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指标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为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手术治疗的耳鼻喉科疾病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2例)的部位,并与未发生术后感染患者(50例)的术后3d细胞免疫功能、Th1/Th2免疫平衡以及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作比较。结果:32例术后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14例(占43.75%)、胃肠道感染9例(占28.13%)、泌尿道感染5例(占15.63%)、其他感染4例(占12.50%),发生感染平均时间为术后(2.02±0.71)d。感染组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未感染组,Th1细胞百分比以及Th1/Th2比值低于未感染组,而Th2细胞百分比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INF-γ、INF-γ/IL-10水平低于未感染组,IL-10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并发感染可导致耳鼻喉手术患者相关指标的降低,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针对耳鼻喉术后感染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耳鼻喉 术后并发感染 机体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免疫状态对HBsAg和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血,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对研究对象血清及全血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IL-2、IL-10和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检测,应用PCR法对HBVDNA进行检测,并对HBVDNA指数结果进行对数转换。应用SPSS13.0forwindow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2与HBsAg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064,P=0.547),但与HBVDNA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261,P=0.013);IL-10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4),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015,P=0.888);IL-2/IL-10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087,P=0.410),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3);CD4^+细胞与HBsAg及HBVDNA水平均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88,P=0.074;r=0.051,P=0.632);CD8^+细胞也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07,P=0.315),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46,P=0.169);CD4^+/CD8^+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58,P=0.134);但与HBVDNA水平呈低负相关关系(r=-0.201,P=0.055)。结论慢乙肝患者体内IL-2对HBsAg水平虽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对HBVDNA的复制起到显著抑制作用;IL-10对HBsAg及HBVDN水平均无显著影响,IL-2/IL-10之间的平衡对HBVDNA复制亦无明显影响;CD4^+、CD8^+细胞对HBsAg及HBVDNA水平虽无明显影响,但CD4^+/CD8^+细胞之间的平衡似对HBV的复制有抑制作用。

  • 标签: IL-2 IL-10 CD4+细胞 CD8+细胞 HBSAG滴度 HBVDNA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免疫指标和应急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接受开胸肺癌根治术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34例患者为治疗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和应急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消失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手术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和应急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术后并发症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数据比较P<0.05;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术后疼痛消失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2%,高于对照组的64.7%,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和应急激素水平,减小操作切口长度,控制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使治疗总有效率水平提高。

  • 标签: 肺癌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开胸肺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应急激素
  • 简介:免疫是指人体得以免除疾病的一种极其微妙而复杂的功能。“免疫”一词最早见於明朝的《免疫类方》,意思是“免除疫疠”。长期以来,中医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就是从人体整体出发,选用具有补益、调节作用的药方,补充调节人体阴阳、气血、津液,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 标签: 免疫力 机体 治疗原则 扶正祛邪 整体出发 人体阴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K细胞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CK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不给予CK细胞免疫治疗,仅给予临床最佳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3+CD4+、CD3+CD8+、CD3+CD4+/CD4+CD8等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疾病控制率高,不良反应小。

  • 标签: CIK细胞 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免疫状态
  • 简介: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蔡海莹等,选用体质量为28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40头,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8头;通过在生长猪饲料中添加茶多酚.研究日粮中茶多酚不同添加水平对生长猪机体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各组基础日粮中添加茶多酚量为300mg/kg和400mg/kg茶多酚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 标签: 机体免疫力 茶多酚 生长猪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安徽农业大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应用运动免疫学的原理,分析不同强度运动对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运动,人体的免疫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中小强度运动后,各种免疫细胞数量增加,且功能增强,但极限运动后,机体免疫水平都有所下降,可见,运动强度大小,不仅影响机体免疫水平,也影响运动训练的效果。

  • 标签: 体育运动 机能 免疫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力低下的身体易于被感染或患癌症;免疫力超常也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结果,如引发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等。方法将癌症病人因肿瘤的侵袭性破坏和多次的放化疗,常使其免疫机制受到严重抑制,发生感染的机率大大增加。对此类病人在预防院内感染护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结果良好的护理,规范的操作,可减少感染,可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糜、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表现,每次生病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常常反复发作。结论医院是各种疾病和病原体聚集的地方,也是体质衰弱、免疫功能不全、低抗力差的病人聚集的场所,所以护士的技能操作、医院的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 标签: 免疫功能低下 院内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肝癌,是生活中非常易见的疾病之一,致死率非常高。而且该病容易复发和转移,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是社会各界都广泛关注的问题。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到预后的整个过程,都会给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巨大影响。介入治疗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的治疗方式,本文主要就微创介入综合治疗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简单的综述。

  • 标签: 综合介入治疗 免疫功能 肝癌 研究现状
  • 简介:银黄注射液主要由黄芩、金银花、连翘等多味中药组成,其单药分别的杀菌作用已得到证实,黄芩活血通经、散结消肿,能影响体细胞的代谢,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细胞的杀菌能力,药理实验表明,黄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促进淋巴细胞生成,增加机体免疫力。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连翘解热镇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经活血、消肿止痛、活络通乳作用。资料显示,银黄注射液既能通过抗菌消炎来达到防治乳房炎的作用,同时也能调节机体免疫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为探讨银黄注射液治疗机理,本试验通过建立兔乳房炎模型,并通过血液白细胞计数、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来考察银黄注射液对乳房炎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组白细胞总数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用药后,青链霉素组和银黄注射液组白细胞总数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黄注射液组和青链霉素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同时在考察银黄注射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可以看出,注射银黄注射液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强,与黄芪多糖注射液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银黄注射液 乳房炎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基于FT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恢复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2月入住我院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84例,并随机、均等纳入2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条件下开展基于FT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术后恢复指标(术后首次下床、首次排气、进食固体食物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免疫指标(IgG和IgM)值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结论:基于FT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能够加快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其机体免疫状态

  • 标签: 甲状腺癌 FTS理念 手术室护理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研究表明,一些抗菌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能增强机体防御系统对细菌的噬杀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寄主的防御功能,产生协同抗菌作用。对此,笔者浅析抗菌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的功效,论述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抗菌药物和应用状况。

  • 标签: 抗菌药物 免疫调节 功效
  • 简介:摘要目前有关COVID-19流行病学和临床表型报道较多,而发病机制相关研究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本文借鉴既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的研究,探讨COVID-19的发病机制,聚焦于病毒与机体免疫应答。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组织器官的直接损伤和病毒诱导的过度炎症反应参与了疾病病理过程和病情进展。病毒载量和高炎症反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淋巴细胞数量与急性肺损伤高度相关,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2019-nCoV感染后患者体内能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应答。鉴于炎症和激素治疗的两面性,作为广谱免疫抑制剂的激素需谨慎使用。针对重要炎症介质IL-6的生物制剂和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浆为疾病治疗带来希望。对病毒学、致病机制、免疫病理和特异性免疫防御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COVID-19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治疗。

  • 标签: COVID-19 2019-nCoV 机体免疫
  • 简介:<正>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据报道全世界有5~10亿人受其感染。人患弓形虫病,其临床表现常因侵犯脏器不同而异,内,外、妇、儿、神经精神、传染病、肿瘤、眼、耳鼻喉科以及输血、器官移植、免疫缺陷等都与之密切关系,我们过去临床报道很少,主要与医院未开展弓形虫病检测以及手段落后有关。我们运用高

  • 标签: 弓形虫感染 弓形虫病 弓形虫抗原 淋巴细胞亚群 人兽共患 神经精神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术对小儿机体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通过pubmed、万方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对近年文献进行查阅。结果腹腔镜术后血浆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全身细胞免疫的抑制轻于开腹术后。腹腔镜术比开腹手术能更好的保留系统免疫。但二氧化碳(C02)气腹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对腹腔巨噬细胞、自然伤细胞、T淋巴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术具有对机体的损伤较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 标签: 腹腔镜术开腹术免疫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由于机体受到严重感染后发生的炎症反应紊乱,进而导致以器官功能障碍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机体免疫调控十分密切,其本质主要为由早期的过度促炎反应状态逐渐进展为晚期的免疫抑制状态,导致机体抗炎无效而危及生命。Notch通路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其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能力,并参与调控各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Notch信号通路在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广泛关注。该文主要对Notch信号通路在脓毒症机体免疫调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Notch信号通路 脓毒症 免疫机制
  • 简介:对28例针炙科患者合谷穴进行穿皮电刺激,在刺激前后各测痛阈,并取血分离淋巴细胞,进行酸性非特异性酯酶组织化学染色和抗人OKT4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患者经电刺激后痛阈提高明显(P<0.01),淋巴细胞的ANAE-F+型,OKT4型提高明显(P<0.01),而ANAE—D+淋巴细胞降低(P

  • 标签: 穿皮电刺激 非特异性酯酶 免疫组织化学 痛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