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粘连小肠梗阻手术的时机。 方法 选取 2014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 100 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0 例患者中, 2 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于术后 3d 死亡,余下 98 例患者已治愈。对 100 例患者进行为期 1 ~ 3 年随访,仅有 3 例患者病情复发,且 3 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病情痊愈。 结论 在非手术治疗时应对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观察,并以影像学检查资料为依据,准确把握手术治疗时间,若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或长时间未得到缓解,则尽快为其开展手术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 2020年 2月 7日 开远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1列遗传性大疱性表皮症患儿局部皮损创面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湿润烧伤膏混合药物治疗 12 天后改为单纯性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治疗 12 天后,创面明显缩小,患儿出院,于家中自行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出院随访,创面大部分愈合,愈合皮肤留有少许色素沉着,无明显增生性瘢痕形成。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湿润烧伤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关节僵硬是肘关节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一般来说,当6个月的保守治疗无效时,则可采取手术治疗。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对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术前评估、解手术策略、围手术期管理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后制定本共识,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诊疗路径。该共识适用于行择期解手术治疗的成人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

  • 标签: 肘关节 创伤性 僵硬 松解术 诊疗方案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监测下微创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肌腱末端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3月至 2020 年 3月收治的 80例肌腱末端病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 ,对照组 40例 ,实验组 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实验组 患者予以超声监测下微创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 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 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 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无显著差异 (P>0.05);实验组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超声监测下微创治疗 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 ,出血量较少 ,总有效率更高, 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监测 微创松解 传统手术 肌腱末端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1例77岁男性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为预防感染予左氧氟沙星0.5 g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结束后3 h,患者躯干、臀部、四肢出现红斑伴瘙痒,2 d后出现发热,皮疹加重和大面积水疱;3 d后水疱破溃,尼氏征阳性。诊断:中毒性表皮坏死症,考虑与左氧氟沙星有关。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和皮肤创面处理等对症治疗。15 d后,患者皮疹完全消退,创面基本愈合。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表皮坏死松解症,中毒性 输注,静脉内
  • 简介:摘要1例50岁男性患者因银屑病自行购买斑蝥虫体研粉调成糊状全身大面积外用。数分钟后,患者用药部位出现红斑和水疱;数小时后紫红色斑片和水疱弥漫至全身,表皮松弛、剥脱,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1 d后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肝损伤、肾损伤、严重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异常等多器官衰竭。诊断为外用斑蝥致大疱性表皮症,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补充人血白蛋白、床旁血液滤过、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但患者病情迅速加重,12 h后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 标签: 斑蝥素 银屑病 投药,皮肤 中毒 表皮松解,大疱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腱移植相关手术治疗上肢严重热压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12例上肢热压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2~54岁,平均38岁。烧伤面积3%~8%[(4.9±1.4)%]总体表面积(TBSA),创面深度Ⅲ度。根据创面愈合后患肢神经肌腱损伤程度及功能障碍情况,12例患者先后行神经肌腱移植相关手术2~4次,平均2.7次。共接受神经术18次(桡神经7次,正中神经6次,尺神经5次),肌腱移植术14次(指浅屈肌腱-拇长伸肌腱吻合6次,肌腱修补移植5次,桡侧腕伸肌腱-拇长伸肌腱吻合3次)。每次手术间隔时间为3~6个月[(4.5±1.0)个月]。分别以"长海痛尺"评分、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关节活动评定表评定患者首次接受神经肌腱移植术前和末次手术后3、6个月的分值。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9.2个月。患肢"长海痛尺"评分由术前3(2, 3)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时1(0.5,1)分及术后6个月时1(0,1)分(P<0.01)。DASH评分由术前(69.9±2.7)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时(35.1±1.7)分及术后6个月时(33.8±2.0)分(P<0.01)。关节活动度评分由术前(1.3±0.5)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时(2.4±0.5)分及术后6个月时(2.8±0.4)分(P<0.01)。结论应用神经肌腱移植术治疗上肢严重热压伤,能减轻患肢疼痛,改善上肢功能障碍,增加手掌及上肢各关节活动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烧伤 周围神经 移植,自体 吻合术,外科 肌腱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参与 1例肌注柴胡致大疱表皮型药疹的治疗实践,伤口处理方法思路及注意要点分享,为临床伤口处理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从患者入院开始,和医生共同换药,每日评估伤口情况,观察换药效果及时修改换药方法确定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伤口处理。同时面临翻身困难采取自制吊床翻身。 [结果 ]患者治愈出院。 [结论 ]及早正确对患者伤口进行评估及有针对性处理,是伤口愈合的关键。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 药疹 伤口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屈肌腱术中利用生物膜重建A2滑车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0例手指部屈肌腱粘连患者,术中屈肌腱后,滑车系统无法原位修复时,利用生物膜制成含有底座(和肌腱周围组织牢固结合)和滑车主体的生物膜重建A2滑车,术后在支具保护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0例10指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无异物反应,无异常渗液,术区无红、肿、热、痛,未出现切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术后48 h内采用Strickland和Glogovac评价标准评定:优4指,良6指。经术后6~18个月(平均11个月)的随访,按Strickland和Glogovac评价标准评定:优4指,良6指。无一例发生肌腱再次断裂。随访手指总的屈曲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为135°~260°,平均200°。术后患指均未出现弓弦指畸形。结论肌腱术中采用生物膜重建A2滑车,提供了一种新的滑车重建材料,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方法。

  • 标签: 腱损伤 治疗结果 松解术 滑车重建 医用生物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国遗传性大疱性表皮症(EB)患者的护理负担、医疗保障和合并症等情况。方法2018年9 - 12月,对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在蝴蝶宝贝关爱中心登记的EB患者进行网络/电话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招募到377例EB患者或其家长参加,其中有效问卷367份,已登记的EB患者中未成年人占74.9%(275例)。每月伤口护理成本低于3 000元的患者占92%(319例),57.5%(211例)的患者报告医疗费主要靠自费。患者分布于全国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仅西藏没有登记患者。其中居住地登记人数最多的是江苏省(49例),其次为河南(35例)、广东(27例)、河北(23例)及山东(20例)。367例患者中,168例接受基因检测。EB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是指甲脱落及瘙痒,发生率分别达66.2%和55.3%。122例(33.2%)发生残疾,其中肢体残疾占27.8%(102例)。结论EB患者大部分得不到适宜的诊断、护理和医疗保障,合并症和残疾多发,生活质量低下。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 横断面研究 残疾人 合并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神经术与神经移植术对Narakas II型产瘫(OBPP)传导性神经瘤的治疗价值。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外科治疗的32例Narakas II型OBPP患儿。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神经解组(15例)和神经移植组(17例),记录并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出生体重及病因等。术后通过门诊随访,采用Gilbert肩、肘关节和Raimondi手功能评定系统进行功能评价。应用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相近(P>0.05);平均随访58.44个月,术后第4年神经解组肩关节、肘关节和手部评分分别由术前(1.07±0.85)分、(2.07±0.77)分、(3.47±0.62)分提升到(3.00±0.73)分、(4.13±0.62)分、(4.53±0.72)分,手术前、后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移植组分别由术前(0.76±0.73)分、(1.71±0.46)分、(3.71±0.67)分升高至(3.24±0.55)分、(4.29±0.46)分、(4.65±0.48)分,手术前、后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移植和神经术组II期行功能重建手术的比例分别为73.33%、35.29%,手术部位中肩、肘关节分别占82.35%、17.65%。结论神经移植术对Narakas II型产瘫传导性神经瘤的疗效更显著。

  • 标签: 产瘫 神经松解术 神经移植术 神经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肛门内括约肌术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正确应用及经验总结。方法:总结我院肛肠科 2014年至 2019年约 2000例混合痔、肛裂、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中采用肛门内括约肌术的疗效及手术注意事项。结果:在肛门直肠手术中,肛门内括约肌术应用范围广泛,疗效满意。患者术后切口水肿、伤口疼痛、术后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少,未出现大便失禁症状。结论:肛门内括约肌术在肛肠科手术中的正确应用,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在肛肠手术中应推广应用。

  • 标签: 肛肠科 肛门内括约肌 内括约肌松解术 肛门直肠手术
  • 简介:摘要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其棘层亚型尤为少见。该例为78岁老年女性的乳腺病例,表现为右乳及右腋窝2处囊性肿物,病理诊断为棘层型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呈三阴性乳腺癌表型伴有高增殖指数和p53过表达。患者接受乳腺改良切除术后行化疗,随访3个月暂无复发及转移。需要不断积累相关病例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肛裂临床治疗中应用 肛裂切除术联合生肌散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6 月间我院肛肠科曾曾接收的肛裂患者 120 例,将这些患者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 肛裂切除术联合生肌散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5.0% ,对照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 75.0%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中患者有 5 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中仅 1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差异较明显。 结论 :在临床上以 肛裂切除术联合生肌散对肛裂进行治疗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可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肛裂 肛裂切除松懈术 生肌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麻醉在中医微创钩针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来自我院2019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钩针治疗与局部麻醉法),与实验组(40例,采取钩针术治疗与针刺麻醉法),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分析。结果:采用钩针联合针刺麻醉法的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较高,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刺麻醉 中医微创松解钩针术 颈椎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腹腔镜肠粘连术的作用。方法: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取104例(我院2019.09-2020.09收治),抽签法分组,使用传统开腹术(n=52,参照组)和腹腔镜肠粘连术(n=52,研究组)两种术式,对比疗效,手术指标。结果:研究组有1.92%(1/52)无效,痊愈、显效者共占98.08%(51/52),比参照组84.62%(44/52)的总有效率高,且手术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腹腔镜肠粘连术创伤性小,有效率高,术中出血量低,恢复时间、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影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疗效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治疗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蜡疗、上肢持续被动训练、冷疗及药物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通用量角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ROM)、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肘关节ROM[分别为(94.7±19.9)°和(84.6±17.9)°]、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8±1.4)分和(4.5±1.1)分]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0.2±13.5)和(72.8±12.1)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结果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治疗能显著改善肘关节僵硬患者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肘关节僵硬 玻璃酸钠 关节松解 肘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婴幼儿起搏导线拔除比较罕见,本病例采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回拧导线内芯及导线外缘,导线末端与心肌组织的连接后牵拉拔除导线,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手术并发症,二次植入的导线参数稳定,囊袋伤口愈合良好。

  • 标签: 房室传导阻滞 起搏器 导线拔除 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