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镜像训练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镜像训练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及位觉感。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MA、VAS、前屈30°及前屈60°AE值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后,两组的FMA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脑卒中后偏瘫镜像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 上肢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采取常规躯干训练及平衡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6MWT干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能够促进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提升。

  • 标签: 本体感觉促进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 脑卒中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采取常规躯干训练及平衡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6MWT干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能够促进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提升。

  • 标签: 本体感觉促进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 脑卒中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本体感觉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中的54例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7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本体感觉训练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参数、平衡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2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21/2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参数对比,P>0.05,治疗后,均有降低,且观察组(5.35±1.08)明显低于对照组(8.14±1.2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均有升高,且观察组(52.53±5.25)明显高于对照组(34.82±4.17),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功能(79.66±4.51)、社会功能(78.71±4.39)、躯体功能(78.21±4.62)以及健康状况(76.09±4.82)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 标签: 本体感觉训练 髌骨骨折 膝关节功能 治疗
  • 简介:[摘要] 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行为问题、儿童学习困难、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以及儿童孤独症治疗等方面有明显效果,但我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仍存在很多问题。在越来越强调注重青少年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政府有关部门对此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在幼儿园和小学普及推广该项训练活动。只有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 标签: [] 感觉统合 研究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体外冲击波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效果。方法:60例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均取自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本单位收治的患者中,对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予以体外冲击波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对研究中涉及的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关节评分及无痛步行距离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评分较对照组高,无痛步行距离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疼痛感减轻,其关节功能明显增强,患者无痛步行距离明显增加,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 标签: 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 本体感觉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体外冲击波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效果。方法:60例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均取自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本单位收治的患者中,对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予以体外冲击波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对研究中涉及的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关节评分及无痛步行距离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评分较对照组高,无痛步行距离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疼痛感减轻,其关节功能明显增强,患者无痛步行距离明显增加,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 标签: 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 本体感觉训练
  • 作者: 刘秘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25期
  • 机构:绵阳市骨科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了儿童在社交互动、感觉处理、语言和沟通等方面的能力。统合训练是一种综合干预方法,旨在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和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统合训练可以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互动能力、感觉统合和自我调节的发展、语言和沟通技巧的改善,以及计划和组织能力的提升。这些结果表明,统合训练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康复障碍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自闭症 统合训练 社交互动 感觉统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联合康复路径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伴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86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伴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联合康复路径(n=43)、康复路径(n=43),记录两组护理数据并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伴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护理时,应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联合康复路径取得显著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感,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 半月板损伤 强化本体感觉训练 康复路径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体能素质。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并不能够满足对学生神经系统的良好锻炼,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得不到提升。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小学体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教育教学体制不断进行调整与改革,更多的社会注意力集中在了体重教育工作。在小学体育中感觉统合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经调查发现学生的感觉结合失调严重,且此症状的学生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对此,感觉统合训练的开展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关于感觉统合训练的影响与启迪进行讨论,同时提出合理且详细的解决对策。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启迪 小学体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为9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患者,均于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将患者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分入49例。对照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采取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比2组感觉功能、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结果。结果:采取治疗方案后,治疗组运动与感觉评分、MBI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作用,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 综合康复疗法 胸腰段脊髓损伤 不全截瘫 感觉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为9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患者,均于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将患者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分入49例。对照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采取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比2组感觉功能、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结果。结果:采取治疗方案后,治疗组运动与感觉评分、MBI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作用,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 综合康复疗法 胸腰段脊髓损伤 不全截瘫 感觉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丰富,感觉统合训练也应运而生,它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小学体育 创新教学 应用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了解感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儿童中应用的内容与技巧。方法 根据孤独症的特点,针对每个孤独症儿童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进行老师与儿童一对一的感觉统合训练。结果: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改善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毛病,运动协调、情绪稳定、学习成绩等方面有提高.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有一定疗效,坚持训练和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孤独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感觉统合训练将学生的视、听、触等各个感官综合起来,帮助学生做出有效的动作反馈,是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广泛运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改善学生感觉失衡现象,帮助学生预防感觉系统障碍疾病,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将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以增强学生体质,优化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小学体育
  • 简介:摘要:幼小衔接,是5-7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教育,通过系统的培训准备,帮助孩子克服上一年级后的“不良反应”。小学一年级,本是孩子的新起点,然而总有孩子出现“一年级综合症”--作业写不完、上课坐不住、不会交朋友、自理能力弱、难融入集体。依据感觉统合理论的研究,结合儿童生理发育水平分析,孩子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缺乏对感统失调带来的问题进行系统、有效的干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幼升小中把各种坏习惯、不良作风、异常行为等都带到了小学一年级!

  • 标签: 感觉统合(失调) 能力教育 行为习得 刺激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脑损伤患儿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期间应用感觉统合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2021年9月-2022年6月普陀区启星学校脑瘫儿童进行研究,并随机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强化感觉统合训练)和参照组45例(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智商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干预前:研究组分别为(50.41±2.59)、(27.11±2.75),参照组分别为(50.39±2.45)、(27.31±2.16),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分别为(92.48±2.24)、(14.13±2.29),参照组分别为(78.60±2.53)、(17.67±2.6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感觉统合失调6(13.33%)、行为问题3(6.67%),参照组:感觉统合失调16(35.56%)、行为问题12(26.67%),数据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脑损伤患儿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期间应用感觉统合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智商及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感觉统合失调情况以及行为问题均得到明显控制,效果获得临床肯定,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脑损伤 康复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