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方法的性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110份梅毒患者血清和890份健康人血清进行检测比较。结果TP-ELISA共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09份、TPPA共检出108份阳性,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9.1%和98.2%。TP-ELISA从890份健康体检者中检出2份阳性,TPPA未检出阳性,后经确认2例为假阳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22%。结论ELISA和TPPA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方法(P>0.05)。

  • 标签: ELISA TPPA 梅毒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三种丙肝抗体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较,寻找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的筛查的方法,以减少临床的漏诊和误诊。方法采用金标法,酶联法,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9例临床标本,通过检测结果比较方法学的差异。结果金标法特异性为95.5%灵敏度为93.6%,酶联法特异性为97.0%灵敏度为97.5%,电化学发光法特异性为98.5%灵敏度为100%,结论电化学发光检测丙肝抗体的特异性、灵敏度明显高于金标法和酶联法,可作为体检、临床输血、术前筛查丙肝抗体的筛查。

  • 标签: 丙肝抗体 a金标法 酶联法 电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两种HIV抗体方法与确证方法比较,选择适合输血前筛查HIV感染患者的方法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HIVELISA)对48621例输血前标本进行HIV抗体筛查,对阳性标本进行金标法测定,同时随机抽取的20例阴性标本也进行金标法测定,作为对照。对任一试剂检测阳性的标本和对照标本都按规定送检HIV确诊实验室进行确证[1]。结果抗-HIVELISA法特异性较高,达92.0%,HIV金标法特异性高,达98.7%,与确证方法接近。结论抗-HIVELISA法特异性较高,特别适合批量标本的检测,可以作为临床HIV初筛试验。用金标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快速,对ELISA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进行复检,能较快确认标本HIV阳性可能性,评估感染的风险程度。两种方法可相互结合,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及早采取措施保护职业暴露人员[2]。

  • 标签: HIV AIDS ELIS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HIV抗体检测 职业暴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静脉血际本的结核IgG抗体ELISA测定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某些清况下尤其是儿童静脉血采集有一定困难,也不适宜结核病的普查。为了达到取样简便,使被检者易于接受,我们对本院50例患者(男性患者占66%,女性患者占34%,其中肺结核初治病人26例;肺结核夏治病人16例;结核性脑膜炎3例;结核性复膜炎1例,肠结核1例,肺癌2例,诊断不明:1例)

  • 标签: 微量耳血 结核性脑膜炎 静脉血采集 肺结核复治 静脉血标本 IGG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县HIV抗体结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县不同人群HIV抗体资料450份,对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阳性检测率1.77,且多数为外地户籍,不同性别之间阳性率并无较大差异;**县HIV抗体阳性中注射吸毒者阳性率最高,依次为其他人员、孕产妇;其中主要发病年龄段为30~50岁,其他年龄段发病几率则较低;待业人员、个体人员以及初中、小学文化程度患者HIV阳性率更高。结论 本县HIV感染情况逐步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今后需加大监控范围,有效控制病情蔓延。

  • 标签: HIV抗体 艾滋病 注射吸毒 孕产妇 文化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胶体硒法和ELISA法两种HIV抗体技术的检测效果。方法利用ELISA法和胶体硒法对送到本站初筛阳性样本总256份进行研究。结果胶体硒法的灵敏度低于ELISA法,但特异性要高于ELISA法,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硒法和ELISA法都是常见的HIV抗体技术,都有着非常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确诊符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应当合理地应用于HIV抗体中。

  • 标签: 胶体硒法 ELISA法 HIV抗体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身抗体种类繁多,检测方法较为丰富,已有效应用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以辅助临床诊疗。做好自身抗体全面、全程、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如实验环境、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实验方法、实验人员的培训、能力验证、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依据。本文介绍了自身抗体的现状、技术,分析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建设性地提出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建议,旨在为日后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质量保证。

  • 标签: 自身抗体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HIV感染及艾滋病(AIDS)在人群的发病状况和流行情况。对来我院住院及门诊的病人和体检人员,常规采用EILSA法进行初筛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反应者送广西区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确诊。结果8010例血清标本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1例,阳性率为0.26%。其中静脉吸毒者5例,占23.8%,性病者3例,占14.2%,孕产妇4例,占19.0%,普通人群9例,占42.8%。

  • 标签: 艾滋病 HIV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性别、血型、输血次数和输注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对697例输注血小板制剂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697例患者中共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74例(10.62%);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性别、血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输血次数呈正比(P〈0.01),并且血小板抗体阳性与输注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等免疫因素刺激导致产生血小板抗体,输血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产生概率越大;血小板抗体阳性会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为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对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应尽量进行配合性输注。

  • 标签: 血小板抗体 阳性 输血次数 输注无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改良HSM法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在各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ELISA法和改良HSM法检测148例血小板性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并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87例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改良HSM法阳性为70例,占80.5%;ELISA法PAIgG,PAIgA,PAIgM的阳性分别为76例(87.4%),50例(57.5%)和56例(64.4%)。26例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改良HSM法阳性为18例,占69.2%;ELISA法PAIgG,PAIgA,PAIgM的阳性分别为23例(88.5%),9例(34.6%)和18例(69.2%)。改良HSM法所测得的结果略低于ELISA法。结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可能与血小板相关抗体产生的原因较多和检测方式有关,对重症血小板减少患者采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可以提高试验的阳性率和可靠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TRUST、ELISA检测结果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US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低于ELISA。结论ELISA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等优点,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PPA)相比,它具有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结果易判断的优点,适应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可以作为比较理想的筛查试验。

  • 标签: 抗体 血清学试验 胶体金试验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自身抗体测定在自身免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自身抗体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由多学科临床医学及检验医学专家共同制订了《自身免疫病诊断中抗体方法的推荐意见》,内容涵盖风湿免疫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胃肠道疾病、肾脏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皮肤病的相关自身抗体方法学推荐,可作为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选择自身抗体方法学的参考。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抗体 荧光抗体技术,间接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梅毒诊断中三种梅毒抗体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用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UST(甲苯氨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与TR-ELIS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我院66例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验,实施检测时需根据试剂说明书表述的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对检测结果予以正确判断。结果检测三期梅毒、一期梅毒和早期梅毒阳性检出率时,TPPA检测方法与TP-ELISA检测方法均高于TRUST检测方法(P<0.05),其中检测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TPPA。TRUST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显著低于TPPA检测方法与TP-ELISA检测方法(P<0.05)。结论相比TR-ELISA检测与TRUST检测,TPPA检测是现下检测梅毒确诊的首选方法,可适合检验TR-ELISA和TRUST检测后阳性标本。若联合应用上述三种检测方法,能使误诊与漏诊现象的发生有效降低。

  • 标签: TPPA TRUST TR-ELISA 梅毒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厂家单克隆抗体封闭抗体的结果差异。方法使用BD公司及贝克曼-库尔特(BC)公司的复合CD4/CD8/CD3三色荧光抗体,对30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封闭抗体(Blockingantibody,BA)检测,用kappa系数评价两种抗体结果的一致性,用McNemar检验比较两种抗体的差异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经McNemar检验,当以BA单项阴性为需要接受主动免疫治疗的标准,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BA双项阴性为需要治疗的标准,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抗体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系数=0.2。结论两种单克隆抗体封闭抗体的结果存在差异,实验室应明确使用抗体的厂家,尤其是对同一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封闭抗体变化时应使用相同厂家的抗体

  • 标签: 封闭抗体 反复自然流产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 简介:摘要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自身抗体准确性至关重要。自身抗体技术不断发展,正逐步实现定量化、自动化、智能化,但其检测标准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将对自身抗体标准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如何实现标准化作一述评和讨论。

  • 标签: 自身抗体 免疫分析 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