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极乐峰是悬瓮山前部主峰的景高点。沿着极乐峰下行数十步,沿山岭西北方向行,约三里远,西北面有一洞穴,称为悬瓮石洞,又名柳洞。据民间传说,春秋末年山东人柳下,聚众起义,先在这一洞内安寨。后来,人数不断增加,容纳不了,又因这里距平川较近,容易受到统治者的侵袭。于是迁往天龙山,从此这里就成为柳下领导农民起义的重要场所。天龙山南峰现在仍有巨石一方,是当年柳下练兵插旗的地方,人们称之为“插旗石”。而且,柳下带领起义军驻扎的那条沟,被称为柳子峪、柳峪。当时的统治者称柳下为“盗”,而劳动人民都誉他为英雄。柳

  • 标签: 柳跖 跖洞
  • 简介:手术治疗陈旧跗关节骨折脱位23例,手术治疗陈旧跗关节骨折脱位23例,5例经手术治疗未复位

  • 标签: 关节骨折 性跖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趾骨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13例、趾骨骨折。其中13例中,4例单纯第1跖骨骨折,2例第一跖骨合并第二跖骨骨折,2例第1跖骨骨折伴LISFRANC损伤,5例软组织损伤的GUSTILOII°~III°开放多发性跖骨骨折。斜形骨折1例,粉碎性骨折12例。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临床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足部功能按Maryland法评价优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84.6%。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趾骨骨折的良好方式,特别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 标签: 跖骨 趾骨 骨折 手足外科 外固定器
  • 简介:本文摘要报道20年来诊治了仅10例拟诊小腿肌断裂的伤害,小结其损伤持点(12项),附晚近5例的粗浅治疗经验。

  • 标签: 跖肌(Plantaris mus) 得宝松(Diprospan)
  • 简介:患者,男性,24岁,病历号1094838,武警消防战士。发现右小腿下三分之一肿物四个月,跑步过多时偶有胀疼感,休息后缓解。查体见右小腿跟腱部软组织宽大饱满,宽约8cm,踝背屈时,肿物向跟腱两侧更加膨出,边界清楚,质地柔韧,无明显压痛,未见静脉充盈,未闻血管杂音,X-ray未见骨改变,诊断为跟腱腱鞘囊肿。于96年8月22日,腰麻下行切除术。在内踝后上方做弧形切口,至浅筋膜下见包裹之肿物为肌肉组织,色

  • 标签: 比目鱼肌 肌肉组织 异1 跖肌 切除术 弧形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闭合跗关节骨折脱位的诊疗方法。方法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跗关节骨折脱位12例。结果手术治疗闭合跗关节骨折脱位。经临床应用12例,效果满意,优良率达91.67%。

  • 标签: 跖跗关节 骨折脱位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入路侧钢板治疗第1跖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2例第1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平均39.6岁(27~54岁);左足5例,右足7例。术中应用内侧入路侧钢板固定第1跖骨基底部骨折及跗关节不稳,若合并其他跗关节损伤则同时行背侧切口复位固定。术后定期摄X线片,并记录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19个月(平均15.1个月)随访。12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4周(平均12.6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可完全负重行走,踝关节屈、背伸及内外翻肌力正常,X线片示跗关节复位无丢失。末次随访时AOFAS的中足评分为82~96分(平均88.9分),VAS评分为0~3分(平均1.2分)。结论内侧入路侧钢板治疗主要骨折块位于侧的第1跖骨基底部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骨折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跖骨 骨板 Lisfranc损伤
  • 简介:背景:趾关节是前足最重要的活动关节,一旦发生病变将会严重影响前足功能。目前临床上治疗趾关节疾病的手术方式很多,但没有一种手术方式是金标准。目的:分析硅胶人工趾关节置换治疗各种趾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各种趾关节疾病患者11例,男1例,女10例;年龄21-68岁,平均39.5岁;左足6例,右足5例;第2趾关节8例,第3趾关节1例,第4趾关节1例,第5趾关节1例;Freiberg病7例,外伤后创伤关节炎2例,趾关节融合术后2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趾关节活动度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趾关节功能。结果:1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38个月,平均25.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甲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为术前(60.8±8.9)分,术后(89.9±3.1)分;趾关节活动度为术前27.3°±16.0°,术后41.9°±10.9°;VAS评分为术前(5.7±1.0)分,术后(0.2±0.4)分。结论:硅胶人工趾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趾关节活动明显改善,中短期效果确切,是治疗趾关节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硅胶假体 跖趾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顽固筋膜炎选择关节镜下跟骨骨赘清除联合筋膜去神经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近1年)入院就诊20例患者(确诊为顽固筋膜炎)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跟骨骨赘清除、筋膜去神经化治疗,分析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疼痛等情况。结果:20例患者术后复查经X线诊断,2例出现腓肠肌萎缩,感觉异常3例,术后伤口愈合延迟为1例,术后24个月VAS评分及AOFAS评分为(1.53±0.11)分、(87.53±1.90)分。结论:顽固筋膜炎予以关节镜下跟骨骨赘清除联合筋膜去神经化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高。

  • 标签: 关节镜 跟骨骨赘清除 跖筋膜去神经化 顽固性跖筋膜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7岁.因掌弥漫坚硬角化斑块6年余,于2004年6月8日就诊.患者出生1个月后掌出现皮肤干燥,散在硬化斑块.不久皮疹逐渐加重,硬化斑块扩大、融合,至6个月大时皮疹弥漫整个掌,部分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出现钱币状硬实斑块.

  • 标签: 弥漫性掌跖角化症 治疗 指节垫 斑块 皮疹 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腕综合征又名弗里曼-谢尔顿综合征,也称口哨综合征,是一种肌病远端关节挛缩症,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目前国内可查阅到的报道仅2例。本文报告1例以口哨面容、马蹄内翻足、远端关节挛缩畸形为主要表现的颅腕综合征患儿,以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颅腕跖综合征 四肢畸形 关节挛缩
  • 简介:摘要观察银清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显著。观察自拟方银趾清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和胃,生津利咽功效,且无福作用,不伤肝,不伤脾胃,同时能在短时间恢复体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老少皆宜,安全可靠,充分发挥中医中药防治流感,对抗流感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银趾清 流行感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液氮冷冻治疗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实施冷冻前先让患者用热水泡脚30分钟,在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刀片削去肥厚皮损,程度以不出血为宜,然后根据皮损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冷冻头,浸液氮后直接按压皮损处,时间25-35秒,每2周一次,直至皮损消退。结果总有效率为100%,其中5例未能坚持治疗,皮损未完全消退;2例女性穿硬地高跟鞋后复发;3例因护理不当留有色素沉着,3个月后自动消失。结论液氮冷冻治疗疣效果显著。

  • 标签: 跖疣 液氮冷冻 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运动针刺治疗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例筋膜炎患者急性发作,通过运动针刺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症状改善程度和疼痛VA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评定。结果: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VAS评分下降,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结论:运动针刺治疗中筋膜炎能明显改善患者局部疼痛,缓解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第1底动脉足内侧穿支皮瓣转移修复第1趾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山东省警官总医院骨科收治第1趾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2~61岁,平均40岁。均采用第1底动脉足内侧穿支皮瓣修复,皮瓣供区以刃厚皮片修复。观察术后修复效果。结果本组10例,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均获12~22个月随访,皮瓣无臃肿、破溃,患足负重行走正常。结论第1底动脉足内侧穿支皮瓣穿支恒定,切取简单,皮肤质地与周围相近,皮瓣切取后对足部血供无影响,是修复第1趾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标签: 第1跖底动脉 穿支皮瓣 第1跖趾关节 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