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腹部手术新式缝合装置及使用方法。方法采用Tensionsuture补片为42例各种纵形开腹手术结束手术缝合。关腹前经腹膜外腹壁全层褥式缝合线,暂时不结扎。常规关闭腹壁各层,线穿过专用垫片结扎。结果39例患者为一期术中放置缝合。3例为一期手术未放置缝合,伤口裂开后二期缝合腹壁伤口时加用缝合。除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使用激素的肠破裂患者术后两周拆除缝合线后伤口裂开外,其余患者治疗成功,未发生切口裂开和缝线断裂。结论新型缝合装置用于普通外科腹部手术纵形切口缝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伤口裂开。对于有特殊愈合困难因素的病例,应该延长拆除线的时间直至确认切口完全愈合为止。新型垫片式缝合装置使用安全、方便。

  • 标签: 外科手术 缝合技术 切口
  • 简介:鼻中隔偏曲不仅影响偏曲侧鼻腔的通气功能,还能影响对侧鼻腔的生理功能和鼻窦的正常引流,最终引起一系列的症状。鼻中隔偏曲的患病率,既往的报道差别较大(16%~79%),这种差别可能与鼻中隔偏曲的判断标准和调查对象(如人种、年龄、性别等)不同有关。尤其是人种问题,欧洲人的头颅前后径较长,鼻梁高,气道空间较长;而亚洲人的头颅前后径较短,鼻腔较小。

  • 标签: 鼻中隔矫正手术 鼻中隔偏曲 减张 通气功能 生理功能 判断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缝合法在预防腹部切口裂开治疗体会。方法对23例应用改良缝合法预防腹部切口裂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的23例病人中,有中重度肥胖、糖尿病、癌症、贫血、低蛋白血症、高龄等患者,采用改良缝合法均未出现切口裂开。结论改良减轻缝合法能较好地预防腹部切口裂开。

  • 标签: 改良减轻缝合法 腹部手术切口 切口裂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手术伤口中应用抗菌薇乔缝线行内缝合效果观察。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8月实施手术治疗的80例胃肠疾病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缝合技术,观察组患者实施抗菌薇乔缝线行内缝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伤口缝合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伤口感染发生率和伤口裂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伤口裂开发生率不大,差异不大(P>0.05)。结论抗菌薇乔缝线行内缝合在胃肠手术伤口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伤口感染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菌薇乔缝线 内减张缝合 胃肠手术 伤口
  • 简介:目的探讨降低肌腱断端回缩张力的方法,提高肌腱缝合质量。方法设计并制作了肌腱器,将20根新鲜来亨鸡趾深屈肌腱分两组,将其切断,分别用器及不用器重新缝合,然后进行力学测试。临床应用于10例共37指Ⅴ区屈肌腱损伤患者(A组)的肌腱缝合手术,同期15例46指(B组)Ⅴ区屈肌腱损伤患者手术未使用器,将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使用器缝合肌腱组力学测试拉力负荷高于比较组。②临床病例A组优:22指,良11指,可4指,优/良总比率为59.5%,B组优17指,良15指,可14指,优/总比率为37.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前者优/总比率高于后者。结论本研究设计制作的肌腱缝合器可有效降低肌腱缝合口张力,提供无创操作条件,提高肌腱缝合的质量。

  • 标签: 腱损伤 显微操作 缝合技术
  • 简介:“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吃烧烤。”这是年过半百的赵先生形容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状态。当时他30岁,觉得1.8米的大汉每天喝点啤酒,吃点烤肉,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到了40岁,他的体重达到了240斤,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赵先生自己描述,当时,他爬层楼梯都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坐公交车站着都累得不行,每次蹲下再站起来会头晕好久。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

  • 标签: 手术 减重 降糖 减肥 大汗淋漓 检查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瘢痕疙瘩再次手术切除缝合联合电子线照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整形外科治疗的术后复发的瘢痕疙瘩患者,行再次手术切除,切口两侧皮下广泛剥离,对创面张力过大无法缝合的患者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皮下采用2-0~4-0的PDSⅡ缝线以"心"形缝合技术缝合,皮肤采用6-0或7-0的Prolene缝线间断缝合,伤口外贴3M拉力胶带。术后6 h内及术后1周分别行电子线照射治疗,每次8 Gy,总剂量16 Gy。拆线后外用拉力胶带、硅凝胶瘢痕贴及弹力套压迫,定期复查,观察患者瘢痕宽度及增生程度,根据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评价治疗效果(0~15分,得分越高瘢痕越严重)。结果共选择36例术后复发的瘢痕疙瘩患者,男28例,女8例,年龄17~68岁,平均42.5岁。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8~36个月,均未见瘢痕疙瘩复发。患者术后半年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评分最高4分,最低0分。结论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缝合以降低创缘两侧的张力,术后联合电子线照射治疗,是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瘢痕疙瘩 复发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探讨再次手术切除缝合联合电子线照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8例复发性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54例,再次手术切除缝合联合电子线照射)与对照组(54例,再次手术切除缝合),比较2组疼痛程度、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1)疼痛程度: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t值=1.089,(P=0.279>0.05),2组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治疗效果:值=8.19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4<0.05),差异显著。(3)不良反应发生率:创面延期愈合发生率、皮肤红斑发生率、局部色素沉着发生率,2组对比,值=6.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4<0.05)。(4)复发率:值=7.053,(P=0.008<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对复发性瘢痕疙瘩患者实行再次手术切除缝合联合电子线照射,能缓解痛苦,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可推广。

  • 标签: 复发性瘢痕疙瘩 再次手术切除减张缝合 电子线照射 复发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议表决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政府官员、学者、专家,分别就《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亮点、2017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解读。

  • 标签: 《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 政府官员 表决
  • 简介:简要介绍了设备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工艺;着重介绍了电气在控制设备方面的主要应用。以优质的设备质量和合理的电气控制,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提高生产力。

  • 标签: PLC 变频器 张减机 自动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无灌注超乳针头截囊法治疗膨胀性白色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宝丰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膨胀性白色白内障315例(34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常规撕囊法手术69例(82眼);组,采用无灌注超乳针头截囊法撕囊手术246例(258眼)。观察两组术后视力、并发症和撕囊成功率。结果常规组有13眼(15.85%)晶状体囊裂开,其中1眼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改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2眼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组有15眼(5.81%)囊裂开,使用囊剪完成撕囊,未影响超声乳化操作,均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组撕囊成功率94.19%(243/258),高于常规组的84.15%(69/82)(χ2=8.299,P=0.004)。结论无灌注超乳针头截囊法能解决膨胀性白色白内障高张力和皮质溢出问题,提高撕囊成功率。

  • 标签: 白内障,白色,膨胀性 乳化,晶状体,超声 撕囊术 减张法,截囊,超乳针头,无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膨胀性乳化白内障患者联合采用囊膜染色与囊袋微小撕囊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 2018年 4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 联合 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36例膨胀性乳化白内障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展开研究, 18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的撕囊方法为囊膜染色; 18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囊袋微小撕囊,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对照组的撕囊时间短于观察组(P< 0.05);两组术前、术后的角膜内皮计数、术后 1个月的视力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05)。但观察组连续环形撕囊的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前囊放射状裂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对膨胀性乳化白内障患者而言,术中在采用常规囊膜染色撕囊的基础上,联合囊袋微小撕囊法,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膨胀性乳化白内障 囊膜染色 囊袋减张微小撕囊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大骨瓣减压术中,硬膜缝合技术的应用与注意事项。方法分析自2008年5月-2006年5月对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均给予硬脑缝合技术。结果术后大部分病人的减压效果满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脑肿胀、脑膨出、硬膜下积液等情况。结论硬膜缝合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方便、安全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操作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减张缝合 大骨瓣减压术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 , 我国肥胖人口不断增加 ,肥胖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到肥胖患者的预期寿命及生活质量。   在进行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当中,重代谢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而且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肥胖病人本身往往会合并其他类型的相关疾病,而且患者经历手术之后自身身体代谢状况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由此,手术与常规的普外科手术对比,需要针对整个患者的围术期进行更加精心的准备以及全面、系统的评估,而且要求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管理 [1]。在进行手术前必须要经过多学科团队进行准确的评估,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手术后早期以及中远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严格要求患者的术后管理 [2]。除此之外,规范化的终身随访对于保证手术治疗的整体安全性以及效果也尤为关键。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代谢 代谢外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重代谢手术(BMS)目前是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之一,可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体质指数,减少降糖药物用量,改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在体质指数<35 kg/m2人群和肥胖青少年群体中也可应用。但同时也发现,BMS术后肾结石、酗酒、自杀、跌倒与骨折风险增加。本文就相关进展进行回顾后得出结论:BMS获益大于风险。围术期有效评估和手术准入至关重要。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肥胖症 减重代谢手术 获益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多胎妊娠早期行选择性胎术的孕妇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56例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胎术的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结局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更少、胎儿结局更好,且孕妇的抑郁、焦虑不良情绪均有较为显著的改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舒适护理是确保多胎妊娠胎术效果的关键。

  • 标签: 多胎妊娠 减胎术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重代谢外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经典手术方式。其中,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和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以其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依然作为重代谢领域的首选术式。同时,新的手术方式不断出现,重代谢外科医师需在充分掌握手术原理、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前提下稳步开展新手术方式的多中心、大样本量临床研究,最终造福患者。

  • 标签: 减重代谢外科 代谢疾病 减重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个体化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照组为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观察组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0.05;围术期治疗依从性观察组为97.30%,对照组为86.49%,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并增强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减重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