嘧草醚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溴嘧草醚初始浓度分别为0.12和0.24mmol/L时,达到其降解率90%以上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2和48h,而在溴嘧草醚为0.48mmol/L时,反应84h只有87%的溴嘧草醚降解;过氧化氢初始浓度在150~300mmol/L范围内,浓度增加有利于降解反应进行;溴嘧草醚降解反应随亚铁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5~20mmol/L),但过高的亚铁离子浓度对降解反应无效。温度在25~45℃范围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75.34kJ/mol。溴嘧草醚的氧化降解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 标签: 溴嘧草醚(ZJ0777) FENTON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 反应动力学 ZJ0777 HIGH
  • 简介:比较两种国产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试剂的检测效能。方法选择经抗病毒治疗且HBVDNA载量在﹤1×10^4IU/ml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36份,采用两种国产HB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平行检测HBVDNA,对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再检测,从定量线性范围、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比较两种试剂的差异。结果在36例临床血清中,14份经科华试剂检测的结果为﹤500IU/ml,而圣湘试剂检测的结果仍﹥1.00×10^3IU/ml;对其中获得检测数据的31份标本进行两种试剂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一致性较好(r=0.817,P﹤0.05);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和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7,P=0.000);对强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定量检测显示,两种试剂检测水平的平均值与理论水平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湖南圣湘r=0.999,上海科华r=0.992),但圣湘所有检测的相对偏差均在±0.3logIU/ml之内,而科华有两次检测的相对偏差超出了±0.3logIU/ml范围,提示圣湘试剂检测结果更稳定,使用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法的检测结果较煮沸法更加准确。结论以纳米磁珠为提取核酸方法不仅具有更广的线性范围,同时可显著提高国产HBVDNA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国产检测试剂盒 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1种进口HBsAg试剂、1种国产HBsAg试剂和核酸检测(NAT)献血者血液HBV感染标志物的结果,分析两种HBsAg试剂之间和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探讨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检测方法的选择策略。方法用单人份核酸检测(NAT)和ELISA方法两种HBsAg试剂对22803份血液标本同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检测,比较和分析核酸检测和两种ELISA检测之间的阳性数据。ELISA检测对于单一HBsAg试剂检测有反应性的样本进行双孔复试;对核酸联检检测有反应性ELISA检测阴性的样本进行核酸鉴别试验。结果检测22803份血液标本核酸检测NAT(+)228份,ELISA检测HBsAg(+)198份。在NAT(+)228份中HBsAg(+)116份,其中两种HBsAg试剂(+)106份,单进口HBsAg试剂(+)10份;在HBsAg(+)NAT(-)82份样本中两种ELISA试剂(+)30份,单进口ELISA试剂(+)34份,单国产ELISA试剂(+)18份。在NAT(+)ELISA(-)的84份标本经鉴别试验鉴别后22份为HBV-DNA(+)。结论核酸检测和ELISAHBs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检测中各有优势,核酸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ELISA的漏检情况。两种HBsAg检测试剂中进口试剂与国产试剂之间存在着差异,进口HBsAg试剂检出率明显高于国产HBsAg试剂。因此,在选择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检测策略时建议最好是1种核酸检测(NAT)+1种进口的HBsAg试剂组合方式;假如没有办法选择核酸检测(NAT),那么在2个不同的ELISA试剂中建议选择1种进口HBsAg试剂的检测方式,降低输血传染乙型肝炎的风险。

  • 标签: HBV标志物 HBsAg HBV-DNA NAT 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