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应用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采取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呼吸机的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PO2、PCO2及pH值等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PCO2、pH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对患有呼吸衰竭症状的新生儿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呼吸状态,降低血氧及二氧化碳分压,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持续正压(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尿液的影响,了解CPAP治疗对OSAS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为重度OSAS患者30例为试验组,PSG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CPAP治疗,测定尿常规、夜尿量,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及试验组治疗前后尿常规及夜尿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尿蛋白及尿潜血出现率高,夜尿量显著增多试验组经CPAP治疗后夜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尿蛋白及尿潜血出现率降低。结论CPAP治疗可明显减少0SAS患者的夜尿量、尿蛋白及尿潜血,对OSAS导致的肾功能损害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尿液 持续气道正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36例经多导睡眠图(PSG)诊断的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其经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是积极、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OSAHS的措施。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持续正压通气对老年OSAH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纳的36例老年OSAH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体患者均接受持续正压通气,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患者HOMA指数。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AHI、FBG、HOMA指数明显下降,miniSpO2、meanSpO2值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的实施能有效控制老年OSAH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鼻塞持续正压呼吸治疗8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从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共有80例病患被诊断为新生儿呼吸衰竭。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新型鼻塞持续正压呼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简易水封瓶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气结果、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O2、PaCO2、SaO2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正压呼吸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新型鼻塞 气道正压 呼吸衰竭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方法对比应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法治疗的治疗组和应用机械通气法治疗的对比组的新生儿患者在治疗后合并症的发生率、血气分析结果和呼吸机的使用时间。结果治疗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其中PO2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差异,但PCO2大于对照组,pH值、上机时间和合并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且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对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鼻塞持续正压呼吸治疗合并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疗效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0月-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合并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6例,研究组予新型鼻塞持续正压呼吸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吸氧措施治疗,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改善更显著,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予新型鼻塞持续正压呼吸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呼吸衰竭 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的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需要湿化的病人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气管内定时或间断滴注湿化液湿化的方法。结果实验组发生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湿化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效果良好,可以保证湿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微量注射泵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明确狭窄程度、范围及瘘的部位、大小,为支架或球囊扩张成形术前提供准确的数据,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所有65病例术前均行胸部16排SIMENS螺旋CT或东芝320排CT薄层平扫+多平面重建,清晰显示狭窄及瘘位置、大小、形态,为支架的制作和球囊的选择提供准确的数据。结果根据CT平扫和多平面重建提供的数据所订做的气管支架术后无一例发生移位情况。结论多平面重建在狭窄及胸膜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气道多平面重建 气道狭窄 气道胸膜瘘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经鼻部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自2011年05月止2013年12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至拔除切导管期间的病人,共136例,将136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持续经鼻部湿化。根据患者痰液的粘液粘稠度及舒适度来评价使用的效果。结果根据数据可以看出持续经鼻湿化的临床效果好,患者也表示使用后舒适度增加,痰易咳出。讨论持续经鼻部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的应用效果明显,为临床护理提供了参考价值。

  • 标签: 持续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护理
  • 作者: 杨丽刘燕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1-21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1期
  • 机构:杨丽刘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堵塞的原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12例人工堵塞进行分析。结果干燥,咳嗽能力强不能做到有效吸痰,肺挫伤呼吸黏膜损伤是造成人工堵塞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有效的湿化以及正确评估人工拔除时机可减少人工堵塞的发生。

  • 标签: 人工气道堵塞 脱机 护理对策
  • 简介:患者,女性,81岁,身高153cm,体重55kg。4年前常规体检B超发现双侧甲状腺肿块,当时因肿块较小未予重视。近半年来肿块明显增大,无呼吸困难及吞咽不适,偶有头晕。

  • 标签: 甲状腺癌 老年人 气管 患者 案例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气管切开患者的湿化方法。方法选取我院ICU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持续雾化吸入法,对照组采取持续滴注加湿法,比较两组湿化患者的湿化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血氧情况。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和黏膜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持续雾化吸入法可以有效减少痰痂形成和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湿化效果更好,并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湿化效果 并发症 血氧饱和度
  • 简介:目的:研究联合应用固尔苏与持续呼吸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0例,随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尔苏治疗,观察患儿血气指标、肺部改善情况及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气及肺部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3.33%,对照组为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持续呼吸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患儿病症、体征,降低病死率,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固尔苏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治疗组则在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的同时加用纳络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CO2、P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基础上联合纳络酮是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肺性脑病 COPD BIPAP 纳络酮 疗效
  • 简介:《宋人画评》对赵貌卓其人评价甚高“亡其名,朴野不事修饰,故人以邈龊称,不知何许人也。善画虎,不惟得其形似,多气韵,具形似,夫气韵全而失形似,虽活而非;形似备而无气韵,虽似而死。二者具得惟貌卓焉。”别人看见文潞公所藏赵貌卓画的虎《伏崖高视图》与王郎所藏的《当风抵掌图》,看见的人都被其虎的威猛所惊服。然而这些画还都是摹本。真本被华州的王法掾收藏今御府所藏八:丛竹虎图三,

  • 标签: 画家 形似 气韵 摹本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是保证开放,防止不通畅或被阻塞的主要措施,是病人和呼吸机连接的唯一途径。故掌握人工的使用和护理方法十分重要。

  • 标签: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人工的护理措施,为提高机械通气效果,减少呼吸机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2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人工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20例机械通气患者,经专业的人工护理后,16例成功恢复呼吸功能,拔出气管插管转入普通病房;2例并发肺部感染,经治疗后转出ICU,2例系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人工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机引发的并发症,提高一次通气效果,理由早日解除人工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患者吸痰的护理措施。方法①按需吸痰。②选择12号高分子硅胶吸痰管。③生理盐水不作为常规湿化液。④吸痰前后提高吸氧浓度2-3分钟。⑤调节吸引力-100--120mmg(最大吸引力为-150mmhg)。⑥每次吸痰不超过15s反复吸引不超过3次。⑦吸痰管插入导管后给予负压,以顺时针方向边旋转边吸引。⑧吸痰顺序先抽吸口鼻腔后抽吸气管切开处。⑨预防误吸;用气囊测压表测气囊压力。⑥吸尽气囊上方及周围分泌物,预防呼吸机先关性肺炎。结果通过吸痰前后护理减少了粘膜损伤、低氧血症、肺不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有效吸痰方法,可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人工气道 吸痰护理 吸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