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子痫前期是造成母胎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一系列的细胞、动物实验及少量临床研究发现,普伐他汀可通过调节血管生成、上调血红素氧合酶的表达以及刺激一氧化氮的生成来防治子痫前期,且未观察到妊娠中晚期应用的不良影响。本文综述普伐他汀防治子痫前期的机制、效果及其安全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子痫前期 普伐他汀 治疗结果 有效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普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0年3月期间,对本院72例脑梗塞患者展开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伐他汀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4.44%、72.22%,差异较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为(7.05±1.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7±1.01)分(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奥扎格雷钠 普伐他汀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厦门弘爱医院老年科收治的100例年龄≥80岁的CHD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1例,女39例,年龄(87.50±2.34)岁,年龄范围为80~92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及普伐他汀组,每组50例。阿托伐他汀组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普伐他汀组采用普伐他汀40 mg/d,连续服药1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治疗效果、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患者降脂效果[92.0%(46/50)]优于普伐他汀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与普伐他汀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普伐他汀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及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普伐他汀均可有效治疗高龄CHD,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脂水平、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及血肌酐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龄 阿托伐他汀 普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