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肺部不同部位恶性肿瘤采用CT、普通X线检查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111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CT、普通X线检查诊断,参照病检结果,比较CT、普通X线检查效果。结果:CT检出、诊断效能显著高于普通X线(P

  • 标签: CT 普通X线 肺部肿瘤
  • 作者: 谢淑珍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健康女性》2021年51期
  • 机构:于都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3423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及对检出影响。方法:病例对象为我院就诊的肝脏肿瘤患者,统计出58例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穿刺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各自的诊断检出效果。结果: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8例(103个)中良性病灶43个,恶性病灶60个,常规超声检查良性58个,恶性45个,超声造影检出良性44个,恶性59个,超声造影的检出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的方式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院健康体检的人群260132例,给予普通体检套餐,注重问诊、触诊和必检项目,拟定肿瘤疑似病例并开展检后随访。结果病理确诊恶性肿瘤411例(检出1.58‰),前5位依次为甲状腺癌93例(0.36‰)、肺癌81例(0.31‰)、肝癌46例(0.18‰)、肾癌44例(0.17‰)和结直肠癌29例(0.11‰)。结论体检中注重问诊、触诊、必检项目、拟定肿瘤疑似病例和检后随访是健康体检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健康体检 恶性肿瘤 检出率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体液常规检查中恶性肿瘤细胞检出结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1800例住院及门诊病人体液常规检查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体液常规检查包括1230例尿液、40例脑脊液、510例浆膜腔积液,20例体腔引流液。结果1800例住院及门诊病人中,共发现恶性肿瘤390例,其中6例脑膜转移癌,190例胸腔转移癌,162腹腔转移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脑膜浸润,10例心包腔转移癌,1例鼻咽部恶性肿瘤伴白血病细胞胸腔浸润,16例脑膜白血病,4例膀胱癌。结论应当重视非血性标本中可能含有的恶性肿瘤细胞;

  • 标签: 体液常规检查 恶性肿瘤细胞 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效果及检出。方法:入选 60 例乳腺肿块患者,对所有患 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效果。结果:在 60 例乳腺肿块中,检出 28 例良性肿瘤,所占比为 46.67%、 30 例恶性肿瘤, 所占比为50.00%,检出为 96.67%;误诊 2 例。恶性肿瘤在血流分级中,0 级所占比 6.67%、I 级所占比 30.00%均低于良性肿瘤;fl 级所占比 30.00%、皿级所占比 53.33%均高于良性肿瘤,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良恶性肿瘤 鉴别 效果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的检出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1.2—2022.7,样本共计68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检出,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为(95.59%)与病理结果相似(P

  • 标签: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准确性
  • 简介:恶性肿瘤包括癌和黑素瘤。甲相关的癌包括Bowen病与鳞状细胞癌、穿掘性上皮瘤、基底细胞癌、汗腺癌和皮脂腺癌等。黑素细胞相关甲肿瘤包括黑素细胞不典型增生和甲黑素瘤。甲恶性肿瘤的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同时需要注意指甲颜色、形状、甲周软组织等的变化。在治疗上,Mohs显微外科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其可以最大限度保留组织。

  • 标签: 指(趾)甲 肿瘤 恶性 黑素瘤
  • 简介: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中恶性肿瘤检出特点,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2014~2016年华东疗养院体检人群最终确诊的肿瘤病例,按性别、年龄、肿瘤类别等进行分组比较恶性肿瘤检出。结果212996例健康体检者共检出恶性肿瘤440例,检出为2.07‰,其中男性1.57‰,女性2.59‰。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肝癌、肾癌排名前5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恶性肿瘤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肝癌等是本地区肿瘤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针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肿瘤检出特点,选择适宜的检查技术与手段,有针对性的开展肿瘤筛查。

  • 标签: 健康体检 恶性肿瘤 检出率
  • 作者: 蒋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四川成都6104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65-01恶性肿瘤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癌症,如今,癌症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位居导致人口死亡原因排行榜前五位。据悉,我国因癌症死亡的人口数量正在逐年增长,然而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大部分人在癌症早期时也是可以治疗痊愈的,因此如何预防癌症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癌症的相关知识吧。恶性肿瘤和癌症到底是什么关系?肿瘤是我们普遍都知道的一种疾病,是指人体内某个部位在致癌因素的破坏下,导致该部位中的细胞基因受到损伤产生突变的一种疾病,这些突变基因由于人类控制不了,因此开始无限制繁衍、增生出新的细胞,新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肿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肿瘤。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个大类,良性肿瘤的突变速度相对来说比较迟缓,生长也比较缓慢,除了在人体内占据重要位置之外,对人的生命安全并没有危害。而恶性肿瘤之所以被称为恶性,正是因为它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吸食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导致人体营养供不应求,同时它的迅速增长破坏人体结构,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任由恶性肿瘤发展,则会危及人类生命,这样的恶性肿瘤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癌症。当然,虽然恶性肿瘤就被叫做癌症,但却比癌症的范围更大,因为癌症只是恶性肿瘤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肉瘤,其危害性也十分巨大。引发恶性肿瘤的因素是什么?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跟自身免疫功能、遗传因素、身体激素等方面有关,外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1.引发癌症的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多为我们常说的有害气体,包括汽车尾气、烟草的有害气体、煤气等危害人类健康的气体。除此之外,变质的食物和蔬菜里面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和黄曲霉毒素,这些物质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同时,工业用品和工业原料,铬、砷等化学元素同样会导致癌症发生。2.引发癌症的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辐射性物质,比如电离辐射、紫外线等,长期接受紫外线照射极易引发皮肤癌。同时,对身体的慢性刺激,比如慢性胃溃疡等,都可能出现癌变的风险。3.导致癌症的生物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指人体所产生的疾病,比如和肝癌有关的病毒性乙肝、丙肝,和女性宫颈癌有关的人乳头瘤病毒等,胃癌则跟各种细菌类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阴恶性肿瘤包括外阴鳞状细胞癌(至少占外阴癌的85%)、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约占5%)、巴氏腺癌、外阴肉瘤和未分化的外阴恶性肿瘤等。外阴癌是一个老年妇女的疾病。在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其顺序为宫颈、宫体、卵巢、外阴、输卵管.外阴鳞状细胞浸润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4%,而占外阴恶性肿瘤的95%以上。

  • 标签: 外阴恶性肿瘤 分类治疗
  • 简介:肝细胞癌:诊断,预后和治疗新的分子途径。基因组时代正在改变对癌症的认识,尽管大量数据转化成为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肝细胞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肝硬化患者死亡最常见原因及快速增长的恶性肿瘤,其分子特征的研究促进了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大多数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病变的肝脏,可以预见,一个准确的基因特性描述将使癌症发生前通过化疗策略选择靶点。目前分子诊断对于诊断小肿瘤是可行的,但尚未正式通过科学指导的规范化。分子治疗的实例:索拉非尼在给予晚期患者前所未有的提高了生存时间。从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的基因组信息研究将有助于预后判断和促进癌基因鉴定,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治疗。

  • 标签: 恶性肿瘤 肝硬化患者 基因组时代 非肿瘤组织 分子诊断 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