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治疗中放疗药剂联用的实际疗效。方法:在本院肿瘤科2020年1月份到2022年8月份收治的行放射治疗(放疗)肿瘤者中选出72例,以个人意愿分组,观察组(36例)在放疗中使用药剂,对照组(36例)仅接受放疗,比较有效治疗率以及观察组不同种类药剂下有效治疗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放疗者治疗后有效治疗率分别为91.67%、72.22%;观察组较高,组间数据差异具备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种类药剂有效治疗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肿瘤放疗药剂联合放疗效果突出,且治疗有效性与药剂种类无关,可考虑充分使用药剂强化疗效。

  • 标签: 肿瘤 放疗 增敏药剂
  • 简介:目的评价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用紫杉醇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治疗鼻咽癌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23例单纯放疗;23例放疗同时给予国产紫杉醇,90mg,静脉滴注,1次/w.结果单纯放疗达到部分缓解的为12例,给予紫杉醇放疗的23例患者中,达到部分缓解的为21例。结论紫杉醇优于单纯放疗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紫杉醇
  • 作者: 李晓倩 蒋胜 张舒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成都 610041,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成都 610051,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成都 610041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成都 610051
  • 简介:摘要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肿瘤存在辐射抗性,且正常组织存在辐射耐受剂量问题,两者严重影响肿瘤的放疗效果。因此,研究辐射新策略以提高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尤其重要。核受体是细胞内含量丰富的一类转录因子超家族,参与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核受体及其相关配体可能参与肿瘤的放疗抵抗,因而核受体可能是肿瘤放疗的新靶点。笔者总结了核受体及相关配体在肿瘤放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 放射疗法 核受体 放射增敏
  • 简介:摘要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常规手段之一,但由于其存在高辐射剂量损伤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辐射抵抗性强等问题,导致治疗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提高放疗疗效,并且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不良作用,探索新型放疗剂及放化疗联合的新策略已成为研究热点。高分子纳米材料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理稳定性等优点,为提高肿瘤放疗效果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就高分子纳米材料用于放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辐射增敏药 纳米结构 肿瘤 放射疗法 高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散配合放疗在鼻咽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54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散配合放疗)和对照组(放疗)各2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相仿(P>0.05),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44.44%)显著低于对照组(66.67%)相对更低(P<0.05)。结论中药散配合放疗治疗未提高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但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中药增敏散 放疗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周剂量奈达铂放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对其开展临床对比实验,其中对照组患者100例,仅对其使用放射治疗,实验组患者100例,对其使用放射治疗配合奈达铂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5%,P<0.05,两组患者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周剂量奈达铂放疗运用到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奈达铂 增敏放疗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姜黄素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作用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绘制细胞抑制率曲线,观察姜黄素与放射联合应用时的作用特点,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姜黄素对细胞增殖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单独照射和姜黄素均能使细胞周期阻滞于放射敏感时相 G2/M期,诱导细胞凋亡(P<0.05),联合作用效果更加显著(P<0.01)。结论:姜黄素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对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具有放疗作用。

  • 标签: 姜黄素 宫颈癌 放射增敏 体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作用。方法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肿瘤比较严重,但不适宜做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射野、外照射放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期疗效、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均在3年以上,顺铂联合放疗组完全缓解患者21例(61.67%)显著高于对照组8例(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联合放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6.47%、52.94%、35.29%%,明显优于对照组57.14%、29.41%、17.65%(P<0.05);顺铂联合放疗组毒副作用耐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顺铂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完全缓解明显上升,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剂量顺铂 放疗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观察 放疗增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在恶性肿瘤放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6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放疗,给予观察组甘氨双唑钠放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和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副作用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加入甘氨双唑钠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标签: 甘氨双唑钠 恶性肿瘤 放疗 增敏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中成药平消胶囊与放疗同步治疗鼻咽癌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月将188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放疗+平消胶囊)94例,对照组(单纯放疗)94例.两组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X线及β线常规外照射,包括鼻咽部原发灶及颅底、颈部转移灶.原发灶DT66~70Gy,颈部转移灶DT60~76Gy(或预防照射DT50Gy).治疗组放疗前3天开始口服平消胶囊8粒,3次/日,连用至放疗结束.结果:半量疗效及全量(结束时)消失率:治疗组原发灶84.0%及93.6%,颈部转移灶80.9%及93.6%;对照组原发灶54.3%及62.8%,颈部转移灶52.1%及61.7%.半量疗效及全量消失率比原发灶提高29.8%及30.9%,转移灶提高28.7%及31.9%.结论:平消胶囊与放疗同步治疗鼻咽癌与单纯放疗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平消胶囊有放疗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平消胶囊 放射增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罗替尼对胶质瘤的放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培养胶质瘤细胞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系(U87MG),对照组,置于6MV-X射线照射,安罗替尼组,将安罗替尼加入U87MG联合6MV-X射线照射,细胞克隆法绘制生长曲线,比较两组的放疗敏感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小窝蛋白(Caveolin-1)蛋白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2)建立U87MG动物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不处理;单放组,6MV-X射线照射,安罗替尼组,安罗替尼灌胃,联合组,安罗替尼灌胃联合6MV-X射线照射,记录瘤重,计算抑瘤率,检测凋亡表达,Caveolin-1蛋白表达。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细胞实验,对照组的细胞存活分数(sF2)、终斜率的倒数(Do)、准阈剂量(Dq)值分别为0.64、1.83 Gy、1.34 Gy;安罗替尼组的sF2、Do、Dq值为0.47、1.25 Gy、0.92 Gy;比(SER)值为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6,P<0.05)。Western blot检测安罗替尼组Caveolin-1蛋白水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水平低于对照组。动物实验发现单放组、安罗替尼组及联合组小鼠肿瘤体积低于对照组,瘤重分别为(6 391.89±114.06)、(3 367.19±60.61)、(4 763.02±71.65)、(2 982.77±54.30)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1.631,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单放组、安罗替尼组及联合组比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凋亡率分别为(8.92±0.53)%、(26.75±1.19)%、(24.43±0.79)%、(17.64±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3,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单放组、安罗替尼组及联合组小鼠肿瘤Caveolin-1表达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内外实验发现安罗替尼对胶质瘤有放疗作用,Caveolin-1表达下降调控MAPP磷酸化通路改变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安罗替尼 放疗增敏
  • 简介:摘要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越来越多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具有抗肿瘤作用,同时其放射作用也逐渐被发现。二甲双胍可通过改善乏氧、增加活性氧、抑制DNA损伤修复、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调节免疫微环境等机制增加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但近期公布的几项随机对照研究却未证实二甲双胍能增加放化疗疗效。本文梳理了二甲双胍的放疗机制和临床结果,二甲双胍的剂量是未来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考量因素。

  • 标签: 二甲双胍 放射疗法 放疗增敏
  • 简介:目的研究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44细胞(SHG44)的放疗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EGFP-C1-LRIG1转染SHG44,并稳定表达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放射照射后SHG44中目的基因LRIG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照射后SHG44中LRIG1和EGFR的蛋白表达差异;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分析干预后SHG44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分析干预后SHG44的肿瘤侵袭能力。结果重组质粒pEGFP-C1-LRIG1转染SHG44细胞可稳定表达LRIG1;SHG44+pEGFP-C1-LRIG1细胞相对于SHG44、SHG44+pEGFP-C1细胞,LRIG1与EGFR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且SHG44+pEGFP-C1-LRIG1细胞的细胞活性及侵袭能力较SHG44、SHG44+pEGFP-C1细胞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胶质瘤SHG44细胞中过表达LRIG1基因可通过下调EGFR表达,抑制SHG44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增加放疗敏感性。

  • 标签: 人脑胶质瘤细胞系44 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放疗增敏 真核表达质粒
  • 简介:目的评价甘氨双唑钠(希美钠)联合放疗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放疗组30例肿瘤患者采取希美钠联合放疗,与采取普通放疗的30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放疗组完全缓解22例(73.33%),普通放疗组完全缓解12例(40%)。两组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放疗组近期疗效优于普通放疗组,且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增加。

  • 标签: 甘氮双唑钠 放疗增敏 放射疗法 毒副作用 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放疗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6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中16例行甘氨双唑钠放疗,20例行单纯放疗放疗方案:DT40Gy/20次或30Gy/10次。放疗组甘氨双唑钠800mg/m2,每周3次。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颅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毒副反应。结果甘氨双唑钠放疗组的有效率为87.5%,单纯放疗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颅内中位PFS为9.9个月,单纯放疗组为5.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脱发、头痛、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均为1~2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放疗治疗乳腺癌脑转移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 标签: 乳腺癌 脑转移 甘氨双唑钠 放射治疗 放射增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