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学习目标小班早晨、中午、晚上。中班昨天、今天、明天。大班日、星期、月、年。

  • 标签: 时间 认知 学习目标 中午
  • 简介:汉语中表示空间方位的“前、后”发展出表时间的功能后,既可表将来,也可表过去。如“前”在“前景、前途”中表将来,而在“前世、前人”中表过去。“后”在“后世、后人”中表将来,而在“后退、往后”中可表过去。王灿龙(2016)认为,以往使用“时间在动”和“人在动”两个隐喻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汉语中“前、后”在表示时间时的复杂现象。本文在王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种矛盾实际上并不存在。“前”表将来和“后”表过去,来源于人们将想象的“虚拟空间”和时间混为一谈。“虚拟空间”是相对“现实空间”而言,后者处于我们感知范围之内,前者超出我们的感知范围。“前景、前途”表示将来、“后退、往后”表示过去时,本质上是表示“虚拟空间”上的“前方”和“后方”。

  • 标签: “前” “后” 时间 空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对“很长时间”与“很多时间”的语义和用法进行了辨析,重点关注了如何立足语境正确选用二者。基于语料分析,文章提出了二者使用条件方面的假设并进行了验证:多数情况下,具有延续性意味的词语构成的语境中不能用“很多时间”,只能用“很长时间”;二者的使用受套语和具体语境的影响很大,一般而言,时间跨度大时,只能用“很长时间”;时间跨度小时,能用“很多时间”,也可用“很长时间”。文章就汉语学习者在此问题上的相关偏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对策。此外还涉及了一些关于套语和时间跨度大小问题的语言认知方面的探讨。

  • 标签: 很长时间 很多时间 语义句法差异 认知难点 语境 套语
  • 简介:  一、时间隐喻和认知  人类语言中充满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Richards,1936:98).……

  • 标签: 中时间 中国诗词 时间隐喻
  • 简介:通过采用生活定向测验和画圆测验对584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系统探讨初中生乐观水平和时间自我认知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初中生乐观水平间差异显著,女生的乐观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是否独生子女初中生乐观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初中生乐观水平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时间支配类型初中生乐观水平间差异显著,未来支配和时间均衡初中生的乐观水平显著高于过去支配和现在支配初中生;不同时间取向初中生乐观水平间差异显著,未来取向初中生的乐观水平最高,过去取向初中生的乐观水平最低;不同时间关联性初中生乐观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从结果可以看出,乐观初中生的时间自我认知主要聚焦于未来自我而非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

  • 标签: 初中生 乐观 时间自我认知 生活定向测验 画圆测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学习时间的元认知功能有两种,即监测功能和控制功能。学习时间的监测功能体现在学习者能够根据学习时间的多少来判断学习任务的难度,从而推断随后的测验成绩。学习时间的控制功能体现在学习者以监测为依据,通过分配学习时间来控制随后的学习过程,以便提高学习成绩。

  • 标签: 学习时间 元认知功能 监测功能 控制功能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高原大国,约占内陆面积的1/6都是3000m以上的高原。高原地区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含氧量减少,低氧环境会对人脑造成损伤,影响认知功能,但关于高海拔是否损伤认知控制容量,尚不明确。本研究测量平原世局者与高海拔移居者的认知控制容量,分析认知控制容量随居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原缺氧环境会损伤认知控制,且损伤程度与时间成正比。

  • 标签: 高海拔 认知控制容量
  • 简介:[摘要 ]本文以西非尼日利亚伊博族为例,通过谚语等自然语料的实验与分析,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非洲时间观念进行解读,发现伊博族确实存在以事件、主观感受作为时间标尺的这一普遍事实,从侧面证实了不同的语言结构或赋义方式,反映出人对环境的不同认知与差异化体验,从而造成文化的差异。

  • 标签: [ ]伊博 非洲 时间观念 认知语言学 隐喻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产前认知辅导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的影响。 方法: 本次研究年限起止时间段为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我院未行产前认知辅导,以此期间就诊 100 例初产妇为对照组,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行产前认知辅导,以此期间就诊 100 例初产妇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各项指标。 结果: 对比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对比两组自然分娩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初产妇行产前认知辅导可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 标签: 产前认知辅导 初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体验认知的发展,概念思维领域的体验认知观点不断发展壮大。这种观点认为,人们的感知觉经验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身体带动认知的发展并影响人们的社会认知与加工。温度作为一种感觉经验发挥重要作用的体验认知,可以对人们主观时间知觉判断造成影响,尤其是不同温度体验对于时间知觉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本研究从温度体验角度出发,通过探讨不同程度的温度体验对主观时距判断的影响,试图说明温度对于时间知觉发生作用的具体机制,从而进一步检验体验认知观解释时间知觉方面的合理性。

  • 标签: 温度体验认知 冷热温度 时间知觉
  • 简介:时间具有抽象性,人们利用具体的空间词汇描述时间,即通过空间隐喻认识时间。从认知凸显视角分析时间特征,发现其与时空隐喻之间具有相似性。英汉两种语言中时空隐喻都凸显了时间的伸缩性、线性和方向性特征。

  • 标签: 认知凸显 时间特征 时空隐喻 相似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TKA)术患者苏醒时间认知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老年TKA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48例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吞咽反射出现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2d、3d时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缩短老年TKA术患者的苏醒时间,减轻疼痛并改善术后认知功能状况。

  • 标签: 麻醉方式 老年 全膝关节置换术 苏醒时间 认知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及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测定,根据评分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组)和非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non-MCI组);所有入选患者佩戴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记录患者入院第1个24 h内的TIR、TBR。结果MCI组患者的MoCA评分为(21.3±3.7)分,较non-MCI组患者的MoCA评分[(28.2±1.2)分]显著下降(P<0.01);MCI组患者的TIR明显低于non-MCI组[(50.6±24.5)%对(65.8±28.7)%, P<0.01],TBR明显高于non-MCI组[(6.6±3.2)%对(1.2±1.9)%, 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评分与TBR呈负相关(r=-0.892, P<0.01),与TIR呈正相关(r=0.816,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糖尿病病程和HbA1C后,TIR、TBR是MoCA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与TIR和TBR密切相关,增加TIR的同时必须关注TBR。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2型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目标范围内时间 低于目标范围时间 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 简介:"认识时间"这一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及整时的基础上,来学习几时几分与几时半这些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本单元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 标签: 单元教材 电子屏幕 人教版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生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