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丙肝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促因子因子的表达。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因丙肝肝硬化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的35例患者为丙肝组,健康体检者18例为对照组。常规检测两组患者生化、血脂、血常规等基线资料,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予以培养并提取DNA,测定TNF-α、IL1-β、IL-12-β、IL-10、TGF-β和IL-4 mRNA转录水平及病例组血清HCV-RNA载量。结果丙肝组中ALT、AST和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组中ALB、WBC和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IL-12β和IL-4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和TGF-β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载量与TNF-α、IL-12β呈正相关(r=0.452,0.442;P<0.05),与IL-10和TGF-β呈负相关(r=-0.431,-0.437,P<0.05)。丙肝组TNF-α与IL1-β、IL-12-β表达呈正相关(r=0.531,0.766,0.448,P<0.05),TNF-α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732,-0.749,P<0.05);IL1-β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438,-0.448,P<0.05);IL-12-β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996,-0.999,P<0.05)。IL-10和TGF-β的表达呈正相关(r=0.999,P<0.05)。结论丙肝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高表达IL-10和TGF-β。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单核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促因子因子的表达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以指导后续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评估与治疗方案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完成治疗的8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据此分为心肌损伤组和单纯脓毒症组,对比两组外周血促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分析外周血促因子因子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与预测价值。结果80例脓毒症患者中,31例发生心肌损伤,心肌损伤发生率为38.75%。心肌损伤组外周血促因子IL-6、TNF-α水平高于单纯脓毒症组,外周血因子IL-4、IL-10水平低于单纯脓毒症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促因子IL-6、TNF-α过表达及因子IL-4、IL-10低表达是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外周血促因子IL-6、TNF-α与因子IL-4、IL-10单项检测用于脓毒症患者发生心肌损伤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0.820、0.844、0.922,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脓毒症患者有较高的心肌损伤风险,患者促因子IL-6、TNF-α过表达及因子IL-4、IL-10低表达可能是增加心肌损伤风险的危险因子,早期检测外周血促因子因子,可指导脓毒症患者早期心肌损伤风险的预测。

  • 标签: 脓毒症 心肌损伤 促炎因子 抑炎因子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评价生长素对早期急性肠梗阻患者因子的表达及病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均给予生长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蠕动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总体缓解时间,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内肠蠕动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总体缓解时间分别为(7.14±2.41)d,(4.03±1.53)d,(3.98±2.00)d,(8.05±1.01)d和(13.21±7.23)d优于对照组为(11.84±3.25)d,(7.28±3.05)d,(5.51±1.76)d,(11.50±1.05)d和(21.01±10.62)d(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分别为(50.0±4.4)ng/mL和(49.8±5.4)ng/m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6.1±2.1)ng/mL和(56.2±4.8)ng/mL(P〈0.05)。结论:采用生长素治疗早期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可降低急性肠梗阻患者因子的表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

  • 标签: 生长抑素 急性肠梗阻 炎性因子 总病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长素对急性胰腺患者炎症因子、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所接收的急性胰腺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分成不同两组后实施不同疗法50例试验组患者于基础疗法上实施生长素维持疗法,以思他宁+氯化钠注射液为主,上述药物持续注射4.0ml后行每小时4.0ml的恒速泵入;50例对照组患者于基础疗法上实施生长素维持疗法,以思他宁+氯化钠注射液为主,注射4.0ml的氯化钠注射液后行上述药物的恒速泵入处理(4.0ml/h),评定预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预后的瘦素水平升高程度、炎症指标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给予急性胰腺患者静脉注射后的生长素恒速泵入疗法作用显著,可提高瘦素水平,减少炎症因子,增强疾病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瘦素水平
  • 简介:椎间盘退行性变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性改变是髓核中蛋白多糖特别是聚合体含量下降、胶原类型的改变及伴随的水分的丢失.

  • 标签: 炎性因子 细胞因子 椎间盘 退变
  • 简介:目的观察伤科洁肤液的抗抑菌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观察伤科洁肤液的抗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菌环,观察伤科洁肤液的抑菌作用.结果:伤科洁肤液各组均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中、大剂量组作用显著(P〈0.01).伤科洁肤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均有抑菌作用.结论:伤科洁肤液具有较强的抗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 标签: 伤科洁肤液 抗炎 抑菌 组织损伤
  • 简介:近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及其高发病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代谢综合症病因学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然而,其相关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研究显示血浆中某些因子(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α)浓度的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表明因子在胰岛素抵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就这些因子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加以介绍。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炎症反应 炎性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采取生长素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诊断确诊为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纳为研究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实施生长素+乌司他丁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疗效、血清因子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总疗效高于常规组,血清因子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乌司他丁与生长素结合应用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能够增强疗效,能有效改善血清因子指数,值得推广。

  • 标签: 炎性因子 消化道出血 生长抑素 治疗效果 乌司他丁
  • 简介:作者简介马强(1987.7-)男,汉,本科,检验师。主要从事风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通讯作者唐中。摘要血管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内皮素(ES)和血管素(AG)是内源性血管发生抑制剂,能特异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血管发生的作用。本文就它们的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对RA血管发生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发生 类风湿关节炎 内皮抑素 血管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素治疗急性胰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胰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生长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胃肠道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素,治疗急性胰腺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 标签: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生长素在急性胰腺中应用的必要性、有效性、治疗时机、给药方式与方法等,以期引起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生长素治疗胰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1.05-2014.06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胰腺患者,均应用生长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0例胰腺患者的病情逐渐缓解,全部患者痊愈出院,并且没有产生严重性并发症,对治疗及护理效果十分满意。结论采用生长素治疗胰腺患者,配合周密精心的护理干预,进一步促进疗效的提高,有助于疾病的及早康复。

  • 标签: 生长抑素 胰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素联合中药胰合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的疗效。方法将86例重症急性胰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43例。对照组予以生长素治疗,治疗组予以生长素联合中药胰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和指标恢复及呼吸机撤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患者予以生长素联合中药胰合剂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体征,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生长抑素 中药胰炎合剂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大鼠外周血促/抗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建立成年雄性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分为MCAO后6h,12h,24h,48h,72h,1周,2周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β、INF-γ和抗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梗死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NF-γ,的水平在MCAO后6h和12h均升高,但自24h起逐渐下降,72h降至最低(P〈0.01),其中血清INF-γ水平至2周仍低于假手术组(P〈0.01);相反,抗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则在脑卒中后6—12h时有短暂降低,12h起开始回升,在72h升至最高(P〈0.01),至1周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MCAO后大鼠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降低和抗细胞因子升高,表明脑卒中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 标签: 大鼠 MCAO模型 细胞因子 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