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服务 病人
  • 简介:摘要总结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着存放不合理、贮存不当、有效期检查疏漏等问题。护士药学知识欠缺、安全意识淡薄及执行力不够是问题存在的原因,据此提出强化护士药品知识和安全意识培训、实施药品管理三级监控的改进对策,促使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病区药品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保障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护理风险评估小组,建立护理安全日,实施风险预警。持续改进计算机医嘱处理流程。加强护理交接班管理。制作各类护理温馨提示小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结果护理差错发生率与前1年比较,有明显下降趋势。病人满意率提升。结论充分发挥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持续改进,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保障。

  • 标签: 全员参与 持续改进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积极配合医改记者: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它的改革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新医改的进程。作为一所大型三甲医院的院长,您认为在新医改的大环境背景下,应该重点抓哪些方面?王杉:有两项工作一定要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改善。那么,该如何持续不断地改进医疗质量呢?我想,临床路径必将在其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如果没有临床路径,医院根本都不了解自己的疗程,不了解自己的费用,那也就失去了谈判的地位。倘若临床路径一旦全面实行,而政府把握政策的水平不够的话。那也必定将是一场灾难。

  • 标签: 临床路径 医疗质量 医疗服务体系 公立医院 新医改 三甲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护理书写质量分析与控制,提高书写质量,减少法律隐患。方法随机抽查2012下半年和2013年上半年的全院各科在架病历各280份的护理书写质量进行对比,2012年下半年为对照组,2013年上半年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护理部2013年质量规划加强了护理书写的质量监管力度及改进了质控方法。结果将两组护理书写质量分别进行比较,观察组在医学术语的规范性、记录的连贯性、疾病的专科特色、健康教育的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合格率提高了1.2%,护理书写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护理记录进行检查、分析,持续改进其中缺陷,提高了书写质量,同时提升了护士职业素质

  • 标签: 护理记录 持续改进 分析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方式、方法。方法通过护士岗位设置、制定岗位说明书、打分量化考评、满足履职要求等管理来落实护士岗位管理。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后病人满意度达97%以上,护士对岗位相关的制度职责知晓率达90%以上,护理部督查扣分明显减少。结论通过护士岗位管理,明确了每个岗位的职责、质量标准,通过量化考评,体现了科学、公平的管理模式;因岗设人,护士对岗位职责的理解和完成也有章可循,直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 标签: 护士岗位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跌倒预防方面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呼吸内科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整改。结果2011年呼吸内科无跌倒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呼吸内科 跌倒预防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临床实施的可行性。方法对100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结果100名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后,健康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经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路径表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传统的出院流程,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患者出院,提高医院床位使用率。方法详细介绍了持续质量改进在出院流程中的应用,包括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确定目标、采用流程图的方法分析当前的工作流程,再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案,并测量实施结果。结果改进后比改进前异常数据减少。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在测量实施结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继续改正。遵循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出院流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门诊处方管理,保证门诊处方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介绍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处方管理中的应用,包括成立门诊处方管理CQI小组、评估目前质量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预期目标、采取措施、评估效果。结果经过改进,门诊处方管理质量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不间断的活动,有助于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门诊处方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卧床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方法与成效。方法2012年3~10月卧床患者90例,以便秘为切入点,全体护士参与学习、讨论,对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各种原因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结果应用持续质量改进以后,护士责任心加强,宣教内容有效性增加,有效率从41.18%提高至88.24%;通过预见性宣教后,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从48.24%下降至21.11%。结论遵循持续质量改进的原则,能使护士有效掌握宣教内容,宣教后,能够降低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卧床患者 便秘
  • 简介: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在术前安全核查流程中的应用。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查找执行术前安全核查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确定质量改进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测量实施结果。改进后术前安全核查缺陷率降低,达到目标值。

  • 标签: 手术 安全核查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基础护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方法建立基础护理计划卡悬挂于患者床尾,避免责任护士换班或轮休时,出现基础护理工作脱节现象,比较改进前后基础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连续基础护理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连续基础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连续基础护理 持续改进 满意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医疗质量管理是持续改进的渐进过程,我院实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的同时,重点持续改进病历质量管理工作,本文对我院2005~2011年3000余份终末病历考核成绩进行分析研讨。结果终末病历质量显示逐年提高,即从原来甲级率<50%,已达≥90%。结论病历质量管理是医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病历书写质量直接体现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实施持续改进病历质量管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终末病历质量,并促进医疗技术的提升。

  • 标签: 终末病历 质量管理 持续改进 实施 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有效地提高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方法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健全相关制度和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对急诊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整改、评价。结果急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急救仪器完好率达到100%,无菌物品合格率为100%,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89.5%提升到96.8%,健康教育覆盖率由90.4%提升到97.8%,患者服务满意度由89.5%提升到98.1%,护理投诉明显降低,无护理事故。结论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大力推行持续质量改进,能使护理质量达到更高标准。

  • 标签: 质量控制 急诊 护理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获取预防、治疗和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骨科收治卧床病人621例,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对压疮护理进行管理,进行压疮的风险因素评估,对病人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做到及时处理。结果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骨科共收治高危压疮患者320例,目前尚未发生一例压疮,预防效果显著。院外压疮的治愈率和好转率也明显上升。CQI小组掌握了持续质量改进的程序,并且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对整个护理过程加以管理和监控。整个程序循环进行,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提高对压疮高危人群的重视及对易发因素的预防和治疗,能够减少骨科患者压疮发生,在压疮护理管理中起到较好的效果,转变压疮护理理念,建立新型压疮护理管理制度。将持续质量改进引入护理管理工作后,显著降低了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将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办法应用到压疮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测量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解决办法、实施解决办法、结果评价整个过程不断循环而形成了完整的护理程序。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压疮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