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18岁以上居民主要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评估目前慢性综合防控措施实施效果,并为制定下一阶段的慢性综合防治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4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个村(居),每个村(居)至少调查800个对象,如调查数量不足可在该村(居)临近村(居)进行调查。设计样本量为3200人。结果2016年18岁以上居民的吸烟标化率、饮酒标化率、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中心肥胖标化率和肥胖标化率分别为20.63%,20.42%,22.07%,5.66%,41.42,10.67。人均摄盐量是5.37克/天。结论影响慢性患病率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和肥胖。应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慢性患病率。

  • 标签: 慢性病 危险因素 监测
  • 简介:摘要掌握我市慢性危险因素、主要慢性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2007年和2010年开展了三次中国慢性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作为全国监测点的龙井市,2013年开展第四次调查工作,通过调查为科学制定和评价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了可靠科学依据。

  • 标签: 慢性病 危险因素监测 情况 龙井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马龙区慢性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特征分布规律,为医疗资源配置以及制定慢性综合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抽取18岁以上常驻居民1547人进行慢性危险因素监测。结果辖区居民现在吸烟率较高,存在有害饮酒,人均食用油、食盐、红肉摄入严重超标,蔬菜、水果摄入不足,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病率高,血脂异常发现率高,两周患病率和患病天数偏高。

  • 标签: 慢性病 危险因素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情况,及时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方法结合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居民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抽取科右前旗5个乡苏木3400名居民进行危险因素监测,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监测的3400人中,腹型肥胖率达58.5%,血糖异常率为26.0%,血压异常率为44.4%。结论腹部类型肥胖、血糖指标、血压异常属于目前的慢性发生的危险因素,定期监测慢性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对预防慢性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病 危险因素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居民慢性危险因素营养干预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本中心2020年2月-2021年8月选入慢性疾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指导)和实验组(联合营养干预指导)两组,对比预后结局。结果:对比不良反应:实验组不良反应2例(4.44%),对照组不良反应8例(17.78%),(p<0.05)。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实验组综合有效44例(97.78%),对照组综合有效38例(84.44%),(p<0.05)。结论:营养干预措施可改善慢性疾病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推广。

  • 标签: 居民慢性病 危险因素 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目前,慢性对于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对社会的经济以及医疗的负担也造成了较大的。过度饮酒、缺乏身体活动、吸烟以及饮食不合理等多种因素都与引发慢性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随着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上升,以上的各种因素也表现出升高的状态。针对慢性的防控,不能只停留在针对个人的危险因素的防控层面,应该和与危险因素相关的社会决定性因素的层面出发,构建出一个政府为中心主导的、通过多个部门联合协作同时社会各层面也积极加入的针对慢性的防控体系,把针对慢性的防控工作以及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目的加入到此政策当中。

  • 标签: 慢性病 危险因素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慢性对于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对社会的经济以及医疗的负担也造成了较大的。过度饮酒、缺乏身体活动、吸烟以及饮食不合理等多种因素都与引发慢性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随着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上升,以上的各种因素也表现出升高的状态。针对慢性的防控,不能只停留在针对个人的危险因素的防控层面,应该和与危险因素相关的社会决定性因素的层面出发,构建出一个政府为中心主导的、通过多个部门联合协作同时社会各层面也积极加入的针对慢性的防控体系,把针对慢性的防控工作以及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目的加入到此政策当中。

  • 标签: 慢性病 危险因素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的意识处于较低水平,许多慢性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到居民健康,通过慢性及其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提出应对措施,对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认真做好健康教育,早期发现、控制、治疗慢性,是社区防治慢性疾病的经济有效途径。

  • 标签: 社区居民 慢性疾病 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疾病的构成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患病危险因素,从而为后期治疗和干预提供可行的策略。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共94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相关健康信息,包括:慢性疾病的 患病率、生活方式等因素,探讨相关因素慢性疾病患病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老年慢性患者中,糖尿病者、高血压者、高血脂、心脏疾病者、脑血管疾病者、帕金森症者分别占60例、82例、75例、46例、42例、28例,不良生活饮、缺乏运动、吸烟等与慢性的患病率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在老年人群中,强化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定期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对预防和控制老年慢性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需要结合老年慢性的类型,制定可行的个性化干预促使,减轻医疗负担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慢性病 患病危险 干预
  • 简介:摘要研究构建一套满足WHO要求、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慢性危险因素监测的抽样、调查、质量控制、复杂抽样数据分析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为慢性防治政策制定和防控效果评估提供依据,为慢性科学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支撑是本研究的目的。通过研究复杂抽样技术、监测系统调整代表性的论证方法,建立了国家和省级代表性的慢性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和复杂加权的数据分析方法。根据国内外相关规划、行动和政策,研究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1+X”阶梯式、涵盖问卷、体测和实验室检测等监测内容和指标体系。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构建了集抽样、信息采集、生物样本管理、质量控制、结果展示于一体的三级构架的信息收集与管理平台和多中心实验室质控技术体系。应用上述研究技术,在我国开展了全国脑血管病、精神障碍、消化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等流行病学研究,获得了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糖尿病并发症等全国代表性数据,充分体现“医防结合”、多部门协作在临床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模式创新,阐述了我国居民主要慢性的流行状况变化趋势,为重大慢性流行病学大数据研究提供了全国和省级代表性的数据资源,为制定健康政策和评估慢性防控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技术体系 推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情况,及时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松江区15个街道的社区居民进行危险因素监测,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监测的34953人中,腹型肥胖率达58.5%,血糖异常率为26.0%,血压异常率为44.4%。结论腹型肥胖、血糖、血压异常是慢性发生的危险因素,定期监测慢性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对预防慢性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病 危险因素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三明市梅列区居民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现状。方法按年龄构成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000名18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3000人中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分别占17.8%、6.5%、25.1%、5.2%,现在吸烟率和饮酒率分别为18.1%和29.0%。结论梅列区社区居民普遍具有高盐、高血压、吸烟、饮酒、超重、体力活动不足等慢性危险因素,指导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随访是预防慢性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慢性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营口市站前区居民主要慢性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站前区的215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冠心病患病率分别23.4%、6.8%、6.4%、6.1%、5.0%。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是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应引起卫生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关注。

  • 标签: 慢性病 现患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无锡马山居民的慢性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马山街道栖云社区成年常住居民505人,通过查看病历资料、体检、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居民慢病患病率、吸烟、饮酒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社区检出的慢性前四位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17.02%、4.75%、4.36%、3.76%,其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P<0.05);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22.97%、20.20%,其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参加体育锻炼频率≥6次/周的人数构成比为9.31%,每周锻炼少于1次的人数占54.65%。结论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锻炼等是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居民不良生活习惯。

  • 标签: 社区 慢性疾病 危险因素 调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靖远县乌兰社区老年人慢性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为老年人慢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自制问卷对65岁以上常住社区的老年人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调查。[结果]有效样本3065份,1424人患有慢性,患病率为,排在前4的慢性是高血压、老高糖、糖尿病、冠心病,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33.05%),老年人慢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缺乏锻炼以及慢性家族史等(P<0.05)。[结论]社区应开展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等健康教育活动,引导老年人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慢性的发生。

  • 标签:
  • 作者: 史文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廊坊065000)【摘要】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对某社区居民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知识认知情况以及生活行为危险因素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掌握该社区慢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和分布特点。了解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患病趋势,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研究对象进行营养干预,评价其效果,以提高人群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能力,逐步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水平,探索对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的相关政策及干预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某社区老年居民中抽取样本2247人,首先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描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和分布特点,分析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其次从总体样本中抽取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选定人群中开展为期1年的复合式营养干预,采用前后自身对照实验研究评价营养干预方法的效果。数据的录入及分析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值变量采用x±S的形式进行统计描述,分类变量采用相对数(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并根据分析目的、资料的类型、分布特征采用χ2检验、t检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结果与讨论:本次基线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平衡膳食的概念和预防慢性疾病的知识缺乏,知晓率很低,这不足以对实际产生切实的指导意义。【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08-01某社区老年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水平普遍比较高。吸烟率为21.5%,饮酒率为24.8%,体育锻炼时间达到30分钟/次以上者为14.3%;膳食方面,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油脂类、食盐摄入过量;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均超标,膳食纤维摄入严重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钙、锌的摄入量均摄入不足;调查人群超重率为21.6%,肥胖率为11.3%;调查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0.9%、9.2%、40.6%。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5岁及以上、蛋白质供能比高、食盐摄入多、吸烟、饮酒、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睡眠时间不足;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脂肪供能比高、谷类摄入量多、食盐摄入量多、吸烟、饮酒、超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辖区居民主要慢性流行情况居民的慢性相关知识知晓生活行为等情况;分析我区慢性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确定大武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为制定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结果我区18岁以上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6.7%,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0%;腹型肥胖的有678人,占调查人口的22.6%;BMI≥28kg/m2的有184人,肥胖率6.1%;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的知晓率分别为91.5%、91.8%、79.6%、45.9%。结论我区常住居民中普遍存在超重、肥胖、血糖知晓率较低等慢性危险因素,应根据不同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采取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对慢性进行综合防控,降低危险因素水平,有效地控制慢性发生。

  • 标签: 慢性病 危险因素 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