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收治的例急性肺栓塞患者33例入院时、溶栓后及治疗2~4周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33例肺栓塞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29例占(87.8%),正常4例占(12.2%)。结论心电图变化特征及在急性肺栓塞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房颤(Af)发生前的心电图演变特点.方法分析74例Af发生前的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按年龄分为4个年龄组,按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分为A、B2组,比较不同年龄组Af发生前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疾病关系.结果Af发生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与患者的年龄段、原有器质性心脏病密切相关(84.6%).有的呈一过性,与迷走神经兴奋或受到外来刺激有关.结论在年龄较大或原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当心电图出现与Af密切相关的异常改变时,应考虑为Af前兆,采取积极的治疗,对阻止或延缓Af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图改变 房颤 器质性心脏病 治疗 延缓 不同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孕妇产前心电图表现,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干预及治疗。方法采用12导联心电图仪器,对门诊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作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2026例孕妇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无关,与不同孕期有关,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早、中期。产前孕妇心电图改变主要以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电轴偏移、低电压、束支传导阻滞为主。结论应加强孕期保健,尤其是妊娠晚期的保健,及时发现心电图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

  • 标签: 孕妇 心电图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房心律的特征性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左房心律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左房心律是一种较少见的房性异位心律,可以是主动性的也可以是被动性的心律失常,其心电图主要是P`波的改变,随左房异位起搏点起源部位不同心电图的表现也互不一致;P`波在avR导联直立、V5、V6导联倒置是诊断左房心律最敏感、最具有特征性的改变。结论左房心律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左心负荷过重者,也可见于正常健康人。

  • 标签: 左房心律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房间隔缺损(ASD)的外科手术及内科封堵术前及患者手术后半年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并住院行封堵术或外科手术治疗的单纯性房间隔缺损患者241人,其中男性93例,女性148例,总结其心电图特征。结果正常心电图有55例;CrochetageR波切迹出现183例(75.9%),Ⅱ、Ⅲ、avF导联均出现83例;双峰T波101例(其中圆顶尖角型T波或尖角型T波5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48例,其中伴随CrochetageR波切迹者37例(77.1%);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65例,其中伴随CrochetageR波切迹者59例(90.8%);电轴右偏126例、右房肥大53例、右心室肥大85例、房性早搏12例、房性心动过速6例、心房颤动6例、室性早搏3例;术后6月除正常心电图增加外、房性心动过速未变,其余数量多减少。结论心电图检查如右心室肥大、右心房肥大、CRBBB及ICRBBB对房间隔缺损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特别是CrochetageR波切迹、圆顶尖角型T波或尖角型T波有一定的特征性,手术能使心电图改变减少或消失,心电图改变需长期随访。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心电图 Crochetage R波切迹 圆顶尖角型T波或尖角型T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ECG)运用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医院接诊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50例CHD患者,进行ECG检查、DCG检查,对组间诊断准确率、ST段检出情况、ST段检出部位、心律失常类型展开分析。结果(1)DCG检查心肌缺血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CG检查ST段压低检出率、ST段抬高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前间壁、前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G检查下壁检出率、侧壁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CG检查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阻滞(38.00%)、左束支阻滞、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可提高阳性率及心律失常各指标检出率,同时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检出率可为心律失常提供及早诊断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30例心力衰竭患者,并对30例心衰患者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以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衰诊治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心衰级别的加重而升高。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对病情估计及预后判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心电图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心电图在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中,有12例显示为正常,88例患者心电图显示异常。其中有65例患者ST-T产生变化,房颤18例、室性早搏14例、T波高尖19例、房性早搏14例。老年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压、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在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与结核感染发生率上高于非老年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液透析,有利于尽早发现患者所患疾病,及时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降低疾病死亡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电图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探讨冠心病早期预防措施。方法选取62例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选取62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动态心电图结果的差异,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史、家族史、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动态心电图结果比较两组在正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心律失常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在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3.325)、血脂异常(OR=2.968)、糖尿病(OR=2.602)、吸烟(OR=2.292)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定期监测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电图ST-T异常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6月一年之内来我院住院的200例心电图ST-T异常患者采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结果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50例.发病时临床表现为心悸失常,心绞痛,或突然剧痛,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确诊为非冠心病患者50例,发作时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烦等等,并且无规律性。结论对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的女性型患者,心电图有ST-T异常,在发病时表现为无典型心绞痛症状,患冠心病概率较低。

  • 标签: 心电图 ST-T 异常 冠脉造影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动态心电图(DCG)了解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的特点,探讨动态心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09月我院老年科住院病人193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普通心电图检查,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并结合文献对比分析。结果心律失常以房性多见,临床检出率为64.35%;同时可监测到症状隐匿的高危心律失常;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生率高;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1)。结论老年多发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应及时予以DCG检查,对高危心律失常及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老年 心律失常 无症状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两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方法采用MAC1200心电图机常规12导联同步记录,比较两组间合并症及心电图异常的差异性。结果VD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AD组,VD组在ST-T改变、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一度房室阻滞、异常Q波、左室肥大诸多提示心脏器质性损害方面,明显高于AD组。结论AD组多数表现T波改变,且为功能性改变。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功能性改变 器质性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肺心病593例患者的临床病历,经临床诊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126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例患者中左室肥厚伴劳损的60例(47.2%);ST─T缺血样改变的81例(64.29%);房性早搏31例(24.60%);心房颤动32例(25.41%);异常Q波25例(19.84%);室性早搏16例(12.70%);心房扑动,束支阻滞较少均为7例(5.56%)。各类心电图比较P<0.01,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心电图表现复杂、多样,合并高血压多以左室肥厚出现,合并冠心病者主要以ST─T缺血样改变。除了可靠的心电图诊断外,还需结合临床特点方可作出诊断。

  • 标签: 肺心病合并高血压 冠心病 心电图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卒中急性期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脑外科和神经内科收冶的收治卒中病例138例,对样本发病2d内的心电图进行描记。结果A组、B组心电图变化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A组异常发生率90.48%,B组78.67%,两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基底节、丘脑病变者发生心电图改变最多,A组和部位出血发生心电图改为变均低于B组(p<0.01;p<0.05)。结论强化卒中急性内心电图变化的监测,可为医生提供诊疗早期论据,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卒中 急性期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予以分析,并观察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按照年龄段将老年人分为A、B、C组,A组老年人为60~69岁患者,B组老年人为70~79岁患者,C组老年人年龄在80岁以上,对比三组老年人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分析其特点。结果从我院观察所得,C组以及B组老年人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老年人,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病发心律失常的机率越高,而三组之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偶发性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爱,老年人病发心率失常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应该予以重视。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特点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工作应激对健康群体心电图特点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检者的职业紧张压力表OSI评分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为工作应激水平低的受检者,研究组为工作应激水平高的受检者,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情况及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研究组工作应激水平高受检者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工作应激水平低的受检者,工作应激对于受检者的心电图能够产生重要的危险影响。结论工作应激是影响人体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工作应激水平越高受检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也相对越高,对人体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需引起重视。

  • 标签: 工作应激 心电图 健康群体
  • 简介:心电图常是反映老年人心房纤颤(房颤.Af)病因、病机和病变程度的重要线索。本文总结了40例老年Af病人的心电图特点,及与其它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效果对比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心电图特点 房颤 老年人 临床治疗 病变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和住院患者中120例心电图高耸T波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1)肢体导联大于0.5mv,胸前导联大于1.0mV,但有些正常人可高达1.5mv。因此,高耸T波的动态改变更有意义。(2)T波大于同导联QRS波电压。结果急性心肌缺血60例(50%)、高钾血症10例(8.3%)、主动脉关闭不全2例(1.6%)、早期复极综合征12例(10%)、、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0例(8.3%)、脑血管意外5例(4%),左心室肥大10例(8.3%),迷走神经张力增高5例(4%),正常变异6例(5%)。结论高耸T波是临床常见的心电图现象,可出现于多种情况,尤其对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塞早期、心肌缺血、高钾血症及脑血管意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高耸T波