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肌损害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甲减患者治疗随访过程中临床症状、表现、甲功八项、心肌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该例患者经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甲功指标恢复正常,心肌学指标逐步正常。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导致严重心肌损害,心肌学指标异常增高,诊断明确、有效治疗后患者病情预后较好。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增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窒息后心肌的变化,了解窒息对心肌的损害情况及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的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心肌的检测。结果窒息患儿的心肌均有升高,重度窒息组心肌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心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的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时心肌缺血的敏感性指标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与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6例,随机选取75例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使用法测定心肌,金标法测定cTnI。结果AMI组血清心肌(ASK、LDH、CK-MB、CK)检测结果和cTnI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心肌和cTnI联合检测AMI,两者相辅相成,协同互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AMI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酶谱 cTnI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心肌测定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2年10月窒息新生儿72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本院足月正常新生儿55例,作为对照组,均于出生后24h采取静脉血2ml送检,测定AST、LDH、α-HBDH、CK、CK-MB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血清AST、LDH、α-HBDH、CK、CK-MB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肌随着窒息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各项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心肌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监测的重要指标,是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心肌酶谱 新生儿 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测定血清心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急性VMC患儿73例(观察组),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4例(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的空腹静脉血2ml,离心分离血清待检,均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AST、LDH、α-HBDH、CK、CK-MB,分析两组儿童的心肌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AST、LDH、α-HBDH、CK、CK-MB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均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VMC测定血清心肌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是急性VM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地了解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时,心肌的变化以及对病情诊断、预后的评估。方法对2009年-2012年期间住院的23例HIE患儿心肌的检测以及随时抽取的同期住院的非HIE患儿20例做为对照组。结果①HIE患儿病情越重,心肌升高越显著,重度HIE组与对照组心肌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重症HIE对心肌损害程度严重,预后治疗较差。结论血清水平测定对于病情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心肌损害 肌酸肌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的水平,以探讨其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联合检测的必要性。方法收集儿科2012年3月~2013年10月手足口病住院及门诊患者600例,根据病情分为高危组(80例)和低危组(520例),分别检测患者静脉血cTnI,心肌α-HBDH、LDH、CK、CK-MB、AST,并与健康对照组400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手足口病高危组与低危组及健康对照组cTnI、心肌异常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与健康对照组cTnI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与健康对照组心肌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和低危组中cTnIorCK-MB与cTnI、CK-MB异常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cTnI和心肌的联合检测可以降低漏检率,对其诊断与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I 手足口病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肺炎急性期心肌的变化、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价值。方法以动力学法检测心肌,以乳胶凝集法检测CRP,并展开数据统计分析检验。结果病毒性支气管肺炎组患儿的心肌异常率、CPR异常率均高于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组及其他肺炎组患儿,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早期的心肌损害可以通过心肌变化反应出来,而CRP的变化是区别细菌感染和其他微生物感染的有效指标。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心肌酶 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替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瑞替普溶栓治疗过程的护理观察,总结溶栓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22例患者中有22例冠状动脉再通,冠状动脉再通率达到88%。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瑞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一项重要工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离胶管与肝素锂管对心肌(AST、LDH、CK、LD-1、HBDH、CK-MB)测定的影响。方法用三种试管分离胶促凝管、肝素锂抗凝管与普通干燥管分装全血与混合血清,37℃水浴1.5与3小时后测定心肌。结果37℃水浴3小时内,全血标本随时间延长,肝素锂管组与普通干燥管组心肌中的LDH、HBDH与LD-1均有上升趋势,分离胶管组则相对比较稳定。同一时间段,混合血清分离胶管组、肝素锂管组与普通干燥管组间心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血标本三种试管间AST、CK与CK-MB无显著性差异(P>0.05),LDH、HBDH与LD-1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分离胶管与肝素锂管的化学成份对心肌本身影响不大,但可有效延缓血细胞内心肌析出,比较起来,分离胶管因为隔开了血细胞与血清能更接近标本采集时的状况。

  • 标签: 心肌酶 分离胶 肝素锂
  • 简介:摘要目的对“K粉”急性中毒患者的心肌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开展药学服务。方法采用Rosalki速率法、免疫抑制法分别检测“K粉”急性中毒患者血浆中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K粉”急性中毒患者的心肌心肌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性(p<0.01)。结论“K粉”急性中毒可致心肌损害,因此在治疗急性中毒患者时,要重点注意保护心肌、改善心肌供血。

  • 标签: K粉 氯胺酮 心肌酶 心电图 心肌损害 药学监护
  • 简介:为什么70%的年轻女孩都喜欢'老男人'?'靠不靠?我们正式进入'大叔控'时代了吗?2012年底,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某大型婚恋交友平台联合发布《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报告称,18~25岁之间的女性70%有'大叔控情结',这些女生喜欢比自己大10岁左右的男性,64%的'大叔控'希望与大叔恋爱,17%的'大叔控'有过和大叔恋爱的经历。这一调查结果也得到了更多数字的支持。在某门户网站组织的一次有近10万女性参与的网络调

  • 标签: 大叔控靠谱 靠谱靠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肌检查在更年期女性甲减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更年期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6例激素替代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T)、α•羟丁酸脱氢(HBDH)、乳酸脱氢(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MB(CK-MB)的变化。结果更年期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肌水平显著升高,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心肌水平显著下降,并达正常范围。结论更年期女性甲减患者心肌均升高,并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恢复正常。更年期女性就诊患者常规行心肌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症状不典型甲减患者。

  • 标签: 更年期女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肌酶
  • 简介:摘要探讨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行阿替普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溶栓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正确实施给药、严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溶栓再通率82.4%。结论阿替普疗效满意,有效的护理措施使药物使用相对安全可靠。

  • 标签: 阿替普酶 心肌梗死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替普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后立即给予瑞替普10MU溶于5-10ml的生理盐水中,在2-3min内静脉推注,30分钟后重复给药一次,在溶栓开始前即刻嚼服阿司匹林300mg,以后每日150mg,出院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剂量为每日75mg,给予低分子肝素,例如,依诺肝素首先给予符合剂量30mg静脉注射,随后1mg/kg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结果100例患者治疗120min内血管再通88例,再通率88﹪,出现心源性休克2例,心力衰竭2例,无1例出血及过敏反应,死亡1例。结论瑞替普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广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瑞替普酶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占有极高的比率.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预防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保护缺血心肌,进而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乙醛脱氢2(ALDH2)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醛类氧化,减轻醛类物质对细胞的氧化损伤,而且是体内重要的氧化应激分子,能够抑制细胞凋亡.近年成为了保护缺血心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对ALDH2在心肌保护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乙醛脱氢酶2 心肌保护 缺血复灌 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心肌 醛类物质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广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ZVAD)是否可以保护耳蜗毛细胞免受噪声损害。方法选取三月龄健康小鼠,分为无噪声暴露组(DMSO)、单纯噪声暴露组(DMSO±Noise)及噪音±zVAD(zVAD±N0ise)组。依照动物体重计算,按照1.5mg/kg,噪音±ZVAD动物经腹腔注射ZVAD五次,其余组动物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DMSO作为对照。动物经噪声暴露后,于噪声暴露后一小时处死取耳蜗基底膜铺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照片,检测活性半胱氨酸蛋白8(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或于噪声暴露后两周行听力检测,观察ZVAD对噪声所致耳聋的影响。结果噪音暴露后耳蜗外毛细胞中活性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明显增强,腹腔注射ZVAD可明显抑制两种活性caspase的表达增强。同时对于噪声引起的小鼠听力下降(ABR阈移16KHz:52.5±6.1dB和32KHz:51.8±6.9dB),腹腔注射ZVAD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BR阈移16KHz:37.3±9.8dB和32KHz:39.5±10.5dB),ABR检测注射ZVAD的噪音暴露小鼠18KHz及32KHz听力阈移均较单纯噪音暴露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ZVAD对噪声所致小鼠听力下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噪声性聋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细胞凋亡 毛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学指标在透析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尿毒症患者心肌学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5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为治疗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LDH)、α羟丁酸脱氢(HB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肌钙蛋白(cTnT),随访记录治疗组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死亡率及总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出现了不同程度心肌升高,以CK、LDH最显著,P<0.01,HBDH也升高明显,P<0.05,余指标虽均数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CK、LDH升高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CK、LDH与患者的死亡危险程度显著相关。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部分心肌明显升高,心肌学变化对于尿毒症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心肌酶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前后心肌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6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组),60例临床无黄疸症状的其他疾病住院的新生儿(对照组)进行肝功能和心肌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心肌与对照组心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心肌的升高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后高胆组心肌与对照组心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升高与黄疸程度相关,黄疸越重,心肌损伤越明显,随着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心肌逐渐降至正常,说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心肌细胞暂时性、一过性损伤,及时治疗降低黄疸程度对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心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